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維人生活在東非大裂谷南端,他們最喜歡的食物是什么?你一定猜不到。因為他們的喜好確實非同一般,他們最喜歡的食物是臭名昭著的白蟻。
白蟻是害蟲榜上最臭名昭著的家伙。這些長有六條腿、兩對翅膀的小蟲威力可不一般,它們能啃倒大樹,蛀食房屋。這些討厭的家伙可以攪得好端端的城市、社區不得安寧。“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不就時刻提醒著人們,要防備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家伙嗎?
白蚊的生存環境
在馬拉維,白蟻的地位大有不同!生活在這里的白蟻不但沒有被人們斥責和痛罵,反倒備受當地人的青睞。在鄉村甚至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年春夏季節,是白蟻繁殖的季節,人們不得下地干活。
馬拉維地處熱帶山地草原,這里的溫度和濕度都特別適宜白蟻的生存和繁衍,當地的白蟻巢穴常常高達數米,有的甚至如小城堡般壯觀。當地居民大多住在草屋、土屋里,白蟻一般不蛀這些建筑。就算偶爾蛀了,修繕一下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當地人并不把白蟻的“禍害”當多大事兒。
吃白蟻事出有因
馬拉維并不富裕,當地人主要以玉米飯、玉米糊為主食,很少能吃到的肉,白蟻個頭雖小,但蛋白質含量特別豐富,正好彌補馬拉維人營養和熱量不足的缺憾,而且白蟻繁殖能力強,數量多得數也數不清,不吃它們吃什么?根據馬拉維人世代相傳的規矩,昆蟲是不能吃的,只有白蟻和蝗蟲例外。
抓白蟻有絕招
馬拉維人講究不“涸澤而漁”,他們通常不會采用直搗白蟻老窩那樣殺雞取卵的笨辦法,他們往往會趁每年七八月雨季來臨時,在自家小屋桌上點一盞油燈。早已厭倦了潮濕環境的白蟻群會因為趨光的本能前仆后繼地撲向油燈,并迅速被燈火燒掉翅膀。這些掉了翅膀的白蟻便會如下雨一般紛紛掉落在桌面,隨便一掃就是一碗。
當地人吃白蟻的方法花樣百出:有直接把生白蟻放在嘴里嚼的,還有用油爆著吃的,這些吃法算是把白蟻當零食;有些則將白蟻曬干,用鹽炒了當“咸菜”;或者把白蟻干和玉米面摻在一起,或蒸或煮,再澆上特制的鹵汁,這應該算是正餐。
馬拉維人慷慨爽直,當然不會只顧自己享用美食。在首都馬拉維利隆圭,許多風味餐館都提供白蟻大餐,用精美的餐具將一道道以白蟻為主料的美食奉在賓客的餐桌上。他們甚至將白蟻大餐放到旅游網站上隆重介紹,希望這種上了大席的白蟻佳肴能得到外國游客的垂青。
(編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