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ei
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泥碑的記錄記載著蟲牙是由“牙蟲”引起的。隋朝的中醫名著《諸病源候論》也有“蟲食于牙齒,則齒根有孔,蟲居其間”這樣的描述,即便時至今日,仍然還有不少人認為蟲牙是蟲蛀的。蟲牙真是蟲蛀的嗎?牙齒上到底有沒有“蟲”?本著追根溯源的Geek精神,《Geek》準備對這個問題追根究底。
真有蛀牙的蟲嗎?
對于“真有蛀牙的蟲嗎?”這個問題,《Geek》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世界上沒有一種蟲有這個能耐。能在牙齒上開孔鉆洞!既然如此,那么為什么還有人認為蟲牙是被蟲蛀的呢?對于這個問題的原因,我們必須從牙齒的結構來說起。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的牙齒總共有32顆恒齒,分為門牙、犬齒與臼齒三種。其中,門牙用于切斷食物;犬齒用于撕裂食物;臼齒則用于碾碎食物。不過,無論牙齒的作用如何,其結構都是由琺瑯質、牙本質與牙髓三個部分組成。琺瑯質是一層硬度僅次于金剛石,乳白色的半透明組織。其作用除了美觀之外,它還是保護牙本質與牙髓的“銅墻鐵壁”。而牙本質也被稱為象牙質,是構成牙齒主體的微黃色組織。它介于琺瑯質與牙髓之間,由70%的無機物(主要為鈣與磷)、20%的有機物與10%的水分組成。就硬度而言,牙本質明顯低于琺瑯質。而在牙本質內部就是牙齒的核心——牙髓,它是包含了神經、血管與淋巴管的軟組織。此外,牙髓還可以在相應的髓腔內壁形成牙本質,稱為修復性牙本質,可在牙本質受到損害時進行自我修復。
相信各位朋友看到這里,已經了解了牙齒的結構,那么下面我們就可以往下分析蟲牙產生的原因了。我們知道,在牙齒的最外層就是琺瑯質,它的硬度僅次于金剛石,任何蛀蟲要在它上面做文章,那基本上是想都別想。即便如此,卻有一種比蛀蟲低級許多的生物卻成為了毀滅牙齒的兇手,它就是變形鏈球菌。當然,要毀掉一顆堅固的牙齒,單靠變形鏈球菌的力量是不夠的,它必須找到合適的戰友才能實現終極目標——如果我們的口腔中長期殘留食物殘渣,那么變形鏈球菌就會與唾液中的粘蛋白及食物殘留混合在一起,形成牙菌斑(就是我們常說的牙石)牢固地粘在琺瑯質上。牙菌斑一旦形成,我們的牙齒就埋下了被毀滅的隱患。
既然變形鏈球菌已經在我們的牙齒上安家了,那么它就得生存下去。要生存,不吃東西是不行的,變形鏈球菌的食物就是糖。它在與食物殘渣中的糖、淀粉進行發酵反應后,會產生“可怕”的酸性物質——乳酸。照理說,一點點乳酸對牙齒幾乎不構成威脅,可是如果加上一個重要的因素——時間,它就會破壞琺瑯質,并在上面形成侵蝕。一顆堅固的牙齒,法郎質在被侵蝕的初期其實不算什么,我們甚至沒有一絲不舒服的感覺。但是如果你沒有發現它或對它掉以輕心,那么隨著時間的流逝,侵蝕就會繼續擴大,在攻破了琺瑯質之后,進而攻擊牙本質。一旦牙本質被攻克,它就會深入牙髓。由于牙髓包含了神經、血管與淋巴管,所以很容易造成感染、疼痛。這時,那顆曾經堅固的牙齒就被變形鏈球菌完全摧毀了。而你也會深切地體會到“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的感覺。
蟲牙怎么防?
看完了變形鏈球菌摧毀牙齒的全過程,各位朋友是不是覺得自己平時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牙齒,表面看似堅硬,其實非常脆弱,背后一陣涼意?所謂亡羊補牢,未為晚矣,對于蟲牙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下面三個方面進行預防的。
正確的刷牙方法有效的刷牙可以清除粘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起到清潔牙齒、預防蟲牙的作用。但是,很多人的刷牙習慣和方法往往都是不正確的,有些人知道早起刷牙,但未必知道睡前刷牙更重要。你會橫刷,但是這沒有多少效果,不僅沒刷掉牙縫中的食物殘留,反而還會傷害到牙齦。有效的刷牙方法是“上面的牙齒由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齒由下往上刷、里外都要刷”。
適量補充氟元素
氟元素可以改變琺瑯質表面的結構,讓牙齒更加堅硬,減少蟲牙出現的幾率。最常見的含氟物品有氟化水源、氟滴劑、氟片、含氟牙膏、含氟凝膠與含氟漱口液等。我們的建議是適量補氟元素就好,比如使用濃度不超過0.4%氟化鈉的牙膏。當然任何事物不能過量,否則就有可能適得其反,因為過量補充氟元素會造成心臟病、心血管疾病發病幾率的提升。
科學臺理的飲食
科學合理的飲食不僅可以保護你的胃,還有益于保護你的牙齒,防止蟲牙。比如多吃五谷雜糧、豆類;鮮奶及奶制品類;魚、肉、蛋類;蔬菜和水果類食品。除此之外,飯后要養成漱口或者咀嚼無糖口香糖的好習慣,有研究表明:餐后咀嚼無糖口香糖20分鐘,能迅速增加唾液大量分泌,中和口腔酸性,減少蟲牙危險率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