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fans
初出茅廬
1882年4月,法國巴黎繁華的街道上,一個瘦弱的年輕人正在打量著這座陌生的城市,他的名字叫做尼古拉特斯拉。這個塞爾維亞年輕人滿懷著對電的熱愛,離鄉背井地來到巴黎工作。在那個年代,還有什么地方比在愛迪生的公司更能學到電力知識呢?
說起這個特斯拉,絕對算是個叛逆青年。他出生于塞爾維亞一個特別保守的家族。按照傳統,長大后的他將置身于宗教界。特斯拉的父親就是一位教士,這在當時來說是個令人肅然起敬的職業。然而特斯拉似乎更多遺傳了他母親的天性,她是一位熱衷于搞些小發明的家庭主婦。但是真正影響了特斯拉的,卻是他們家的貓。某天晚上,特斯拉看到家里的貓懶洋洋地趴在那里,就過去撫摸了下貓的后背,結果引起了許多靜電火花。于是特斯拉就去問父親這是怎么回事,“電!就像你看到打雷時的電一樣。”得到這個答案后特斯拉并沒有滿足,而是展開了所有孩童都有的奇思妙想:貓身上的電就是大自然的電,那大自然就像一只貓?但如果真是這樣,那是誰來撫摸的大自然呢?難道是上帝……童年時光就在胡思亂想中慢慢度過了。不過和普通小孩不同,特斯拉直沒忘記這個問題——到底什么是電?
盡管生在一個保守的宗教家庭,但是他的父母也明白知識就是力量的道理,還是將他送到了學校讀書。特斯拉在數學和物理方面的成績非常好,也迷上了當時還是新興學科的電學。然而家族舊思想的禁錮是相當可怕的,特斯拉想要投身電學可沒這么容易,直到特斯拉被霍亂病毒找上門,一支腳已經踏進鬼門關后,他的父親才答應他病愈后可以去進修他追逐了20年的電學。或許是父親的允諾給了特斯拉重新活下去的勇氣,他一舉戰勝病魔之后到了奧地利格拉茲學習。
孤身在外的特斯拉一頭鉆進了電的世界。雖然周圍的條件不允許特斯拉做過多的實際操作,但是特斯拉似乎生來就有一種冥想的思考能力,他能將自己所想的用畫面形式在自己腦中呈現,并不斷演示。這種強大的視覺思維能力讓特斯拉即使不動手也能憑著扎實的理論知識進行不斷地創新思考。在奧地利期間,特斯拉還見到了當時流行的,格拉默所發明的直流發電機。最初,特斯拉也為這項發明興奮不已,后來特斯拉發現了這個發電機中一些不太完善的部分,并努力思考如何完善這個設計。當然,在物質社會空有強大的思考能力是養不活自己的,所以特斯拉來到了查爾斯·巴切特的公司工作。過個巴切特可不是等閑之輩,他是愛迪生在歐洲業務的總代理,因此他的公司總能得到當時世界上最新的電力信息。隨著巴切特公司的業務在法國的展開,特斯拉來到了巴黎。穩定的生活讓特斯拉有時間繼續思考怎樣改進發電機。在法國的幾年時間里,特斯拉靠著自己強大的念力幾乎將改進發電機的大體設計構思得差不多了——將直流改為交流。然而他的想法卻不被他的同行們接受。在當時,對電的理解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即便是愛迪生公司的工程師也不過是照章辦事,肯進步思考的本來就不多,更何況他們面對的是特斯拉這樣個善于冥思的怪物。找不到傾訴對象的特斯拉第一感到了心灰意冷,他告別了歐洲大陸,準備到新世界——美國去尋找新的挑戰。
或許,特斯拉決定到美國去的那一刻,就為他這生的悲慘遭遇埋下了伏筆。但是反過來想,特斯拉如果沒去,可能世界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能說犧牲了特斯拉,幸福了全世界。為什么這么說,往下看就知道了。
