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
這今年法網的真是夠戲劇的!紅土魔王納達爾被索德林快刀斬于馬下意外折戟,瑞士快車費德勒終嘗夙愿意氣風發于凱旋門下,薩芬的妹妹薩芬娜仍然延續大滿貫決賽“必死芬妹”的悲慘命運淚灑巴黎。一樁樁精裝劇情大戲看得我等網媒人員熱血沸騰、直呼過癮。不由得開始憧憬起接踵而至的溫布爾登,西班牙斗牛士的衛冕前景會如何?威廉姆斯姐妹草地霸權會否易主?想想這些話題就夠勁爆。這一道狹窄的英吉利海峽,將兩個風格迥然的大滿貫南北區
普通場地少,像法網的紅土、溫網的草地球場在國內就更是屈指可數,像北京匠心之輪的紅土球場、上海天馬鄉村俱樂部的草地球場,普通球客要想在這些場地上馳騁本身就不是僅支付費用就能辦到的。
好在隨著網球的普及,以前的這些“專屬球場”正在悄悄發生轉變,有的已經開始對外開放,有的更是僅需兩百多元一小時。我一直期望在四太滿貫期間我們也在中國的硬地、紅土、草地上組織隔,好在有電視轉播讓紅土&草地這兩種特殊材質場地的精彩比賽可以全球共享。
看了人家場,想到咱們場。在中國一些大城市里,尤其是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地方,打網球還是一項挺奢侈的運動。不是說一小時幾十塊錢的場地費大伙兒出不起,而是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找一片空閑的場地不是件容易事。老的球場都在拆,新的球場不是在一小時車程以外就是僅供內部使用,你要想在周末的熱門場館臨時訂片場地真不是錢能搞定的事情。這是不是阻斷新人加入網球大家庭的原因之一。
大家來一場系列賽。真正打球的網友們知道,大滿貫精彩,但還是不如親自揮拍來得暢快。這不正是山寨流行的時候嘛,我們就來一場“山寨大滿貫”,大家拍去自己腳上紅土的那一刻一定覺得比親臨羅蘭·加洛斯還過癮。
有朋友要到贛南某縣做區域規劃,告于我知。我說江西都是紅土地,不如把這個縣打造成中國的紅土球場之都吧。這話自然是說笑,在“家電下鄉”、“汽車下鄉”之后要想輪到“網球下鄉”可能還有待時日,用來擴大內需的4萬億人民幣里,恐怕不會有哪怕是一點小零頭拿來建網球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