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濤 李延龍
運動員要明確達到什么目的需要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什么行動可以達到什么目的。所以運動員就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積極主動思考分析場上變化,具體實施時要果斷大膽、勇猛頑強、敢打敢拼。在比分或者在某一回合中占優勢時能夠乘勝追擊;相持時不手軟落后時不氣餒奮起直追,自始自終大膽貫徹自己的戰術意圖,力爭達到預期的目的。中國乒壇元老徐寅生曾說過:教練員要注意培養運動員的綜合能力,特別是抗干擾等心理上的意志品質,即要培養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而著名教練員蔡振華也是很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的,每次比賽都會請心理專家到訓練館去專門為運動員進行心理輔導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抗干擾能力,使之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具備良好的作戰心理。要從心理上首先打敗對手。
隨著中國乒乓球的不斷發展,中國的乒乓球技術完全超過了世界其他各國,但并不是因為技術全面在影響著結果。所以作為乒壇強國——中國。對心理方面的培養就顯得更為重要。只要中國選手走出了心理這一關,就會立于不敗之地。心理醫生也因此成為了比賽隊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對獲勝運動員進行調查統計:有95%的運動員在比賽中是充滿了信心,而最終獲得了勝利的。只有5%的運動員是在沒有信心之下而贏得了比賽的。作為乒乓球教練員就應該從小就培養運動員良好的心理,讓其在訓練與比賽中都必須充滿信心去面對一切。
《乒乓世界》雜志2004年第4期刊出國際乒聯網站主編伊思-馬歇爾的文章《張怡寧只比王楠差一點》的內容充分體現了中國女隊這兩名頂尖高手的差異了。張怡寧、王楠的技術都很全面,基本功好,打法各有特色,誰勝都不會讓人覺得很奇怪。但往往在關鍵時刻張怡寧總是與冠軍失之交臂。在巴黎世乒賽中狀態很好的張怡寧最終還是沒有拿到冠軍,最主要的方面是張怡寧在心理素質上不如王楠。王楠在多次國際大賽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都能以頑強的毅力轉危為安,體現出了她出色的心理承受能力。而這一點恰恰是張怡寧最缺少的。她應該在心理上變得更加強大,只要她能邁過心理這道坎,必將獲得各種國際大賽的桂冠。作為教練員應該在平常就培養運動員頑強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念,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從而為比賽做好準備。 中國國家男子乒乓球隊為不萊梅世乒賽所進行的隊內大循環比賽,男乒的“大腕”們步履維艱,過關不易。老將們輸球,中國男乒的選拔賽出現天下大亂的局面,但是少帥劉國梁一點都不著急,在他心里,現在天下大亂總比到不萊梅“天下大亂”好得多。少帥劉國梁是這樣解釋的,這次選拔賽就是為了鍛煉年輕隊員以及老隊員的心理素質,“第一次隊內循環賽大伙可不是現在這樣的狀態,尤其是年輕人,比較敢拼。但這次攝像機往那兒一架,好多人就好像一下子不懂得怎樣打球了,這就是心理素質不過關的表現。”作為一名合格的乒乓球運動員,走到哪里揮起拍子就要和自己在家練球的感覺一樣。
乒乓球運動員如何加強心理素質的訓練 。對于一位乒乓球選手來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功的關鍵所在。隨著乒乓球技術的飛速發展、比賽對抗性的日趨增強,一場比賽的勝負往往僅取決于一、兩分球的得失,成功與失敗只是一步之遙。在比賽最關鍵的時刻,決定勝負的因素不是你所掌握的技術,而是你的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整場比賽的失利也許只是一念之差。對運動員來說,良好心理素質的建立必須經過長期訓練和比賽的磨礪;而對教練員來說,如何運用心理學知識培養運動員優秀的心理素質,則是我們訓練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根據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表現,可以把心理類型分為三種:發揮型,這類運動員頭腦冷靜、表現穩定,能保證技術水平的正常發揮,特別是對關鍵球的處理能力很強;超水平發揮型,這類運動員到比賽時異常興奮,自我表現欲望很強,經常能夠超水平發揮,但不夠穩定,技術容易起伏;緊張型,這類運動員比賽時容易緊張而影響技術水平的發揮,很不穩定。如何控制心理的一點心得你的對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水平比自己高的、跟水平高于自己的人比賽,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學習的機會,但是人很容易把自己定位在弱者地位,把對手想得過于強大,從而失去戰勝對手的勇氣和信心。這點不可取。以往我遇到這樣情況總是這樣想,反正輸也是很正常的,我要想辦法給對方制造點麻煩,輸球可以,但是不能輸人。另外球場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一旦對手發揮不佳或者自己超水平發揮,出現機會的時候,千萬不要急于求成,心理不要出現太想贏的想法,沉著應戰,把比賽當成0比0去打。
2.水平相當的、跟水平相當的人打。心理因素是至關重要的。俗話說的好,兩強相爭勇者勝。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勝負都在一兩分之間,說實話,就是看誰的心理承受力強,誰在關鍵時候能頂住了。當然,賽前,可以根據對手的球路制定一系列的技戰術,這樣利用對手對自己短時間內的不適應,取得領先,占據心理上的優勢,從而一舉奠定勝局。比賽中,可以用自己自信又有霸氣的眼神讓對手從心理上懼怕你,未戰先輸。
3.水平不如自己的、跟水平不如自己的人打。本人小時候就有這樣的毛病,經常莫名其妙輸給一些水平不如自己的人。其實,與本人一種盲目自信有一定關系,賽前總是想,打他還不小意思嘛,把自己定位過高,對對手估計不足,而到比賽中時,一旦遇到一點困難,心理上戰術上都沒準備,那么就會越打越懵,從而思想崩潰。其實遇到再弱的對手,也還是要抱著“拼”的思想去的,有個成語“驕兵必敗”“哀兵必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還有,想堅決杜絕“想贏怕輸”的思想,一旦背上這個包袱,那么比賽中肯定會患得患失,貽誤戰機。
總而言之,8個字“拼才能贏,保就會輸”。領先不放松,落后不放棄,關鍵時刻手不軟,才是比賽心理的最高境界。□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