遭遇愛迪生
特斯拉之所以要到美國去,是因為他相信,自己的理念至少有一個人能懂,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愛迪生。不過這種一廂情愿的單相思注定會以悲劇結尾。愛迪生絲毫不懷疑特斯拉的才華,但是卻對他所提出的交流電理論嗤之以鼻。為了留下特斯拉,愛迪生允諾只要他能改進直流供電系統,就給他5萬美元的獎金。天才也是要吃飯、要過生活的,雖然無奈,但是特斯拉還是答應留下來工作。而且特斯拉一直覺得他能說服愛迪生,交流供電更加可靠。
僅僅一年的時間,特斯拉就完成了直流供電系統的改造,他提供了24種新的設計,全部被愛迪生拿去申請專利并大量投入生產。可是當他找到愛迪生要當初許諾的那筆獎金時,愛迪生露出了商人無恥的面,“特斯拉,這只是一個美式玩笑而已。”憤怒的特斯拉離開了愛迪生的公司。
特斯拉和愛迪生這兩個本可以一起改寫電力史的巨人,僅僅合作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分道揚鑣了。他們基本上是水火不相容的兩人,盡管由于專業上的原因,兩人對彼此都感興趣,但是由于兩人理念相差太遠而又互相討厭。特斯拉曾經說過:“如果愛迪生要在一堆干草里找到一根針,他會一根草一根草地排除,沒有效率,全靠運氣。”而愛迪生也這樣評價過特斯拉:“他是一個科學的詩人,想法十分重要但是不能實際可行。”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愛迪生是一個實干型的人,他不看天賦,更看重努力,所以才會有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的靈感的名言。這么看來,愛迪生確實不是天才。而特斯拉這個思考的怪物則是對愛迪生怎么這么笨感到厭煩。就常理而言,愛迪生沒錯,空想確實是科學的大忌,但是壞就壞在他碰上了一個冥想的高手。從特斯拉這一生的成就來看,他的“空想”絕對是可行的。總之,這兩大江湖高手最終沒能聯手是讓人惋惜的。
Tips
直流電相對于交流電來說有許多缺點。當時的直流電系統奉行的是低電壓高電流,要傳送更多的電,只有用更粗更好的銅線進行傳導。但問題是即便用了粗銅線,也會因發熱而出現出現損耗。所以直流電不適合遠距離傳送。而特斯拉所研究的交流電則相反,它以高電壓低電流運行,非常適合遠距離傳送,并且安全性也有保障。但是發明了直流電的愛迪生致死都對交流電抱有敵意。
在經過這次打擊后,特斯拉認真思考了下前途,他認為既然自己不能改變游戲規則,那么就按照游戲規則來玩吧。特斯拉想制造交流發電機,這得花錢,要花錢就得找風險投資,可人家不會平白無故地投給你啊。所以特斯拉決定先把自己的名號打響,居人籬下總不是長久之計。于是他給自己下達了個任務——改進當時市面上弧光燈閃爍和不穩定的問題。對于這樣一個大師級人物來說,這小目標實在太容易達成了。沒過多久,特斯拉拿著自己的產品和律師起找到了肯投資的商人。有了資金,特斯拉的工廠很快建立并投產,與此同時,特斯拉得到了他生平第一份專利,而且來就是兩種——電力整流器和電動機穩流器。就在特斯拉躊躇滿志,準備用賣弧光燈賺來的錢開發交流發電機時,掌控著公司實際大權的投資老冒出頭來。他們完全不能理解為什么放著穩賺不賠的弧光燈不做,而去搞什么交流電。于是,特斯拉第二次成為了局外人。
