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超
在野外,當地人是怎樣吃西瓜的?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習慣會和南京青年陳建國完成穿越大漠有怎樣的聯系呢?
生活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附近的人,都知道很多情況下,一滴水比十顆金子還要珍貴。因當地人在野外吃西瓜,都是用刀子從中間將西瓜切開,用刀子挑著吃里面的瓤,吃完后即將瓜皮反扣在地上,以供后來路過這里的缺水者食用。因這樣倒扣的西瓜皮水分不易蒸發干。誰能想到,就是當地人的這個看似很普通的習慣,竟然幫助一個瀕臨絕境的人,完成了一個令無數人感嘆的壯舉!
那是1999年10月6日,計劃單人單騎完成中國東西8000公里大穿越的南京青年陳建國,來到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他計劃用5天時間穿越這個“死亡之海”。但由于遇到迷路和沙陷等意外情況,他一直到第8天還在沙漠中苦苦掙扎。這時候對他威脅最大的不是迷路和沙陷,而是水。只要有水,這些困難他都有能力一一克服。
他極力控制著自己飲水的次數。但在這茫茫沙海里,他漸漸感覺到每一粒沙都在吸吮著他身上的水分,而他身上的每一個細胞,也都張開了焦渴的嘴唇。終于,他帶的水被他一滴不剩地喝光了。接下來便是嘴唇起泡,口腔起泡,連腿上都起滿了泡。他已經看見了死亡之神的獰笑。死,他早已作好了準備,但是沒有完成渴望完成的壯舉,卻使他心里禁不住一陣陣隱隱作痛。
就在幾乎支撐不住就要倒在沙漠里的時候,他竟然發現前面有半個倒扣的西瓜皮!他不由得猛撲上去,捧起這被他視若救命稻草的半個西瓜皮,發現里面還含有水分,于是他便狼吞虎咽起來。吃完這半個西瓜皮,他感到精神大振,身上又充滿了力氣。他也終于因此走出了最后一段絕境,完成了令許多人刮目相看的壯舉。
那么那半塊將陳建國救出絕境幫助他完成壯舉的西瓜皮,到底是誰放的呢?弄清這一點也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一個人養成某種好的習慣具有多么重要的價值。是呀,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養成的一個看起來哪怕是非常不起眼的好習慣,說不定它也會在某種讓人意料不到的時刻,發揮出無比神奇的作用,甚至會幫助他人完成令無數人矚目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