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第一天,當記者在賽場周圍轉悠時,發現一位穿著網球服、臉頰邊還流著汗的女選手正抱著一個小孩,一邊唱著“春天在哪里”的兒歌,一邊給孩子逗樂。
此后在賽場上,記者又看到了她在奮力搏殺,一輪輪打到決賽;團體賽,更因為她的實力和霸氣,中國建設銀行隊觸摸到了冠軍獎杯。四天比賽下來,她只在團體半決賽的混雙中輸了場,一口氣拿下女子單打和團體賽的冠軍,大家都在談論她的名字:沈劉莉。
賽場上很多人聽說她曾經是國家隊的成員,僅此而已。沈劉莉曾經離我們所熟知的“金花”們如此之近,她們曾同在一起吃、住、訓練、比賽。2001年九運會,她和李婷、李娜所代表的湖北隊還登上了女子團體冠軍的寶座。
自從2002年退役后,沈劉莉開始設定后網球時代的生活目標,28歲之前要把自己嫁出去,30歲之前生小孩。“果然都實現了”。記者賽后約她做采訪時,她正領著不到兩歲的兒子在觀看單位組織的乒乓球賽。“我覺得現在的狀態挺不錯的,人生沒有太多的如果,肯定得做些取舍,不可能好事都讓你占盡吧?”為人妻,為人母,在銀行系統有份穩定的工作,沈劉莉知足了。
平淡而真實的生活
“我除了參加單打、團體項目,還兼了行長組的比賽,精神壓力挺大的。因為我們隊缸的男子組實力相對弱一點,所以盡管我心里已經很累了,但還是表現出高亢的斗志,如果我發揮不好,肯定就會影響隊友。”對于比賽,沈劉莉如是評價。
“以前在隊里,你打得好,大家說你是‘大姐大,你會感覺自己很牛。現在出來比賽,最重要的是參與,大家都是來玩樂的,如果別人發揮得好輸給她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好。”
沈劉莉是直性子,說話連珠帶炮的,由此可以想見她賽場上的犀利球風;但每次面對兒子時,隨處可見她母性的溫柔:拉著兒子的小手臂做揮拍動作,一個“Fo rehand”,一個“Backband”,逗得兒子咯咯笑。周末是她和孩子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光,給他講故事,唱兒歌。平日里沈劉莉每天忙工作,下班后陪領導打球到晚上10點多,回家時孩子已經熟睡,第二天,孩子還沒睡醒她又得出門了。“我了解他還不如外公外婆多呢。”正是因為對兒子的愧欠,沈劉莉叮囑自己再忙也要把周末騰出來給兒子。兒子在家里也常跟著外婆玩軟式網球,沈劉莉說:“小孩肯定是要學網球的,是否打專業還得看情況,但是讀書一定不能丟。如果書讀少了,在性格等方面是會有缺陷的。”
在單位,沈劉莉的直爽性格也給她帶來了好人緣。“大家都說誰都有可能得憂郁癥,唯獨我除外。”沈劉莉知道自己的專業基礎不夠,就從簡單的工作入手,進入銀行系統的頭兩年,需要經歷很長的實習期,每個月兩三千的薪水,她都熬過去了。“我的很多隊友都不愿意來,有的選擇出國,有的在省、市隊做個主教練,有的在外面教球。”她們選擇的工作方式都比沈劉莉賺得多。當教練不是沈劉莉的追求,一方面,她從小打球一直處于競爭的狀態,已經很累了;另一方面,她的媽媽一直在做網球教練,她也深諳其中的苦楚。
艱難跋涉的職業網球路
媽媽劉兆芬是沈劉莉網球運動的啟蒙老師,像潘兵、張九華、朱本強、馬克勤、賀東波等當年的網球好手都曾接受過劉兆芬的培訓。“我家就在球場旁邊,每天我看著媽媽教別人打球。在我還沒開始學球時,只要大家排隊揮拍,我就知道他的動作哪里不對。”7歲時,沈劉莉開始端起沉重的航空牌木頭拍加入到訓練的隊伍中,很快就展現了她的網球天賦。小學五年級時,沈劉莉被挑選到湖北省隊集訓半年,不久就轉正拿上工資了。
提到湖北省隊。沈劉莉似乎還會感覺到隱約的痛楚。因為和湖北隊打官司,她耽誤了兩年出成績的黃金時間,“剛好卡在16、17歲,兩年時間基本沒打球。”
最終沈劉莉去了廣州隊。廣州隊有來自香港的贊助商,他們有實力資助運動員到國外比賽,隊里還請了5位外教,那時候,哪怕是國家隊都沒有這么好的條件。“國家隊的經費有限,平時大家都是悶著練,缺的就是出去比賽的經驗,廣州隊給了我很多機會。”在澳洲打球的4個月,沈劉莉的世界排名就升到了300多位。當時在國內,能出去打上—次比賽是相當不容易的。“你坐上飛機了,飛機真正起飛了,你才敢確定出去比賽的人就是你了。”當中只要有一個環節有變動,都會讓人灰溜溜地回去,這已經是司空見慣了。
每次國家隊集訓,都是從各個省隊挑選隊員,沈劉莉也常在名單之中。論跑、跳、力量等指標,沈劉莉的實力是很出眾的。“每次一集訓就是一兩個月,先是練習,然后隊內打循環比賽,前三名才有可能出國代表國家參賽,競爭是相當激烈的。”遺憾的是,沈劉莉始終沒有屬于自己的教練。“我覺得李婷的機遇特別好,余麗橋教練一直在她身邊支持著她,她們在一起的時間比父母還多,有無教練這是相當重要的。”
“球打得好,訓練上找不到缺點的時候,就會有人以‘早戀的借口把你封殺。”在國家隊的日子,沈劉莉知道單靠球技說話有多難,“那時候讓我多練兩年打亞運會,我面臨著大學畢業、找工作、結婚、生子等問題,最終能否上場也是未知數,50%的成功率都不到,讓我去搏一搏,我想還是算了吧。”九運會后,沈劉莉做出了退役的決定。
如今,沈劉莉對于過去的種種早已釋懷,遠離了競爭慘烈的職業賽場,只把網球作為忙碌而充實的生活里錦上添花的一筆。在后網球時代里,沈劉莉的精彩生活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