這次風波給特斯拉的打擊非常大,第一次被愛迪生欺騙,只能算是互炒魷魚:這次卻是自己的番心血被人給竊取了。特斯拉漫無目的地走在曼哈頓街頭,強烈的自尊讓他不屑于求助愛迪生公司。走投無路之下,特斯拉到了工地當苦力。如果特斯拉是個擁有8塊
腹肌的猛男,賣賣勞力也就算了。可特斯拉就是一個面黃肌瘦、營養不良的窮困青年,這樣的生活環境無疑是對特斯拉心靈上的折磨。此時唯一支撐著他的就是他念念不忘的交流電。或許是特斯拉的堅持感動了命運女神,特斯拉找到了兩個支持他設計交流發電的伙伴,他們三人組建了特斯拉電力公司,并且建立了一個專供特斯拉使用的實驗室。扭轉命運的時刻即將來臨。
如同《無極》里的饅頭一般,愛迪生也對特斯拉的人生觀、世界觀產生了重大影響。不僅如此,愛迪生也錯過了一個幫助他真正踏上世界之巔的基石。從此以后,愛迪生不但不能鞏固他的光電帝國,還得不斷面對以特斯拉為首的交流電陣營的沖擊。
一鳴驚人
就在特斯拉在實驗室里埋頭苦干時,愛迪生正忙著撲滅來自交流電的挑戰,這其中就包括來自威斯汀豪斯的電氣公司。得益于當時交流電系統的不完善,愛迪生依靠著金錢+媒體的攻勢,讓交流電陷入被動的境地。然而特斯拉的橫空出世,讓爰迪生憤恨不已。
伴隨著對交流電的打壓,愛迪生的生日終于過得舒坦了幾天,可就在這時,電學界流傳著一個傳言:一個曾經為愛迪生工作過的年輕人正在申請一系列關于交流電的專利。事實上,特斯拉的確做了一個交流電機出來,為了完成這項工作,特斯拉還請來了自己在歐洲認識的工程師來幫忙。
這個機器的組裝過程再次證明了特斯拉超強的冥想能力。當所有部件組裝完畢后并開始運行后,所有零件都是按照特斯拉所設想的情形在運動。更可怕的是,從構思到完成設計,花了這么多年時間,特斯拉從沒把它畫出來過,所有過程都在他腦中進行演示。如果你覺得這沒什么,可以試著在大腦中用清晰的畫面展示下汽車引擎的工作流程,就知道視覺化思維有多難了。隨著實驗的不斷成功,特斯拉先整理出了40個發明去申請專利。這引起了《電子世界》編輯馬丁的注意。馬丁在參觀特斯拉的實驗室并和特斯拉交談后,立即覺得眼前這人絕對是可以撼動愛迪生的超級天才,他決心幫特斯拉一把。馬丁找來一個沒有利益沖突但在電力學中頗具威望的威廉安東尼教授對特斯拉的發明進行了一次測試,證明了特斯拉的發電機和現有的直流發電機具有相同的效能。
有了前面這些鋪墊,后面就水到渠成了。馬丁建議特斯拉舉辦一個講座,將自己的發明公諸于眾。于是在哥倫比亞學院舉辦美國電力工程學會的當晚,馬丁安排特斯拉做了一次講座。雖然特斯拉當時才30出頭,但是經過這段艱苦歲月的洗練,特斯拉并沒有表現得很興奮,他平靜地講述了自己的設計理念以及關鍵部位的改進。雖然特斯拉講得很平靜,但是臺下的人可是心里澎湃,因為他們知道,電力學界將產生一個比愛迪生還厲害的巨人。他將使臺下這些人的成就顯得黯然失色,甚至能讓許多人的辛勤研究變得那么的不人流。這次的講座論文幾乎在所有一流工程雜志上都刊載過。因為研究過交流電的都知道,這個看似簡單的發明將會是電力史上的里程碑。
