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本期G-point介紹的釀酒,你那顆貪杯的心是否開始躁動起來了呢?可咱不得不承認釀酒的難度還是比較高,咱就從調酒開始好了,一杯用心調制的雞尾酒也是酒中極品哦。
量酒器
剛踏入酒界的一定都聽前輩說過——喝“混酒”容易掛。所謂“混淆”就是幾種酒交錯著喝,不過雞尾酒天生就是“混”的,只是“混”得比較合理。要“混”到這種境界可不容易,得嚴格按照配方來,因此量酒器是調雞尾酒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玩意兒是由不同容量的上下兩個杯子結合而成,普通酒以30cc與45cc的組合較為常用,調制高酒精濃度的烈酒時通常使用25cc與14cc的組合。
雪克杯
他們手中左右紛飛,做出許多匪夷所思的動作。這些動作咱一時半會還搞不定,不過他手上的杯子咱還能弄到手。這東西叫做搖滔器,又因它的英文讀音shaker而被叫做雪克杯。顧名思義嘛,這玩意兒就是拿來搖晃的,讓里面不同種類的酒或果汁充分混合。
波士頓雪克杯
如果你覺得普通的雪克杯還不夠過癮,可嘗試使用波士頓雪克杯(Bostonshaker)。波士頓雪克杯下方為玻璃搖酒杯,上方為不銹鋼上座,使用時兩座一合即可。玻璃杯上印有許多經典雞尾酒的配方和刻度,你可以挨個嘗試。此外由于用它調酒時能透過玻璃看清楚杯內酒的顏色,符合show的特性,因此這玩意兒常用于花式調酒。《Geek》最后提醒一句,要這東西的難度比普通雪克杯難多了,千萬要小心。
冰桶
曾經有句很俗的廣告語是“沒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聲音之于戲劇的重要性。同樣的,沒有冰塊的雞尾酒簡直是不可想像的。特別是在美國,冰塊被看作是雞尾酒的靈魂。按照十九世紀沿襲下來的雞尾酒配方要求,冰塊被分為大冰、方冰、碎冰和刨冰四種,由此可想而知冰塊在雞尾酒中的重要性。雖然咱現在很難做到同時儲存這四種冰塊,但是一個存儲普通冰塊的冰桶還是不可或缺的。
調酒棒
在正規的酒吧里,這玩意兒其實分兩種:一種是給調酒師用的攪拌棒,它用來攪拌雞尾酒,亦可用來弄碎杯內的砂糖、果肉等;一種是被稱為“吧匙”或“長柄匙”的東西,它的柄中間制成螺旋狀,方便那些喜歡坐在吧臺上發呆的家伙用來旋轉的。不過咱既然在家里玩,就不必那么講究了,愛用哪種就買哪種吧。
Martini Glass
由于是混合酒,因此雞尾酒的品種基本可以算有無限多種,但是某些大的品種還是有講究的,特別是在配套的酒杯上。在所有雞尾酒中,就數馬丁尼的調法最多。人們稱它為雞尾酒中的杰作、雞尾酒之王。雖然它只是由琴酒和辛辣苦艾酒攪拌調制而成,但是口感卻非常銳利、深奧。有人說光是馬丁尼的配方就有268種之多,但是無論哪種,都得配合馬丁尼杯飲用,否則就稱不上是馬丁尼。
Collins Glass
或許大多數女性都不怎么愛馬丁尼,她們更鐘情于口味不是那么重的果汁類雞尾酒。很明顯,這類雞尾酒和馬丁尼杯是很不搭的,為此,柯林杯出現了,柯林杯由于外形呈圓筒狀又被稱為高筒杯,最早用于威士忌加蘇打水或琴酒加果汁等簡單的飲料,后來也因為這層關系,柯林杯被用來盛裝口味較清淡的雞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