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寧
如古老神話里夸父逐日的執著一般,欲望之徒前往南非淘金的熱度不可消減。于是,南非有了某種神秘與邪惡的噬魂魅力,牽引著我們行攝與探險的腳步:“南非,開門吧!”
黃金礦城淘金時代的記憶
南非有世界最大的黃金礦,是1886年由澳洲人發現的,傳說當年2月的一個下午,澳洲人在此地發現了一塊礦脈石,經過檢驗后,證實了黃金的存在。此后,消息傳開,世界各地的外國人紛紛來此,淘金時代來臨了……而距約翰尼斯堡不遠的黃金礦城正是我們抵達南非第一個正式游歷的地方。今天的黃金礦城就是當年金礦被發現的地方,在這里,你可以參觀黃金制造的過程,看液體黃金在工人們手中如何打造,也可以戴上礦工的安全帽,進人地下222米深的礦井,了解黃金的開采過程。可以說,黃金礦城再現了當年淘金熱時代的城市景象。
從進門開始,我就能感受到當年的那股熱潮:礦工、礦車、礦工帽;熱滾滾的液體黃金、深幽幽的礦井、仿佛熱潮從沒衰減過……只是這里早已演變成規模宏大的娛樂城,現代化的大型娛樂設施讓游客樂不思蜀。在這里你還可以目睹大名鼎鼎的黑人舞蹈:開場鼓響過,洪亮的歌聲就拉開了表演序幕,十多個黑人載歌載舞,男的赤著上身,穿著靴子,用力地踩著鼓點。女的身著流蘇式的抹胸,抖動著全身,舞蹈表現的是金礦工人的勞動場面,熱情、豪放。和舞者合影是游客們最高興的事,你需要給一些小費,但不用很多。

太陽城另一個拉斯維加斯
來到南非之前,太陽城就是我們圈定必去的地方。不是因為它多么頹廢奢靡,而是好奇在這個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為何會有如此錯落的浮華之地。太陽城是南非億萬富翁梭爾·科斯納(S0l Kerzner)的一個夢想。科斯納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就開始構思設置,希望能夠在非洲叢林內,建造一個如美國拉斯維加斯般豪華的娛樂區。打造這個夢想的雛形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如今,太陽城絕對可以稱為另一個拉斯維加斯。更勝一籌的是:拉斯維加斯建在貧瘠孤獨的沙漠之中,而太陽城則有渾然天成的自然風光。
太陽城似乎在實踐著人們放縱欲望的夢想:娛樂、美食、賭博、舒適、浪漫,任何人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揮金如土的理由,仿佛這里的一切活動是沒有任何禁忌的。事實上,這得利于太陽城獨特的地理位置。盡管只在約翰尼斯堡西北方187公里處,但這里已經是南非與博茨瓦納的邊境,由于以前南非的種族隔離主義,將這塊邊境土地列為
“不管地帶”,同意在此地可以進行“非正常性”的娛樂活動(指設賭博場所)。當然,任何時候理性的人總能恰到好處地縱情享樂。
在太陽城旅行期間,很幸運的預訂到被列入世界10大酒店之一的六星級皇宮大酒店(The Palace Hotel),這里該是太陽城另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皇宮大酒店是這里的第四座酒店,也是最高級豪華、房價最昂貴的酒店。說它是酒店,倒不如就它是個非洲城堡,酒店外觀的建筑設計與雕刻,充滿非洲粗獷與迷幻的風格,很多地方用野生動物作為題材,客房內家具上的浮雕,均以各種動物造型顯示非洲的獨特風情,小至文具鉛筆等小物,沒有一樣不盡現非洲風格。
然而,太陽城最著名的還是賭城,進入賭城,誰都會被它內部賭博機的擺放數量之多而吃驚。如果你厭煩了賭博機,這里還有紙牌、輪盤、巴克拉……某一瞬間,你會覺得這里就是拉斯維加斯!
開普敦驚鴻一瞥的海上客棧
不知道是否因為黃金礦城的鮮活記憶,還是太陽城的感官沖擊。面對全世界宜居指數最高的城市——開普敦,少了點雀躍與激動,或許因為這里本身就是一個讓人心情變得平靜的地方吧!這個因好望角而聞名的城市是歐洲殖民者最早登陸的地點,也是南非歷史最久遠的城市。
桌山山脈環繞著開普敦,遮擋著來自大西洋的寒風,開普敦因此成為全球氣候最為舒適的城市之一。自1497年達伽馬登陸之后,來自歐洲的船只就把這里作為東方航線上一個上岸休息和補充給養的地點,開普敦因此被稱為“海上客棧”。世界各地的水手和冒險家們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形成了開普教多姿多彩的城市風貌。荷蘭式和維多利亞式的建筑是歐洲殖民者的家園,馬來區則以繽紛的色彩記錄著一段辛酸的歷史。

好望角源于1486年的向往
中學歷史課本里講述的好望角發跡歷程是我對其好奇與神往的源頭,盡管時常混淆迪亞士與達迦馬的名字,卻一直深信那個神秘岬角里蘊藏著美好的希望。駕車從開普敦到好望角自然保護區約需一個多小時,沿途風光就是整個南非的縮影。在好望角自然保護區7680公頃的保護區內,鐵銹色凸凹不平的地面上長著一片片低矮的灌木叢和一些山龍眼鮮花,間或有狒狒,非洲旋角大羚羊等動物一躍而過。車子沿著路標向西南方向駛去,伴著陣陣濤聲,一個如同伸人大西洋中巨大的岬角近在眼前。下車沿著懸崖腳下的海邊往前走,看到一塊常年駐立在大風中的標志牌,上面用英文寫著“CAPE OF GOOD HOPE”
(好望角),以及它的經緯坐標——南緯34度21分25秒,東經18度28分26秒,向我們表明著這里是非洲大陸西南部頂點的身份。我想很多人都會以為好望角是非洲的最南端,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匯處。其實這是錯的,非洲的最南端是Cape Agulhas,距離開普敦大約175公里,那里才真正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匯處。
好望角以大風著稱,每年夏季11月至來年3月,強勁的東南風持續不斷地掃過好望角,時速可達120公里。登上岬角,衣衫好象忽然被無數雙手撕扯著,似乎能把人推倒在地,巨大的波浪肆無忌憚的砸在岸邊的礁石上,濺起無數浪花和飛沫,空氣中也泛起一股咸味。似乎隱約感受到1486年迪亞士率領探險隊途經此地時的驚心動魄。在好望角對面1000米的海面上,常有一堆孤獨的雪白浪花。據當地人說,那不是巖石和暗礁,而是數百艘的沉船所造成的,由此可見好望角的狂風惡浪多么厲害!
與好望角相連的開普點(Cape Point),地勢比好望角高,約為海拔244米。我們沿著40米高的梯級攀上開普點的頂端。在這里有一個木制標桿,上面箭頭形狀的鐵片向四面八方伸展著,好像一個巨大的路標,定眼觀察每個標牌,才發現上面寫著城市的名字和公里數,柏林9575公里、紐約12541公里、巴黎9294公里、里約熱內盧6055公里……原來它指示的是世界上各大城市的方位及距離。而這里也是我們南非旅程最后的一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