特斯拉的發明吸引了許多投資人的青睞t紛紛向特斯拉投來橄欖枝。不過有前幾次失敗經驗的特斯拉如今在這方面可算是相當謹慎。當時以愛迪生為首的直流電勢力為了打壓交流電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特斯拉和他的合作伙伴有個共識,他們的發明要交到一個可以對抗愛迪生、對抗金錢和世俗偏見的人的手里。這時,曾經和愛迪生在商場上爭奪得你死我活的小喬治威斯汀豪斯出現了,他想邀請特斯拉進入自己的電氣公司,當然,該給的專利費用照給不誤。或許是他們有共同的敵人愛迪生,又或許是威斯汀豪斯并不僅僅是個商人,還是個電學家的原因,特斯拉同意了這次合作,加入到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
這個結果或許是最為精彩的組合,威斯汀豪斯作為科學家算不上頂級的,作為商人也算不上頂級的,面對同樣不算頂級商人和利學家的愛迪生,有個技術超流的特斯拉幫忙。可以說,特斯拉的選擇注定了愛迪生所支持的直流電將走向末路。
大才本色
合作之初是很甜蜜的,就跟熱戀剛開始樣。威斯汀豪斯給了特斯拉所有他需要的資源,將電氣公司最主要的研發地匹茲堡交給特斯拉全權負責。然而戀情來得快去得也快,特斯拉和匹茲堡研發人員的頻率似乎永遠對不上。因為特斯拉的發明走的是一條不同于以往的道路,所有數據都和現有的不樣,研發人員對此較為抵制。此外,威斯汀豪斯花了大價錢把特斯拉召來,但是似乎看不到盈利的希望。當時金融環境日益惡劣,找到投資也越發困難,于是不得不停止特斯拉在匹茲堡的工作。和鬧矛盾的情侶樣,暫時分開雖說不是什么好招數,但卻是讓雙方冷靜下來的好方法。于是特斯拉去了歐洲旅游,威斯汀豪斯繼續在美國領導公司走出困境。
和幾年前身無分文來美國時不同,特斯拉這次由于握有專利金在手,也算是小有成就了。特斯拉這次回到歐洲先去了自己老家看看,然后和歐洲許多電學家見面,在一片輕松友好的氛圍中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溝通,達成了共識。隨后特斯拉結束了歐洲之旅,返回美國。
就在特斯拉在歐洲逍遙的時候,威斯汀豪斯也沒閑著,他在想該怎么樣才能讓特斯拉發揮最大的用處。在查看了特斯拉在匹茲堡的工作記錄后,威斯汀豪斯發現自己原來做錯了。像特斯拉這種人,就不適合同其他人一起工作,他需要的只做不說的助手,而非要和他爭辯的同事。在特斯拉回到美國后,威斯汀豪斯讓他獨自一人在曼哈頓的實驗室里工作,獨立于電氣公司之外。這時特斯拉的工作方式像極了歐洲的貴族科學家,他白天工作,晚上到曼哈頓最繁華的酒店參加各種聚會,然后睡2、3個小時后繼續工作。當然,你可別以為特斯拉是為了去尋花問柳,這家伙可是科學史上的怪人,他終身未娶。那么特斯拉去這些酒會做什么呢?答案是放松精神。我們都知道特斯拉是靠著大腦里各種匪夷所思的想像在進行工作,當他累了后就到燈紅酒綠的世界進行放松,或者說是讓大腦進入更深層次的幻境中。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威斯汀豪斯公司的投資者的破產,公司陷入了快倒閉的境地。為此,威斯汀豪斯不得已走進了特斯拉的實驗室,他開門見山地對特斯拉解釋了當前的危機并有了以下對話:
“公司現在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不知道能否中止我們之間的合同?你的選擇,決定了公司的命運。”
“假如我拒絕放棄合同呢?”
“那以后你得去和銀行打交道了,以后這公司已經不屬于我了。”
“假如我放棄我的合同,你保住了公司,待形勢得到控制后能否繼續現在的計劃,將我的多相交流電系統推向世界?”
