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發 姜 黎
仲夏打球好時節,如果你想嘗鮮小編推薦的草地&紅土球場,不妨先聽聽本期TCM力邀的幾位網球發燒友給出的草地&紅土試打體驗報告。
上海世紀公園草地試打
試打者:余冰
職業:金融工作者
技術水平:5.0
選手類型:全面型
試打體會
腳感:草地球場踩上去很舒服,跑動起來稍有些滑。
球速:速度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快。
彈跳:草稍微長了些,致使網球擊打過網后,觸地反彈的高度不夠,而且有著很多不規則的彈跳,一開始很不適應。移動:草地球場上跑動擊球有時候會很滑,前后跑有點難度,特別是應對小球很有挑戰。
旋轉:草比較長,球落地后旋轉和彈跳都不是很高。
戰術選擇:發球上網比較適合草地網球的節奏,特別是外角發球,發完球后上網截擊的感覺是比較酷。應該避免拉鋸戰,只要是出現中場機會球,一般都可以嘗試隨球上網。
試打者:任智杰
職業:自由職業
技術水平:4.5
選手類型:底線型
試打體會
腳感:草有點長,像踩著毯子上,跑動起來啟動時略有滯后的感覺。
球速:球速前沖,彈跳不高而且快,經常是擊球過晚,球已經太低而無法像硬地一樣正常擊球。
彈跳:由于球不容易彈起要求對手需要把球拉起來,給上網創造了一定機會,覺得發球上網應該是很好的戰術。
移動:在草地上移動和硬地大不一樣。跑動起來很難剎住車回位,也許是真的需要穿真正的草地網球鞋能好一些。
旋轉:草地上的球旋轉不是很強烈。
戰術選擇:發球上網的戰術很有效。或者長短結合,調動對手大范圍跑動,伺機放小球。
試打者:林哲生
職業:網球教練
技術水平:6.0
選手類型:底線型
試打體會
腳感:由于紅土球場紅磚沙較多,因此比硬地較為有彈性,比較不容易傷腳。但是由于球的來回數較多,因此對腳步肌肉的要求也會比較高,并且球員要習慣會滑步。
環境:由于紅土容易引起紅沙在空中飛舞,因此光線的效果會差一些。
摩擦力:磨擦力較強,所以球容易彈跳,產生大幅度上旋。
球速:球速較慢,因受磨擦力影響,落地之后有時會減慢。
彈跳:彈跳容易不規則,有時跳高、有時滑低、有時左右亂跳。
移動:紅土的移動能力要相當好,左右急停。然后變換方向移位,甚至要應付突如其來的吊小球。
粘滯感:紅土上沒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很容易在移動中失去平衡,有時紅土會黏住腳,有時又會使腳快速滑行。
旋轉:在紅土場上,一般選手都會擊出帶有旋轉相當強烈的抽球。
戰術選擇:耐心有時是紅土唯一武器,但是現今技術以及球具進步,紅土的打法已經越來越像硬地了。
總體:紅土是截然不同于硬地的感覺,應可以多試試在紅土上打球的感覺,相信可以為你提供不同的網球樂趣。
試打者:孫海光
職業:記者
技術水平:3.5
選手類型:底線型
試打體會
腳感:第一反應是軟,第二反應是滑。去之前,場地剛剛平整過,腳落下去是軟軟的一層細沙粉末狀紅土,松軟異常。擊球時很容易做出漂亮的滑步動作,腳感很好,不似硬地般實打實的硬,對膝蓋的壓力不大。
環境:光線稍有遺憾,試打當天下午,北京雷雨大作,場館的線路被閃電擊中,停了20多分鐘,手感需花時間重新找回。
摩擦力:摩擦較大,球的速度偏慢一點點。
球速:球速與想象中的一樣慢,有足夠時間完成動作處理來球。
彈跳:落地后彈跳并不高,前沖高度低。試打中,不時在底線和邊線附近遭遇“地雷”,球路旋即發生改變,幾乎來不及判斷。土層松軟,不會對腳踝造成傷害。關于彈跳,最明顯的技術環節是放小球。球過網后幾乎不跳,稍加旋轉,對手幾乎無救起可能。
移動:滑步流暢,尤其是在處理大角度來球時,滑步中的擊球比硬地省力不少,且動作優美。對個人來講,滑步中打出一記制勝分,有充裕的滿足感。
粘滯感:空氣濕熱,球略有加重。但由于用的是舊球,影響不大。
旋轉:球摩擦增大,上旋球較難處理。
戰術選擇:底線相持一定要耐心,有充足的時間規范完成動作。練球或比賽時可以嘗試削球,并在適當時嘗試放小球戰術。
總體:可能是物以稀為貴的緣故,只要站在紅土場上,心情大不同。腳下的松軟度與硬地球場不可同日而語,需要自己耐心,對體力要求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