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風
一名主持人,在進行任何一種形式的主持過程中,都首先要對信息的傳播價值進行判斷,而絕不是簡單地將事先準備的稿子“背播如流”;在主持過程中則要對傳達的信息來源及服務對象等各方面做多源性的考慮,這也就需要主持人具備一種立體思維。
一、立體患維的界說
主持人的立體思維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它采用空間思維的方式,對于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力圖真實地反映這個事物的整體。主持人的立體思維不是反映報道對象的個別,而是個別的總和;不是反映思維的局部,而是思維的總和。
主持人的立體思維是相對于主持人的線性思維、平面思維而言的。它要求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能擺脫以往的思維定勢,跳出點、線、面,全方位地去思考和報道事物。
當然,主持人的立體思維也并不排斥平面思維,而是在更高階段包含平面思維。在確定思維對象后,將思維從平面型轉向立體型,揭示事物的各種關系和層次。例如,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中,有一期叫做《人象之爭》的節目就讓人過目難忘。主持人來到云南某地區的農田前,向觀眾報道該地因大批象群經常肆意踐踏毀壞農田,而導致農民終年嚴重歉收的情況。主持人采訪了當地許多農民,反映了他們困苦的生活,令觀眾看后深感同情。可是主持人在采訪之后卻突然筆鋒一轉,將思維轉到另一個高點,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可是觀眾朋友,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些大象到底為什么會經常來毀壞農田呢?”接著,一系列的鏡頭交待了事情的原由,原來正是因為農民們濫伐林木,破壞了象群的生存環境,使得它們無處安身而被激怒了,于是造成了“人象之爭”的悲慘局面。就這樣,一個簡單的事件報道通過主持人的立體思維,帶出了許多深刻的問題,諸如環保問題、生存問題、素質問題等。應該說,只有主持人從各個角度對問題進行透視,才能讓觀眾真正了解到生活中一些事件的發生究竟緣于何因。也只有這種貫注了主持人立體思維的報道才能吸引觀眾,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發人深思。
二、主持人立體思維的表現形式
新聞報道是集成性的,其思維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1.抽象思維。抽象思維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的方式來概括事物本質的認識過程。在主持過程中的價值判斷過程,就是一個抽象思維的過程。在當前比較流行的談話類節目中,主持人的思維方式也是以抽象思維方式為主的。
這種思維方式在美國著名主持人勞拉·施萊辛格博士的節目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她的節目是一個全國性的節目。在她的節目中,勞拉通常并不贅述許多的實例,而是利用抽象思維進行價值判斷。
2.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用感性材料集成形象,以體現事物本質。主持人在主持時,應該具體、可感、直觀、真切地去傳播信息,使得信息更形象、更貼切,觀眾也比較容易接受。
2002年的獲獎的大慶電臺熱線談話節目《生命因你而美麗》中,主持人就利用了這樣的手法,以倒敘的的方式推出了黨萬談話節目的嘉賓,并以講故事的方式把一對殘疾人夫婦相親相愛,共同面對災難,頑強生活的動人故事講給收音機旁的聽友。讓節目更具有可聽性,更感染人。這個節目在聽眾中影響很大,并獲得了第六屆“金話筒”百優獎。
三、主持人立體思維的基本特征
主持人的立體思維作為思維形式,既有思維的共性,又有思維的個性。其個性也就是主持人的立體思維的基本特征。
1.連動性。主持人的思維不是凝固不動的,而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不斷進行“流動”的。主持人應善于從事物的聯系和關系中去思考問題。
例如,交通臺一位主持人要做一個安全事故的總結報道。她從安全管理部門提供的數據著手,發現大多數死亡者是14歲以下的兒童。她回想起一個家屬組織曾請求城市委員會在夏季為兒童提供更多的游戲街道。而這個地區大都住著低收入家庭,并且,沒有空閑場地。她察看了出事地點,把死亡事故發生時間排成表,驚奇地發現死亡兒童事故幾乎都發生在早晨或晚上,于是一個想法漸漸形成了:在炎熱的夏季夜晚,那些家里沒有空調的孩子們還能去哪兒玩呢?她又查閱了大量資料,經過核實后,節目有了這樣一個開頭:“對于那幾個掉進馬葫蘆的孩子來說,他們玩耍的街道,成了他們死亡的陷阱……”
多好的一個主持人——永遠在尋找相互關聯的事實。
2.多向性。主持人在進行立體思維時,要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地與采訪對象交談,多方面地分析問題。
吉林市博物館的一場大火,燒得全國人民心疼。有關這場火災的《焦點訪談》節目《惜哉文化》在當時起了某種振聾發聵的作用。對于“火災損失有多大”的同一個問題,主持人既問了普通市民,又問了對博物館“家底”相當了解的原吉林博物館館長助理史吉祥;同樣的問題,又問到了博物館黨委書記、吉林市公安局豐滿分局副局長、吉林市文化局副局長和吉林市市長。通過多層追問,這場火災對珍貴文物造成的不可彌補也無法估量的損失震撼了觀眾的心。
四、主持人立體思維對于新聞改革的重大影響
1.主持人立體思維大大強化了主持人的多面意識,從而使新聞報道可以更好地發揮輿論監督作用。例如,交通管理部門作出關于出租車漆成雙色的規定。當出租車司機和市民在討論中有不同意見時,很多電臺、電視臺的主持人運用立體思維對此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掃描,征集了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引起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注。經過慎重考慮,停止了該項規定。這說明,主持人的主體意識正在增強。
2.立體思維推動主持人更新觀念,進而把新聞改革引向深入。新聞觀念作為思維方式的要素,它的發展變化必然要引起新聞思維方式的發展變化,反過來說,新聞思維方式的變化必然要求新聞觀念的更新。時代進步了,形勢變化了,原有的某些新聞觀念已不再適應。有的需拋棄,有的需補充,有的需完善,有的需建立,新聞改革的深入也由此展開。
3.立體思維將大大拓新主持人的活動方式和報道方式現代主持人要建立起新的立體信息網絡,運用全新思考方式,來追求新聞報道的整體效果。如目前很多主持人對于電腦的使用,網絡的利用等。靜態的“結論式”報道也轉變為立體綜合式報道、透視性專題系列報道、進行式連續報道、問題型組合報道等。新聞改革的全方位躍動已鮮然而出。加強主持人的立體性思維,無疑可以提升主持人的專業素質,掌握了這種立體性思維并加以運用,不僅可以發現新聞,深化主題,更能提高新聞報道的藝術質量,這對于廣大受眾和社會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