“我堅信你的多項系統是電力領域最偉大的發明,我也真心想將它帶人世界,如果將來形勢好轉,我會毫不猶豫地繼續這個項目,讓全國都用上交流電。”
“威斯汀豪斯先生,你一直是我的朋友。當別人不相信我時,你相信我:當你的工程師目光短淺,看不到未來,只有你支持了我;你和我像朋友一樣站在起。要不了多久,
我的多相系統將改變世界,這對于我來說比金錢更重要。”
就這樣,特斯拉為了讓公司幸免于難,放棄了自己巨大的經濟利益,各位Geek好好想想這是多大的利益,不但使用交流電要給他錢,發電同樣要給他錢。可以說特斯拉放棄的是一個當億萬富翁的機會。我們不妨算筆賬,當時的專利權稅金為交流發電每馬力2.5美元,每馬力約為735瓦特,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意思就是三峽每小時得向特斯拉繳納619萬美元的專利稅。要是這筆錢能兌現,特斯拉完全可以用鼻孔看那些沙特酋長們。還好,就算特斯拉活著也收不到咱們的錢,因為他的專利1938年就到期了。不過就是你用腳趾頭也能想到,這50年的專利稅金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當然,特斯拉之所以肯這樣做,是因為他相信自己不會辜負威斯汀豪斯,一定會讓公司出人頭地:同時他也相信威斯汀豪斯是個值得信任的伙伴。最重要的是,特斯拉當時對高頻交流電(50/60Hz)的研究已經開始,他堅信自己的交流系統絕對會取得勝利。還有什么比打倒那個只懂得利益、不懂什么叫技術的愛迪生更能讓特斯拉爽快的事情呢?隨著特斯拉在邊緣電力領域(相對于當時主流的直流電)處于領先地位,曾經幫助過特斯拉的馬丁建議讓特斯拉再舉辦一場講座,將研究成果公諸于眾。于是在1891年5月20日,特斯拉舉辦了他第二場講座。整整3個小時,無論是高頻率交流電機、特斯拉線圈放出的電弧、無線傳送電、X光,還是熒光燈,特斯拉的發明讓臺下學識淵博的電力學者們,大開眼界。如果說第一次講座后,人們還妒忌他的才華,那么在第二次講座后,臺下這些電力學家們無不深信,特斯拉是帶領整個電力學界向前進的火車頭。至于愛迪生,讓他在自己的直流世界里作繭自縛去吧。如果說之前愛迪生還能——滅掉支持交流電的公司,但是特斯拉這次的講座可以說是給整個交流電陣營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特斯拉用行動準確地告訴大家,交流電前景廣闊,兄弟們,沖吧,和愛迪生拼了!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隨著特斯拉聲名鵲起,他的伙伴威斯汀豪斯公司的業務也漸漸有了起色。芝加哥,這座美國的新興城市將舉辦一場盛大的世界博覽會,而博覽會的電力供應合同是美國各大電力公司所爭奪的焦點。雖說當時的電力公司很多,但是夠格接下這個合同的卻不超過3家。在初步磋商的過程中,威斯汀豪斯選擇了回避,因為他知道,只要自己不來,愛迪生旗下的公司將會漫天要價,這當然會引起招標方的不滿。果不其然。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愛迪生的公司報出了相當離譜的價格。主辦方無奈的情況下托人找到了威斯汀豪斯,希望他來參與競標。
面對這樣的大蛋糕,威斯汀豪斯決不會放過。他之所以一開始沒露面,一是希望競爭者露出貪婪的嘴臉,二是在做準備活動。威斯汀豪斯和特斯拉商量整個展覽會所需要的設備,并拜托特斯拉對展覽的供電系統進行設計和改進,因為這不單單是個訂單,更是交流電對直流電的宣戰:最后根據特斯拉的設計計算出成本價格。在完成這切后,威斯汀豪斯登上了開往芝加哥的火車,合同不出意外地被他拿到了。
之所以各家公司都要爭取拿到博覽會的合同,有個很大的原因是在當時的社會,電作為一個新興能源正試圖扮演社會中重要的角色。無論是直流電陣營還是交充電陣營,都不愿放過這個對外展示自己并打擊對手的舞臺,還有什么比搭建這個“舞臺”更具說服力的舉動呢?
