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世華
在海外資本加速布局中國醫藥產業的同時,中國的醫藥企業也在嘗試走出國門。萬全科技就是其中的試水者。
2008年4月9日,在香港上市的萬全科技藥業正式發布公告稱,以現金311.75萬美元(約2431.65萬港元)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ommonwealth Biotechnologies Inc,(以下簡稱CBI)已發行股本的39%成為該集團第一大股東。
同時,萬全藥業享有進一步擴充股權的期權行使權力。CBI主要業務為向全球醫藥產業提供尖端研發產品和服務。萬全科技將透過收購將增強公司現有治療領域的研發服。
其實,早在2007年萬全科技董事長郭夏就已經做好海外擴張的準備。郭夏表示,目前全球醫藥市場正出現一個新的潮流,即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的藥品研發向印度和中國等東方國家轉移,因此美國的投資者對向西方國家提供藥品研發服務的東方國家的公司很感興趣,對這些公司估值頗高,有的市盈率可達50多倍。
“CRO服務的全球市場需求增長迅速,我們希望此次的合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郭夏說。現在中國的CRO公司主要提供早期化學藥和生物藥的研發服務,萬全科技則側重在提供臨床試驗服務。
以往由于國內在西藥方面缺乏核心技術,企業通過研發外包,通過與國外跨國醫藥公司合作,借機可以實現技術上的突破。“通過外包參與到全球創新藥的研發服務當中,實際上是參與到創新藥研發鏈條當中,獲得技術和經驗的積累。”
擴張的最佳時機
2007年9月4日,中國的萬全科技藥業成為瑞士各大新聞媒體報道的對象,萬全科技藥業的公司在瑞士發行了1500萬瑞士法郎(約1億人民幣)的可轉換債券,這是中國企業首發在瑞士發行可轉債。所募集資金將用萬全藥業臨床研究和萬全(海南)大健康基地的發展。
“融資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想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擴大中國制藥企業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萬全(海南)藥業負責人翟志瑞說。
瑞士荷瑞達銀行負責人杰克麥朗表示。萬全科技率先在瑞士發行可轉換債券,標志著瑞士資本市場對中國企業融資敞開了大門。萬全科技方面則表示,該債券的成功發行,不僅代表著萬全科技的發展前景贏得了瑞士投資人的廣泛關注,更意味著中國的醫藥行業及中國的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吸引了眾多境外投資者的目光。
萬全科技藥業是中國科技型制藥企業的先鋒者,也是中國新藥技術產品及銷售市場服務的領先提供商。該公司在海南已建立了盛科研究院和萬特制藥廠項目,此次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完善在海南的研發體系,并將與美國昆泰公司在海南合作建立藥理研究中心。
據翟志瑞介紹,萬全(海南)藥業自2004年進入海南以來,經過34多時間的跨越式發展,已經形成了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并與輝瑞等國際上多家知名制藥企業建立了十分良好的合作關系。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獲得臨床批件200多張,生產批件近120張,專利技術100多項。截止到今年8月份,萬全(海南)在研的品種有30余個(包括兩個一類新藥),其中向藥監部門申報了17個新藥品種,充分體現了萬全藥業強大的研發實力。
次貸危機引發金融風險后,各大跨國制藥巨頭股價縮水嚴重,但并不能抑制他們并購的欲望。分析人士指出,大型制藥企業投資中小生物技術公司或購買其核心及潛力品種,現在正是最佳時機。
在海外資本加速布局中國醫藥產業的同時,中國的醫藥企業也在嘗試走出國門,到海外去并購,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中國企業開創對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醫藥公司收購之先河,是中國人的驕傲。全球新藥研究重心東移,中國正成為世界醫藥創新基地。”郭夏說。
在經歷中國醫藥最寒冷的“冬季”后,萬全科技正向以中國為基地,全球為市場的研發服務型企業轉型,在新藥技術研究,臨床研究等領域一直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目前,萬全科技已為國外醫藥公司的10多個藥品提供臨床研發服務其中有6個藥品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申請ANDA的注冊。過去萬全科技主要依賴向其他藥商出售藥品專利獲得收入和利潤,郭夏透露其中包括向中國生物制藥(1177)旗下公司,石家莊制藥等出售其藥品專利或者生產權。“隨著萬全科技財務能力的提升,今后將更多地保留藥品的專利權,并建立自己的品牌,而其中不少藥品是采取與藥品銷售代理公司合作的方式推向市場,雙方簽訂一個利潤分成的協議。”
萬全科技成立以來已向國家藥監局申報了約400個藥品的注冊申請,其中有100多個獲得批準,目前該公司并保留了20多個藥品作為自己的品牌。
郭夏還透露,今年萬全科技預計將有36個新藥可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目前已有20個獲得生產的批文而明年還會有61個新藥可獲批準。這些新藥主要涉及皮膚科、精神科、婦科和心血管科四大類。“萬全科技現正計劃在海南省投資700萬至800萬元人民幣建設動物實驗室,以加強藥品研發能力。”
借道上市
萬全科技收購CBI之前,中國醫藥企業在2008年已經完成了兩宗海外并購案:1月31日,中國醫藥研發外包行業的領軍企業藥明康德,以約1.63億美元完成了對美國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研發外包服務供應商AppTec實驗室服務公司的收購,3月12日,中國最大的監護儀廠商深圳邁瑞公布了其海外上市后的第一項收購決議——以2.02億美元收購美國Datascope公司的生命信息監護業務,收購完成后,邁瑞將成為全球監護儀行業第三大廠商。
緣于金融風暴的影響,目前境外資本市場上生物科技公司價值大幅縮水,這也是中國藥企到海外并購的一個絕佳時機。作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藥企業,同濟堂藥業于去年3月登陸紐交所,股票首發價格僅為10美元,遠遠低于市場各方的預期。
安永全球醫藥行業主管合伙人Carolyn BuckLuce表示,隨著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推開,原本投資者的觀望態度將可能轉變為加大投入,而跨國藥企非常渴望了解新醫改政策,并已經在著手對其在華研發及銷售策略進行相應的調整。
萬全科技與美國CBI同時宣布將整臺雙方公司優勢在中國成立一家萬全亞洲研究中心。中心將致力于成為亞洲最具規模和效率的全球創新研究服務基地。
CBI公司及其分布在英國及澳洲的研究中心在小分子多肽及生物藥物創新服務上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由于高成本的原因企業發展受阻。雙方成立的新機構計劃充分利用中國的低成本優勢,將成本敏感的研發中心遷到中國。新的商業模式將幫助CBI集團將研發成本下降70%。
CBI集團CEO珀爾絲維亞博士表示,集團將借助中國在世界新藥研究服務崛起的時刻,充分利用集團最優勢的資源,向世界提供高質量,最具競爭力的創新服務。CBI將全面加大對市場的開拓,為萬全亞洲新藥研究中心提供技術支持,項目管理和質量控制。
根據收購協議,萬全科技藥業同時享有進一步擴充股權的期權行使權利。“CBI主要業務是向全球醫藥產業提供尖端研發產品和服務。”
“實際上是成功實現了借道進入美國的資本市場,近幾年來,中國新興的醫藥企業都想通過一些資質認證或者資本運作的形式進入國際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但是境外上市面臨著巨大的成本投入和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求,萬全科技藥業的這一境外收購無疑省去了這些煩惱。”有關專家表示。
郭夏表示,新聯合體將成為中國第一家能夠真正為世界醫藥創新提供從新藥篩選、藥物安全評價、臨床研究及注冊的完整國際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