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泉
孫竹雅,名清彥,字士美,云南呈貢人。生于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十月十三日,卒于光緒十年(1884年),逝世于省城貴陽,歸葬于郎岱西門外姑娘寨龍家屯山上,郎岱人世稱“孫家墳”,現為六盤水文物保護單位。
據載孫竹雅于咸豐十年(1860年)秋進入貴州,初在永安協安義鎮副將郎岱人趙德昌處為幕僚,襄贊文牘。后在趙的保薦下任過知縣、同知、知府。孫竹雅自幼聰穎好學,性孝友,有膽略,受家庭淵源影響,自少就學畫、攻書、工詩,著文,有聲癢序,考取廩生。道光十八年(1838年)與通海縣學博蔣贏選的二女兒成婚。婚后得蔣氏全力支持,弟兄幾個拋棄家中雜務,潛心致力于書畫文章的研究與創作。孫清彥學書以米芾。黃庭堅等為榜樣,學畫山水、人物、花鳥皆精,尤善畫竹,宗法文與可、鄭板橋,得板橋詩書畫真髓。故自號竹雅、竹芽、竹瘦。
孫竹雅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接任郎岱廳同知,此時正是咸同貴州農民大起義的紛亂時期,貴州很多縣城都被義軍攻陷,郎岱作為西部重鎮、戰略位置至關重要。憑孫竹雅1861年任清水江知縣,1866年任都勻知府兼獨山州知州抵御義軍的經驗,完全可以守住郎岱廳城。事實果然如此,孫竹雅在郎岱任同知三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會同城內居民,拘捕盜賊,維護安定,捐修木城,得到上峰嘉勉和百姓愛戴。導致他死于貴陽,于民國七年(1918年)百年誕辰之際歸葬郎岱。孫竹雅的書畫藝術譽滿滇黔,昆明最繁華的正義路南段,高聳立起的“金馬”、“碧雞”、“忠愛”三大牌坊,沿用的就是孫清彥原書字跡。興義、郎岱、安順、貴陽等地都有孫竹雅手書墨跡或碑刻傳世。現就筆者所知作一簡介:
西南屏障四字并跋文,孫竹雅于同治七年(1868年)到興義捧乍巡視題寫。
興義府筆山書院,始創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左右側分豎孫清彥撰書的學書校言石刻三塊,附記一塊。
孫竹雅妻蔣氏墓志銘,楷書,十四行,行四十八字。
郎岱木城碑,立于原岱山書院。上部為《郎岱木城碑記》,下部為孫清彥行草書《郎山說》,孫竹雅在文中言“黔古夜郎國也,開國何時,古無考。楚莊(足喬)后,或復稱王,或內附,或置郡改縣,屢經沿革,夜郎之名如故”。
責任編輯: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