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茶
廣州人親切地將麥當勞稱為“麥記”,這種自家人的待遇,是其他從歐美進入中國的快餐店如肯德基、必勝客未能享受到的。傳統粵式食鋪常以老板姓名中的一個字,再加上一個“記”做為餐館的名字,至今屹立不倒的“記”字,一般代表某種譽滿全城的拿手小吃,如滿記的艇仔粥、慶記的炭燒生蠔、財記的牛腩粉、銀記的拉腸。
地道的美食、惡劣的環境、值得懷疑的衛生條件和數量很少的銷售網點,是這些老字號數十年不變的特征。當銀記和滿記們在難以尋覓的城市角落里不思進取,麥記早已鋪滿了廣州商業旺區、居民住宅區和機場火車站。雖然在食不厭精的廣州人看來,麥當勞的食物距離“美食”的標準還頗有差距,但干凈、便利這兩大優點,就足以成為城市人選擇它的理由。
從去年年底開始,代表晝夜的太陽月亮標志,野火燎原般在全廣州麥當勞的招牌上蔓延開來。官方統計全城已有60%的麥當勞24小時營業,而在廣州居民的字典里,通宵有東西吃已成為所有麥記的定義。遠在距廣州市區將近一小時車程的鳳凰城,麥當勞汽車店也赫然打出了太陽月亮的標志,大概,只有在看不見的邊隅角落里,才有尚未加入這場通宵革命的店面。
我詢問一名專跑飲食線的記者,還有哪家麥當勞不是全天候開門的?她想了很久,最后才想到一個答案:機場那一家。因為晚上12點飛機都停飛。從午夜到拂曉,有多少夜貓子晃進了麥當勞?答案可能令你大吃一驚。廣州麥當勞的不少店面,夜間營業額與白天已經持平,也就是說,白天你看到多少顧客,晚上就有多少。其中,北京路麥當勞店是夜間消費額最驚人的一家。這條商業步行街,就像上海的淮海路,北京的王府井一樣,是逛街購物的老牌黃金地帶。這里的商店關門最晚,電影院三兩成群。深夜的北京路上,總有不少逛街意猶未盡或看完電影午夜場的情侶,以往他們的余興節目可能是站著吃一碗蘿卜牛雜,或是在大排檔的爛桌爛凳上,揮汗如雨地打邊爐。相比之下,窗明幾凈、空調充足的麥記顯然提供了更舒適浪漫的余興場所。
除了逛街一族,誰在深夜泡過廣州麥當勞?當我在MSN上掛出這個問題,出乎我意料,響應者紛至沓來。上夜班的網站編輯小謝和同事們都有這個習慣,公司附近的麥當勞雖然地處偏僻街道,卻晚晚生意興隆。家庭主婦小馬也是常客,離小區近在咫尺的麥當勞是她沒力氣為家人做夜宵時的最佳選擇。前不久,在國慶節黃金周的最后一天,全家旅游歸來后一覺睡到了凌晨一點,她去麥當勞打包,發現收銀機前竟排起了長龍。看來,在假期里玩瘋了的不止他們一家。晚上才有創作靈感的小秦,把可以免費上網的廣州火車東站麥當勞當成了SOHO辦公室,他笑說,楊勃在星巴克泡了5個月,創出豆瓣網;他泡麥當勞的創業成本比星巴克更低,唯一的遺憾是廣州麥當勞只賣一種咖啡,不像香港麥當勞那樣有各式各樣的咖啡可以選擇。
炎熱的廣州本是美食家的不夜城,多少年來,每到晚上,人行道或小巷中就會排列出一張又一張的桌子,價格廉宜、有滋有味的露天大排檔只要有人吃就不會打烊,忠實地守候食客到天亮。而如今,當廣州的夜生活從吹著江風、一杯冰啤酒加一碟炒牛河,逐漸變成與世界接軌的吹著空調、一杯大可樂加一個漢堡包,我不禁感到些許惆悵。因為不衛生、影響市容等原因,富有廣州特色的大排檔正在迅速消減,取而代之的通宵麥當勞更好地適應了現代化生活的需求,卻讓城市的面孔變得千人一面,毫無個性。單一的選擇怎能滿足嘴刁的廣州食客?麥記徹夜不打烊是一件好事,我卻更期待慶記和財記們不要坐等消夜地盤被全面奪走,換上令市容增輝的門面奮起競爭,將豐富多彩的選擇還給廣州的夜間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