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童卡卡

變硬的紅土
這是一屆硬地化的法網。
紅土還是松軟的紅土,但彪悍的男人們在這些紅土地上栽種了越來越多強硬的基因。男子單打首輪卡洛維奇對陣休伊特的比賽中,身高達到2米08的克羅地亞人在五盤比賽里,一共將55記ACE球砸向對面的場地,澳大利亞野兔則以19記ACE球并加最終的勝利還以顏色。這場ACE球大戰創造了職業網球正賽的單場個人ACE球紀錄,同時也創造了單場比賽雙方ACE球數量的紀錄。
男單四強整容將純粹意義上的“紅土高手”統統排除在外。除了在各種賽場上實力基本均衡的費德勒和德爾·波特羅,索德林和岡薩雷斯則是典型的力量型打法球員,二人在半決賽的直接較量完全是一場以暴制暴的經典,這場五盤大戰二人聯手送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133記制勝分。這種暴風驟雨般的快節奏完全背離了紅土球場的屬性,那些優雅的滑步印痕就像記憶中的紅絲帶,離我們漸行漸遠。
曾經在紅土地上所向披靡的西班牙軍團和阿根廷軍團紛紛在自己最熟悉的球場上折戟沉沙。在紅土場上被給予厚望的阿爾瑪格羅等人紛紛在前三輪倒下,16強陣營中除了納達爾幾乎沒有一位傳統意義上的紅土高手。
硬地正成為職業網壇的普適球場,猩紅的紅土場在職業賽事體系中逐漸式微,傳統型紅土高手們在球場上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
孱弱的女子
在男女同賽的大滿貫賽事體系中,女子賽事正面臨淪為雞肋的風險——既無法誕生經典的冠軍,又無法奉獻經典的對決,女子職業網球的表現力變得越來越單薄。
并不是說我們期待女子球員頻繁地玩出發球上網的新花樣,這樣的要求即便針對現階段的男子球員也是苛求,但至少,球迷希望看到的是風格迥異的擊球方式、復雜多變的網球線路以及變幻莫測的網球節奏。在女子網球高度力量化的整體趨勢面前,球迷們的這些視覺奢望越來越難以得到滿足。
看我們從哪個角度去理解,新生代球員的成長可以說成茁壯,也可以說成拙劣。新人并沒有帶來新打法,阿扎倫卡們如同一個模子里復制出的網球機器,頑強地守在底線,依靠一板接一板的快節奏擊球等待對手的非受迫性失誤出現。年輕球員從她們青少年比賽的第一場開始就變得透明,她們的擊球方式、訓練手段、甚至是醫療技術在現代通信科技面前變得毫無隱秘可言,但凡是先進的東西,立馬會被廣泛地加以復制——相比于那些年少成名的前輩,她們的成長空間正被廣闊的信息路徑壓縮得越來越扁平。
這直接導致了女子球員心理層面的脆弱。各式各樣的吼叫與呻吟成了女子網球賽場上心理波動的測試儀。激昂、憤懣、無奈、掙扎……女人們的心境赤裸裸地暴露在對手和觀眾面前。本屆法網賽事中,單盤遭0:6橫掃的選手層出不窮。女單首輪頭號種子薩芬娜就為她的英國對手基奧薩馮贈送了一個“雙黃蛋”,其后的每輪比賽這樣的尷尬比分都大量涌現。即便到了棋逢對手的1/4決賽,這樣的慘烈場景并未消失,倒霉蛋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莎拉波娃。值得注意的是,她剛剛在上一輪比賽的第二盤中慘遭李娜0:6橫掃,不知道頻繁地接受這種比分的洗禮對于心高氣傲的網球公主來講是何種滋味。
最終,二度打進法網決賽的庫茲涅佐娃以更全面的技術和更良好的心態擊敗了同樣兩進決賽的同胞薩芬娜。但整場比賽質量的低下程度不需多費唇舌,薩芬娜甚至以一記莫名其妙的雙誤結束了最后一分。這也直接決定了女子大滿貫單打決賽已經連續第11次以直落兩盤、對抗不激烈的方式完賽。女子職業網球在這些領軍人物的帶領下,正歡愉地走在疲軟的下坡路上。

Big4,Bug4
索德林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納達爾無法提供持續的身體能量來承載他的變態奔襲和強暴抽擊。西班牙入在本屆賽事之初跌跌撞撞的表現暴露了他的疲憊不堪,職業球員的洞察力是敏銳的,索德林不是發現這個Bug的第一人,但他幸運地成為了第一個攻破這個Bug的黑馬,是的,你也可以說他是黑客。
失去法網并不是納達爾的災難。23歲的納達爾還是一個孩子,大部分職業球員都是孩子,但我們從來都不把他們當孩子看,我們要求他們挺立在世界的某一個端點,便于我們頂禮膜拜。這并不人性,一身傷病拖垮了這個世界上最強悍的生命軀體,然后全世界的人們指著他倒下的軀體說,看啦,好大一堆冷門。殘酷的競技是這個世界為納達爾們賦予的單一價值走向,從走上訓練場的5歲小孩子,變成走進中央琺場的20多歲的大孩子,他們的世界單一得就像36.57乘以18.28的圍城,人們都說婚姻是圍城,婚姻里的圍城好歹還有肌膚之親,職業球員的圍城里只有永久的隔網相對。
之所以說法網的潰敗是納達爾最好的兒童節禮物,是因為他在這個最需要返璞歸真的日子里解脫了自己,雖然是被動的解脫,但索德林握在手里的5個賽點,每一個都像是巷子口搖曳的冰糖葫蘆,前提是,今天需要提前放學回家。
“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缺少一個大滿貫冠軍頭銜的穆雷躋身在Big4的高端陣營中,依然缺失掌控大場面的底蘊。同時代球員中,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已經各有所成,留給蘇格蘭少年的生存空間并不大。紅土并非穆雷最擅長的場地類型,但在打法更偏硬地化的岡薩雷斯面前,穆雷制勝能量的欠缺還是為他帶來了麻煩,至少第三局0:6的比分沒有讓人看見他強悍的決心。
德約科維奇本身就是一個大大的Bug。被德國人科赫爾斯雷伯以齊刷刷的3個6:4制服,與其說他六根不凈四體不勤。還不如說這個熱血的塞爾維亞青年決意要以一個齊頭剁的比分為一個爆冷回歸的法網率先自刎。德約科維奇充滿了才華和智慧,但他可能缺乏成為一名偉大選手所必備的堅定、堅毅以及堅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