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
走在武漢的珞瑜路上,大大小小的體育用品店不下百家,琳瑯滿目的體育產品中,網球產品總能占據一席之地。不少店面總是更迭不斷,老板也換了一茬又一茬。近十年的風風雨雨,珞瑜路上資格最老的“瀟瀟網球店依舊屹立不倒,并在武漢擴展到了6家店,老板趙廣豐可以說是珞瑜路上的“老江湖”了。
別以為趙廣豐對珞瑜路往情深,十年前,這條路連同武漢可以說都是他的傷心地。“第一次來武漢就被人騙了,走在路上邊看地圖邊找路還被人搶了。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恥辱。”這兩件事情讓趙廣豐狠下決心:武漢就是他要征服的目標,雪恥之地。花了半個月在上海和武漢考察過網球市場后,他最終決定在武漢起步,因為身為湖南人的趙廣豐覺得,在語言溝通上還是武漢較為萬便些。
作為一名資深的網球產品經銷商,十年后回望過去,趙廠豐在武漢走過了深深淺淺的探索路,“瀟瀟網球”也深入人心,但他每天仍有危機感:“我沒有驕傲過,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隨時都有可能被取代。”
“能在這個行業做得好的一般都是外地人,要想在一個城市立足,外地人會比本地人更努力,付出更多。我也經常到全國各地去了解別人經營的情況,打探別人是否辛苦,因為我感覺自己是很辛苦的。”如果當年選擇了湖南老家作為根據地,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趙廣豐。“瀟瀟”取名源自趙廣豐的兒子趙瀟,也因為家鄉的某條河流中有個“瀟”字。兒子成長的這11年,也正記錄了趙廣豐在武漢摸爬滾打的日子。
不會打網球的經銷商
圈子里的人都好奇,趙廠豐為什么每天都走半個小時的路去店里,以他的經濟實力,買輛車根本不成問題。“我是農民的兒子,我是一步步走過來的,我吃了很多苦,也看透了很多事情,日子是我自己過的,我不需要做給別人看。”也因為每天都從各家體育用品店門前走過,趙廣豐總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對手的情況。
讓大家不解的地方還有一處:能把網球產品做得這么大,甚至有自己的網球隊和羽毛球隊,趙廣豐竟然不會打網球,也不喜歡運動。但是,趙廣豐對球拍、穿弦特別有研究,球拍從頭到尾生產的幾十道工序,他樣樣精通,可以完完整整地生產出套拍子來。考慮到高校學生的消費能力,他還專門創立了“瀟瀟”牌球拍,走價格低端的路線,讓更多網球愛好者得到實惠。在武漢各大高校,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的“瀟瀟杯”也小有名氣,在學生軍中口碑極佳。中網級別聯賽華中區武漢站的比賽,50%的參賽選手都是通過“瀟瀟”網球店報名的。
趙廣豐自己組建的網球隊有十來人,主要以高校老師為主,球隊堅持“以球養球”,由于趙廠豐經營著多家網球品牌,他爭取到許多廠家贊助球隊,“瀟瀟”網球隊經常到全國各地打比賽,差旅費由趙廣豐支付,獲取的獎金全隊分享。每次帶隊外出打球,趙廣豐都是干最臟最累的后勤工作以服務球隊,讓大家安心比賽。球隊贏取的各類獎杯和錦旗擺在他簡陋的辦公室里,對趙廣豐來說,是一種激勵。
如今,趙廠豐正在籌辦自己的實體公司,到時候就可以策劃更多的網球賽事來帶動自己網球事業的發展。“目前還是夫妻店,如果公司刃起來后,就會請人來管理。”

十年探索路
都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趙廣豐深知自己打拼的不易,對于每個階段幫助過自己的人都心存感激。學中醫藥專業出身的他并沒有想到自己的事業跨度會這么大,可冥冥之中的經歷又仿佛注定他在網球產品的經營上有自己的技巧。
1994年。趙廣豐大學畢業時,家里只給了他200元,除去60元的車費,就是他到深圳開始打拼的全部身家。他曾經干過保安,一個月200元工資,加班每個小時九毛錢,由于有一次上班看書被發現而遭到解雇;他去幫人賣過家具,給客戶送貨時,90斤的瘦小身板被椐木做的大衣柜壓得喘不過氣來,晚上睡在樓梯的隔間里。
當英國登路普施萊辛格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招聘儲備干部時,趙廣豐戰戰兢兢地遞上簡歷,看著自己全身上下寒酸的衣著,連他自己都沒有多大信心。沒想到最后他竟有機會加入該公司,開始接觸網球產品,而且一干就是三年。這下他可學到了不少與網球產品相關的技術和知識。這才有了后來他出去闖蕩的決定,并選擇了在武漢銷售網球產品。
起初,趙廣豐只有4千元的本錢,他只能在背包上插上幾只拍子,然后到各大網球場去叫賣。他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在解放公園網球場擺攤,一天只賣出了一根5元的網線。“一定要把生活費賺到。”這個信念一直在支撐著他。
趙廣豐發現了一個規律,武漢最初打網球的主要是老年人,而且每年都有老年入的網球比賽,他們很容易接觸,有很強的親和力,并且老年人的口碑很好,由他們去幫著推廣,容易讓人信服和接受。“從老人開始切入。”就這樣,趙廣豐交上了一批老年朋友,如今已80多歲的東南財經大學老教授黃球芳對他幫助最大,老人家退休后在洪山體育館教網球,總是能幫助趙廣豐推銷不少球拍。
當初和趙廣豐一樣背包賣拍子的有三個人,另外兩人最后都銷聲匿跡了,只有他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那時,趙廣豐每次經過別人的網球店面時。總在想:“哪一天我能做成那樣就好了。”1999年。當趙廣豐慢慢在生意上有點小起色時,哥哥得了尿毒癥住院,他每周一次坐火車到桂林送錢給哥哥治病。因為受到競爭對手的打壓,他的道路總是舉步維艱。
2000年10月1日,在武漢亞貿廣場附近,趙廣豐有了自己第一家30多平米的“瀟瀟”網球店。此后幾乎每一年,趙廣豐都會增加一家店。在他辦公室的武漢市地圖里,趙廣豐把店面的位置圈出來,6家店分散在武漢市區里。他多次對記者說:“當初真的只是為了謀生。”
當初的競爭對手,最后也成了趙廣豐的合作伙伴。他經常和別人開玩笑:“最初沒有把我搞垮,是不是有些后悔?”但他從心里還是感謝這些人,被他們逼到絕境他才劫后余生,并且強大起來。如今網球市場還存在惡性競爭,在趙廣豐看來,“那都是些小插曲”,他只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總是心存感恩,并愿意吃點小虧,這就是趙廣豐的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