孫偉嵩
去年12月18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紀念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胡錦濤同志的重要講話是一篇總結歷史、解析當代、放眼未來的宣言。
30年前,在鄧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的支持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面糾正“文革”及以前的“左”傾錯誤,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并且,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從此,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在30年的歲月里,中國共產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帶領全國人民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
30年來,國家各項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成功地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折,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家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政治、文化、科技、社會生活等方面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和質的突破。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全面力口強,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扎實貫徹,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速推進,中國特色精兵之路成功開辟,軍隊武器裝備建設成效顯著。人民軍隊履行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能力全面增強,在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特別是抗擊各種自然災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已成為頗有影響力的東方大國。
歷史證明,只有改革,才能創造出巨大的力量;只有開放,才能博采眾長。不改革、不開放行不通。軍隊建設也遵循著同樣的道理。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國防事業和軍隊建設在探索中不斷發展、壯大。軍隊建設從原來的規模大轉為精而強。我國一直借鑒外國的先進技術并加以創新和完善,用自主研發的成果來提高我軍裝備的科技含量和戰斗能力。學習外國先進的軍隊管理理念和辦法,通過完善和加工,全面提升我國軍人的作戰能力和綜合素質。加強軍隊的理論學習,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創新。加強對.外交流,以他山之玉補己之不足。人民的軍隊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總之,通過三十年的發展,中國軍隊已經成為裝備精良、訓練過硬、絕對忠誠的威武之師、英雄之師和勝利之師。
學習胡錦濤同志的重要講話,特別是關于軍隊和國防建設的重要講話,使我深刻認識到:軍隊對于一個國家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做保證,沒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沒有軍民的魚水情深,國家的底氣就不足,改革開放就搞不好,我國就不能以東方大國的身份和氣概發揮出自己的力量和作用。因為,一些敵視社會主義的反人民分子會趁機興風作浪,危害國家安全。有的將想盡辦法或利用干預中國內政的方式來遏制我國的發展與強大。同時,嚴重的自然災害也會對我們的事業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1998年特大洪水,2008年南方冰雪災害和四川地震,人民軍隊都站在搶險救災的最前沿,為保護國家建設成果貢獻了偉大的力量。30年的發展,人民軍隊的任務已不再是單純保衛國家安全,人民軍隊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建設者。更為重要的是,當今時代,雖然和平和發展是世界的主題,但是風云變化之間殊難預料,人民軍隊必須提高警惕,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不能放松要求,因為戰斗的警報隨時都有可能拉響。
在新時期的發展中,還必須處理好軍隊、國防建設與國家經濟的關系。歷史已經證明,沒有強大的人民軍隊,國家就不能一心一意謀發展、專心致志搞建設;沒有經濟的強大、科技的發達、社會的繁榮,人民軍隊就不可能取得質的飛越。因此,二者必須相輔相成。為此,全軍必須深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人民軍隊的建設和發展。□(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