博覽會開始的那天,威斯汀豪斯所提供的交流供電系統不負眾望地擔當起了動力供應的重任。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如此龐大的一個系統,僅需一個人便能完成所有操作,并且看上去游刃有余,感覺完全不費力氣。接下來更加讓人感到驚喜的便是電力展示廳了,首先是通用電氣向人們展示了幾千種愛迪生白熾燈,然而這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在懷舊。因為在交流電的步步緊逼下,愛迪生的直流中心電站幾乎成為了過時的科技。
特斯拉也在這次展覽上亮出了他的發明,盡管看上去是那么的不起眼,但是對于懂得它們的人來說,這套擺放在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的展臺上的交流系統可是象征了未來。在臺下觀眾的期待下,特斯拉登臺對交流電進行講解,并用實際演示駁斥了直流電陣營對交流電各種安全性上的誹謗——還有比這更適合的反擊舞臺嗎?看著臺上的特斯拉用電做著各種表演,臺下的觀眾從驚呆的情緒中脫離出來后紛紛獻上熱情的掌聲。
特斯拉回來了,交流電勝利了!
如果說上次的講座特斯拉只是震撼了電學界,那么在世界博覽會上大出風頭,無疑是向受到愛迪生蠱惑的普通民眾發表了宣言:交流電不但比直流電更便宜,而且比直流電更安全!
尼亞加拉瀑布
在世博會上一吐快意后,特斯拉并沒有放棄繼續研究的步伐,這時,他的老朋友威斯汀豪斯找上門來,要特斯拉幫忙設計一個水利交流發電站。特斯拉二話沒說,開始了對既有發電機的改造,以便讓它們適應工作需求。完成改造后的發電機被送到一個小型瀑布用于商用測試。在整整9個月的時間里,這臺機器停下來的時間沒超過48個小時。技術上的障礙被特斯拉排除后,威斯汀豪斯可以放心大膽地跟進這個項目了。
然而尼亞加拉瀑布開發商的后臺是老板J·P·摩根,同時他也是通用電氣的后臺老板。這個純粹的商人可不管什么直流交流之爭,他要的只是金錢。對于愛迪生近年來的經營效果不甚滿意的情況下,特別是通用電氣在交流電這塊市場的缺失讓他很不滿。于是摩根打起了威斯汀豪斯公司的主意,一手通用電氣,一手威斯汀豪電氣:一手直流,手交流。多么完美的壟斷組合!威斯汀豪斯面對這樣的金融大鱷也沒有其他方法,只有同意讓通用電氣使用交流電技術,反正當初特斯拉已經放棄了。這樣一來,威斯汀豪斯的電氣公司雖然避免了被收購的命運,但是特斯拉就永遠失去了交流電的專利權。尼亞加拉瀑布項目的成功,可以說是交流中邁向成功最堅實的一步。只是這一步對于特斯拉來說過于沉重了。要是特斯拉還擁有專利金,他后半生的成就遠不止如此。但是特斯拉要保持專利金,交流電還能如此摧枯拉朽地戰勝直流電嗎?
