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菲
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能力的提高,廣大農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文化消費大大增加,開始有更豐富的精神文化追求,渴望接觸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這種現實需求正成為倡導閱讀的強大動力。另外,現在城市圖書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可拓展空間日益減小,而農村地區作為一個新戰場,應該受到出版社與書店的重視。
但圖書偏高的價格、難懂的內容和不高的實用性,成了影響農村圖書市場的三大因素。在這一現實閱讀困境面前,既有出版單位的原因,也有農村環境的原因;既有編輯技巧的原因,也有推廣渠道的原因。面對這些問題,出版界也許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來探討。
首先,出版機構應盡可能地降低農村出版物的價格。在保障內容優良的前提下,出版機構應盡力降低“三農”圖書的生產、發行成本,要堅持“小、薄、樸、實、廉”的原則。比如在選題設置階段應加強調研,避免無用選題,浪費資源;比如可以盡可能地減少書刊包裝和封面等方面不必要的成本,裝潢豪華或者過于講究對于農村市場來講是不適用的。簡單實用、薄利多銷是開拓農村市場的一條捷徑。在推廣和發行上,可以通過集市大篷車等形式進行推廣,以減少門店經營的支出。
其次,“三農”讀物的語言風格應盡量通俗易懂。要從農民的實際生活出發,從農民的語言習慣出發,從農民的閱讀水平出發。在圖書的表現形式上,應開拓創新,可以采用多元結合,將圖片、漫畫等形式融入其中,必要時還可以配VCD光盤,從而使一些講解更為直觀。
最后,在實用性上,要編輯適合農民口味和需求的出版物。書、報、刊作為文化產品,也具有商品的屬性。因此要開拓農村市場,就要研制、開發適合農村市場的產品。根據農村和農民生活的特點,適合農村和農民的書籍多為養殖、種植、運輸、休閑娛樂等書籍。一般來講,因為如何致富,始終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所以實用技術類書刊比較受農民的歡迎。除此之外,有關精神生活和娛樂休閑的讀物也正成為新的熱點需求,比如健康衛生、婚戀情感等。編輯應該多下基層,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第一手資料,真切了解農民的需求和想法。
另外,充分利用農村農家書屋和文化站的功能,逐步創造閱讀的大環境和小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