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課題以衡陽市農村居民問卷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為基礎,著重研究農村居民消費信貸現狀與正規金融制約農村消費信貸發展的主要體現,進而探索發展農村消費信貸的新途徑。
關鍵詞:農村居民;消費升級;金融需求
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影響逐步加深的背景下,國家把擴大消費特別是農村消費作為保持經濟增長的重大戰略方針。為實現這一目標,除提高農村居民收入外,加快推動農村消費信貸發展也是一個重要方面。為此,中國人民銀行衡陽市中心支行課題組選取轄內15家涉農金融機構及400戶農戶開展了農村消費信貸的調查,試圖了解當前農村消費信貸特征,進而探索發展農村消費信貸的新途徑。
一、農村消費信貸發展現狀
(一)農村消費信貸總量增長明顯、深度有所提高
總體看,由于國家惠農力度加大及農村消費總量不斷提升(2008年,衡陽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64億元,增長23.2%。其中縣及以下完成163.75億元,增長21.1%),再加上一系列啟動消費宏觀政策的出臺,金融機構適時加大了農村居民消費信貸的支持力度,農村消費信貸總量增長明顯、信貸深度有所提高。截至2008年末,衡陽市農村消費信貸余額為10247萬元,近十年均增幅為11.4%;衡陽農村消費貸款占農村各項貸款的比重為6.45%,較1998年末提高5.99個百分點。
(二)農村消費信貸需求由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
隨著城鄉一體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以及農民收入不斷的增加(衡陽市20O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617元,增長15.0%,農村居民消費4047元,增長13.9%)。農村消費需求空間大大擴展,消費檔次和質量不斷提高,進而導致農村消費信貸品種由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詳見表1。

注:生存型發展型消費信貸主要包括醫療保健、食品、衣著;發展型消費信貸主要包括教育、農機具;享受型消費信貸主要包括家電、汽車及高檔住房。
(三) 農村消費信貸產品呈多元化、大額化
隨著農村經濟的日益好轉,農民生活中的舉債行為日漸增多,農民消費意識逐漸從“積累消費”向“舉債消費”轉變,農民對消費信貸品種需求呈多樣化。據對400戶農民調查顯示,56.8%的農民表示對消費信貸有需求。其中,建房貸款和大型農機具購置兩類貸款占比高達65%;對醫療教育貸款、大額耐用消費品貸款、住房裝修貸款和汽車貸款等占比分別為25%、19%、17%和14%。住房一直是農村最重要、金額最大的消費支出。目前農民蓋房不只是為兒娶女嫁,特別是農村中一些觀念超前的年輕人更注重房屋質量和裝飾程度,標準要求也越來越高,消費信貸需求金額也不斷增大。據調查,當前農民對消費信貸單筆額度的需求大部分在1萬元以上,選擇1萬元以下的只有80人,占比僅為20%。
二、正規金融制約農村消費信貸發展的主要體現
(二)供給主體單一削弱了農村消費信貸服務
目前衡陽農村金融機構雖然形成了以商業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機構為主體的正規農村金融體系,但隨著商業銀行的集約化、扁平化經營,農村金融機構不斷收縮,金融機構網點數量不斷減少。各商業銀行的“瘦身”行為削弱了農村金融服務。另一方面,農信社作為農村消費信貸供給主力受資金實力、經營管理水平、市場定位等因素制約,信貸投放主要是農戶小額生產性貸款,消費貸款占其貸款的比重過低。(見表2)

(二)額度小、門檻高制約了農村消費信貸業務發展
當前農村消費貸款的特點表現如下:一是額度小、滿足率低,不能適應農戶生產的資金需求。從調查結果看,有貸款需求的農戶平均資金缺口21792元,而獲得的貸款平均額為8451元,滿足率不足40%。二是門檻高、利率高。當前,金融機構發放農村消費貸款以抵押擔保貸款為主,信用貸款占比相當低,而有貸款需求的農戶多數為貧困戶,既無有效的抵押物,又缺少有經濟實力的擔保人作保。貸款利率都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浮50%-100%,且以上浮100%為主,貸款成本超出了親友借貸或一般民間借貸成本。
(三)消費信貸品種少難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多層次需求
當前農村消費信貸業務開展對象狹隘,消費信貸產品有待豐富。一是由于城鄉消費品環境、消費理念差異,部分在城市比較成熟的消費信貸項目在農村“水土不服”,城市中廣泛開展的個人住房貸款、耐用消費品貸款、汽車消費信貸等對農村居民而言還很陌生。二是消費信貸品種少,難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多層次需求。如醫療保健、結婚、旅游和出國讀書等消費行為都很難找到與之相適應的消費信貸品種。
三、促進農村消費信貸發展的金融探索
(一)引入競爭機制,建立多元化供給主體
農村消費信貸的發展,離不開建立多元化的農村消費融資市場供給主體。一要充分發揮現有農村金融機構,即農信社和郵政儲蓄銀行的作用,增強其經營能力。二要充分發揮專業農村金融機構,即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作用,延伸其業務,擴大業務范圍。三要加強對農村非正規金融的引導和管理,讓農村民間非正規金融機構浮出水面進行監管,逐步合法化、規范化和公開化,補充農村正規金融的不足。四要加快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的進程,推動其經營盡快走上軌道。
(二)把握農村消費脈搏,加快金融產品創新
完善消費信貸政策,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出臺措施鼓勵涉農銀行業機構針對農村居民消費升級的實際需求,推出建房、大型農機具購置和大額耐用消費品購置等消費貸款品種,擴大消費信貸覆蓋面,并根據農村和農民家庭實際,合理確定貸款條件、貸款程序和抵押擔保方式等,降低貸款門檻。如考慮多數農村居民還貸能力有限,適當延長期限;根據農村居民收入季節性特點,實行分期或一次性還款。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放貸積極性
加大政策導向和利益調節,引導金融機構對農村消費信貸資金傾斜。一是對農村消費信貸實行利差補貼,提高金融機構開辦貸款的積極性。二是加快建立以財政資金為主的農村貸款擔保中心,緩解個人消費貸款擔保不足問題。三是對專門消費信貸金融機構,如住房信貸銀行、汽車信貸銀行、農用品消費信貸銀行等,政府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鼓勵其發展農村消費信貸業務。
課題組成員:張伯一黃紅星
陽衛東 方博文
陳伯軍
執 筆:方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