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陽
誰會用暴牙收集情報?要是以前有人問你這個問題,你肯定會覺得這個人有問題。但現在動物學家會告訴你,這個問題一點也不荒唐,因為確實有一種動物,它的暴牙就是用來收集情報的。
在大西洋的北端和北冰洋海域,人們會經常看到一種模樣奇特的海洋動物,它們雖然外形酷似海豚,但嘴巴上卻多了一根兩米多長的牙齒。在古代,人們以為這顆牙齒是它們的角,于是給它取了個“獨角鯨”的名字。獨角鯨是群居動物,身長在4米左右,體重一般都在1000到1600千克。
獨角鯨的暴牙的確非常奇特。它的暴牙穿過嘴唇,從左上顎筆直地向上突出。雖然還有一些動物也有暴牙,比如大象和野豬,但是很少有像獨角鯨這么長的,它的暴牙可以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牙齒,其長度一般是體長的二分之一。目前監測到的最長的獨角鯨暴牙的長度為2.7米。它的暴牙還有一個奇特的地方,就是天生是直的,而其他動物的暴牙卻都是彎曲的。它筆直的暴牙上面還有向左旋轉的螺旋花紋。此外,獨角鯨的暴牙還有一點與眾不同,那就是它有性別之分。雄性獨角鯨的暴牙要比雌獨角鯨的長,而且一直暴露在嘴外,但雌獨角鯨的暴牙很短,只是在使用它的時候才從嘴巴里面伸出來。人們看到的那些伸著長長暴牙的獨角鯨,都是雄性獨角鯨。
在古代,人們把獨角鯨看成是傳說中有魔力的獨角獸在海洋中的化身,一些國家的王室甚至把鯨牙當成驅魔與解毒的工具。據說,古代丹麥皇帝的寶座是用獨角鯨的牙齒做的。但獨角鯨的暴牙究竟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沒有搞清楚。有人認為它是類似孔雀羽毛的第二性征,有人說它用于展示其強大的進攻性,也有人說用于打破冰層。直到最近,一個由美國哈佛大學、史密森尼博物院、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和美國牙科協會的研究人員所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才真正地揭開了獨角鯨的暴牙之謎。
研究人員通過對6種加拿大雄性獨角鯨進行試驗發現,獨角鯨的暴牙就像是個放在外面的探測器,上面大概有1000萬個神經結,這些神經結將暴牙的外部與大腦神經中樞連接在了一起,可以感應水的溫度、壓力、粒子濃度等變化。通過這些情報,獨角鯨就可以知道某一水域中是否有它們喜歡吃的食物。另外,獨角鯨的暴牙還像昆蟲的觸角一樣,可以相互傳遞信息,它們通過互碰暴牙的方式進行交流。
研究人員還發現,獨角鯨暴牙的內部結構也很特別。大多數哺乳動物,其牙齒結構內部較軟,外部較硬,而獨角鯨的暴牙卻正好相反,外部較軟而內部較硬,這種結構使得暴牙的質地柔韌而又結實。它較軟的外層組織還可以充當減震器,在深潛時抵抗巨大的水壓,防止暴牙斷裂。研究人員認為,獨角鯨的暴牙非同尋常的結構和質地,對現代牙科尋找優良的生物材料而言,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因為時至今日,人們還沒有找到一種像獨角鯨暴牙這樣的既柔韌又結實的生物材料,而獨角鯨卻為我們提供了這種材料和相關的“制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