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子
1978年10月,接到省軍區政治部命令,我從七五七八部隊政治部秘書處走進了“南廠軍營”貴州省軍區大院,開始了省軍區政治部秘書處秘書工作生涯,一干就是五個年頭,直到1983年6月昆明軍區任命我到興義軍分區興仁縣武裝部擔任政治委員離開了省軍區機關。
“南廠軍營”座落在南岳山下三面環山的盆地里,清末練軍在這里建起了營房,謂稱“南廠”。從清末練軍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前一直是駐軍之地。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兵團解放貴州后,在此建立貴州軍區,后改為貴州省軍區。
省軍區大院內一條南起軍區打靶場、北與解放路相接全長800米的南岳路穿南廠而過。南岳路東南邊是省軍區機關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首長坡和家屬院、第二招待所,西南邊是貴州省軍區大禮堂、省軍區大操場、檢閱臺、成都軍區招待所(原四十九師駐地)、第一招待所、第一、五干休所、貴州省人防辦等。
省軍區大院,群山環繞,綠樹成蔭,三周的群山樹木濃郁。鳥語花香,堪稱花園式軍營,在全國省軍區機關像這樣美麗的環境是少有的。
“南廠軍營”見證了時代的發展,國家的獨立、民族的振興和共和國的成長的歷史進程。
走進南廠軍營,仿佛聽到98年前貴州辛亥革命新軍武裝起義劃破夜空的第一槍的悅耳聲和士兵的吶喊聲。仿佛看到新軍官兵整隊入城,聯合陸軍小學直搗巡撫衙門,兵不血刃取得貴州辛亥革命的成功的姿影。清宣統三年九月十六日(1911年11月4日)南廠新軍聯合陸軍小學武裝起義,巡撫沈渝慶眼見自治學社通過發動新軍、陸小、會黨,控制了整個局勢而投降。大漢貴州軍政府宣告成立。從而結束了清王朝在貴州統治的歷史。南廠新軍、陸軍小學學生進駐各大機關。宣布全省光復。貴州在全國宣布獨立各省中名列第六。屬領先行列。
1912年2月底。云南唐繼堯率滇軍入黔后,貴州新軍雖然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被唐繼堯和貴州的劉顯世等人有計劃地分化、終于全部瓦解,武裝起義第一槍的楊樹青和有的統標和士兵被殺害,但貴州新軍與陸小學堂聯合發動的武裝起義,對貴州光復的功勛永存,他們的功績永垂貴州革命史冊,貴州新軍駐地南廠軍營作為貴州辛亥革命遺址載入史冊,永遠值得人們紀念。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此時,貴州省仍為國民黨占據。11月至12月,人民解放軍二野五兵團進軍大西南。11月15日,解放貴陽和貴州,1950年1月,設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貴州軍區,駐地在南廠軍營,領導機構由人民解放軍五兵團兼,為二級軍區,屬西南軍區建制領導。1950年4月15日,西南軍區轉中央軍委電令,正式任命貴州軍區及各軍分區領導人,實現野戰軍向地方化轉變。貴州軍區司令員楊勇、政治委員蘇振華、副司令員尹先炳、參謀長潘焱、政治部主任王輝球、副主任石新安。1960月2日。根據總參謀部4月《關于修改機關、部隊名稱的通知》,貴州軍區改稱貴州省軍區。軍分區和縣(市)人民武裝部分別冠以省名和所在駐地地名。
無論體制沿革及領導機構領導人員怎樣變化,南廠軍營作為貴州省最高軍事領導機構,率領部隊在解放之初盡全力開展地方工作,協同地方剿滅殘余匪特,安定社會秩序,完成征收與財政經濟、人民生計的恢復,建立各級政權的新貴州,鞏固已取得的勝利。隨著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在各個歷史時期貴州省軍區及所屬部隊。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出了新的貢獻。
省軍區大操場是貴州省和省軍區大型集會的場所之一。有許多次重大節慶檢閱在這里舉行,它見證了貴州發展的歷史進程。如1960年5月1日的國際勞動節,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檢閱臺上檢閱了游行隊伍,與省市黨政軍領導暨廣大軍民在貴州軍區大操場歡慶“五一”國際勞動節。1982年5月貴州省軍區舉行閱兵和軍事表演。參加受閱部隊、民兵19個方隊。中共貴州省委第一書記池必卿、貴州省黨政軍領導及部門和軍分區、人民武裝部負責人、貴陽市民共萬余人,觀看了閱兵式和軍事表演。
歷年來,黨和國家及中央軍委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楊尚昆、江澤民、胡錦濤、張震等視察貴州省軍區和貴州部隊,給省軍區和部隊廣大指戰員以極大的鼓舞。1991年12月25日江澤民主席視察省軍區時題詞:“貴州省軍區,發揮省軍區職能作用,為建設強大的國防后備力量而奮斗。”
1951年,在南廠軍營修建了貴州軍區大禮堂,由鄧小平題名“貴州軍區大禮堂”這七個字也隨文化大革命中鄧小平被打倒而覆蓋。后又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同志復出而恢復,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黨和國家在歷史進程中濃厚的政治色彩。
1978年10月,我調入省軍區政治部工作后,除親聞、親見的史事外,也親身經歷了拔亂反正和改革開放初期的許多工作,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信訪工作和落實政策工作。我出席了1978年11月15日召開的貴州省人民來信來訪工作會議。這次會議是粉碎“四人幫”以后地州市秘書長、信訪處長、科長330人參加的信訪工作會議,是建省以來,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信訪工作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學習毛澤東、周恩來及時任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對信訪工作的指示、批示和全國信訪工作會議精神、聯系貴州省實際,批判、分清路線是非,匯報各地信訪工作,討論信訪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省委、省革委非常重視這次會議,省委第一書記馬力親自部署,省委書記蘇鋼在會議結束時講了話。會議期間,還組織代表參觀了貴棉、貴鋼這兩個在我省有影響的輕工、冶金企業。
全省信訪工作會議結束后,寫出了匯報提綱作了匯報,并開展來信來訪工作。那時,省軍區來信來訪工作量大,涉及方面多,有反映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四人幫”反動路線之害,要求糾正的;有1969年復員的干部,要求收回部隊改為轉業、恢復干部級別、調整工作、安置家屬子女的;有文化大革命前歷次運動中受到處理,要求解決這些運動中的遺留問題的;有投誠起義人員要求糾正過去的處理,落實政策,發揮才能和作用的;有反映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壓制民主、打擊報復、違法亂紀、弄虛作假、搞不正之風的等等。有的反復來信、有的已解決了不滿足、有的是無理取鬧、有的是串連集體上訪、有的揚言到北京、到部隊上訪,當時來信來訪情況十分復雜。凡來信者逐一登記。分清情況。及時處理,對來訪者熱情接待,做好說理和疏導工作。對一些重要來信來訪問題,及時向領導匯報,根據領導的批示進行督辦。如對遵義軍分區李曼玲上訪問題,是總政和昆明軍區督辦的信訪案件,省軍區政治部督促遵義軍分區抓好落實。為此,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