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和子
柜子里堆積的影碟,電腦里堵塞的文件,床頭摞起的電影雜志,都不足以表明我對電影的狂熱喜愛。戈達爾說電影是一秒二十四格的真理,哈內克卻說電影是一秒二十四格的謊言。他們都是對的,電影是千姿百態的,是一秒二十四格的人生。
我從小就喜歡看電影,但是直到初三時才開始狂熱迷戀這種藝術。大多數平庸的電影在我腦袋里的“保質期”并不長,那些受觀眾、媒體和學院派人士一致好評的電影有時也不合我的胃口。(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撞車》就實在很混亂。)唉,身邊有99%的人沒有看過我看的電影,有的人甚至對這些電影嗤之以鼻。“我們全家一起看部電影吧。”每當爸爸這樣興致勃勃地說時,我便能預知他會在第幾分鐘離開電視,而且口中一定還會嘟囔著:“啊,我要睡覺了。”本以為媽媽會堅持到底,可每次電影放完,我正準備找她對電影評頭論足時,卻發現她已經在和周公約會了。其實媽媽看過的電影也不少,但她總是記不住影片名和劇中演員的名字。多數時候,我會在看電影之前先告訴她主角的名字,而她也總是似懂非懂地點頭表示了解,可每每電影放到一半時,她會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大叫一聲:“啊,這不是演某某的那個人嗎?”此時,我只有無言以對。
關于電影,我能不停地說上三天三夜,然而很多時候我都是自言自語,因為沒有人能聽懂我在說什么。我只能說地球人都知道的一些電影,像《蜘蛛俠》《變形金剛》《加勒比海盜》……卻不能說那些一上映就惹得爭議滿天飛的《發條橙《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水果硬糖》……
《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是我最愛的一部電影。姑且先不說影片的情節和表現手法,光看男主角本·韋肖的表演就已經足夠讓我臣服了。馬龍·白蘭度曾經說過,抓住并領會生活的真諦,是一個演員的基本素養,再現這一真諦是他的工作,而傳達這一真諦則是他莫大的貢獻他應該再補充一句:“當一個極具天分的演員把角色印到自己的骨子里時,那就是表演的極致了。”本·韋肖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其實這部電影原定的男主角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可本·韋肖憑借對角色深刻的領悟、體會以及淋漓盡致的表演折服了選角導演、制片人、導演和全體觀眾。能和希區柯克媲美的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曾聲稱這部電影是沒有辦法拍攝的,但是導演湯姆·泰克維爾做到了。他不僅做到了,還把影片帶到了脫離影片本身的層次,而他本人也成為了現代德國電影界的新高度。
在我的生活中,電影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它已經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融進了我的身體。雖然不可能看完世界上所有的電影,但我只想在有牛之年能領悟到好電影的真諦,同時也更希望自己能參與制作一部這樣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