瘋狂特斯拉
隨著尼亞加拉瀑布項目的塵埃落定,似乎也掏空了威斯汀豪斯的所有精力,他的健康狀況在隨后幾年中迅速惡化。這時特斯拉的研究已經超出同時代太遠了,他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已經沒了什么工作上的聯系,他再次開始了獨自研究。和原來相比,這次特斯拉的口袋里多了J·P·摩根給的贊助。
特斯拉此時開始了無線輸電技術的研究。從技術上說,無線輸電技術與現代我們用的無線電通訊中所用到的發射與接收技術并沒有本質區別。但是前者著眼于傳輸能量,而非附載于能量之上的信息,因此技術難度更大。
1901年,特斯拉將一座29米的高塔豎立在了紐約長島。這座被稱為華登克里夫塔的電力發射塔雖然貌不驚人,但卻隱藏了特斯
拉瘋狂的想法。當時,特斯拉設想在7年內完成方圓50千米內的750萬千瓦無線輸電工程,繼而實施頂面向全球的無線輸電計劃。特斯拉設想采用高頻、高壓、低電流的交流電由特斯拉線圈發出(關于特斯拉線圈,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本期的Big Plon欄目),再經由空氣作為傳送媒介來實現遠距離的輸電。
如果特斯拉的計劃得以實現,那么今天的世界會是什么樣?遍布各地的高壓電纜將不復存在,世界各地的電器都能隨時隨地享用無線傳輸來的電能。只是到時候就不能按照用量來收取電費,而只能用人頭稅的方式來收取了。原子彈的地位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顯赫,橫掃地球的電弧比原子彈的效率更高。不過實際上,特斯拉之所以研究無線輸電,只是希望每個人都能用上免費的電而已。
特斯拉的全球輸電設想建立在充分利用電離層作為介質的基礎上。他把地球作為內導體,地球電離層作為外導體,通過他的放大發射機,使用這種放大發射機特有的徑向電磁波振蕩模式,在地球與電離層之間建立起大約8Hz的低頻共振,利用環繞地球的表面電磁波來傳輸能量。這系統與現代交流電力網中的交流發電機與輸電線的關系類似,當沒有電力接收端的時候,發射機只與天地諧振腔交換無功能量,整個系統只有很少的有功損耗。
特斯拉的想法雖然美好,但是也惹怒了J·P·摩根。他認為特斯拉根本沒拿他錢做正事,完全是在敷衍自己。再說了,這玩意兒即便是成功,也不可能有利益——連哪些人用了電都不清楚,怎么收電費啊!隨后,J·P·摩根從項目里撤資,并趕走了特斯拉,拆掉了華登克里夫塔。
特斯拉晚年的人生還如他之前的樣充滿坎坷,還有什么比一個天才因為資金問題無法繼續自己的研究而更讓人扼腕的呢?或許特斯拉對于愛迪生的憎恨并不僅僅是因為他支持直流電,還有一點因為羨慕他能完成自己夢想而產生的嫉妒吧。特斯拉在人生最后時刻必定是不甘愿的,如果他沒到美國,如果他沒有放棄專利,如果他能有個美滿的家庭……可是已經沒有如果。絕世天才在生命最后留下的只是無奈,我們能做的,只能是惋惜。
Tips
一幫MIT的科學家在2007年使用特斯拉的方法,在沒有任何電線連接的情況下,他們將電流定向傳送到兩米以外,并且成功點亮了一只60瓦的燈泡。他們使用了兩個直徑60厘米的“特斯拉線圈”,一個接在電源上作為送電方,另一個連接一個燈泡作為受電方,置于兩米外。當電源接通送電方,兩個線圈都開始了以10MHz的高頻率電磁振動。瞬時產生的電磁場,足以使得送電方發出的電振傳送到受電方。雖來相連,兩個線圈完成隔空供電,最終點亮這只60瓦的燈泡。與麻省理工區區兩米的成績相比,當年特斯拉對輸送距離的期望是2000萬米。
特斯拉的成就還不至于此,只是晚年特斯拉的思想境界已經沒人能跟得上了。如今流傳在市面上的全是特斯拉在40歲以前的發明,特斯拉40歲后的發明在他死后被美國政府接管,直到今天都沒被公布。再加上他耗費了不少美國金融大鱷贊助的金錢,卻始終沒拿出能賺錢的產品,這使得在特斯拉死后,這些掌控著社會資源的大佬們幾乎要將特斯拉的蹤跡從這個世界上抹去。然而世界終究是公平的,雖然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但是照亮世界的卻是特斯拉。特斯拉死后幾十年,在國際計量大會通過決議,以他的名字作為磁通量密度的國際單位。雖然特斯拉天生奇才,但是命運弄人,特斯拉一生的際遇坎坷,而且他性格乖僻,所以后人對他的評價明顯地低于了他的歷史成就。無論如何,經過時間的洗禮,歷史終將還特斯拉個公正。每年7月10日,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影響世界的科學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