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 濤
1球蟲病。是由球蟲寄生于家禽體內產生的家禽寄生蟲病。寄生于雞體內的為艾美耳屬球蟲,寄生于鴨體內的為毀滅泰澤球蟲和菲萊溫楊球蟲,寄生于鵝體內的為艾美耳屬球蟲。家禽球蟲病的臨床癥狀表現為貧血、消瘦、痙攣、輕癱、排血便、精神萎靡等,剖撿可見出血性腸炎、腸黏膜腫脹出血、腸腔積血等病變。防治措施一般為嚴格消毒,保持籠舍清潔衛生:藥物可用氯苯胍,每公斤飼料加33毫克,對急性球蟲病可用66毫克/公斤,經1~2周后再改成33毫克/公斤,球痢靈接125—250毫克/公斤混飼,連用3~5天。
2大腸桿菌病。是由大腸桿菌感染引起的多種禽病的總稱。臨床癥狀表現為減食、口渴、腹瀉、翅膀下垂,死前出現神經癥狀,剖檢見胃黏膜充血,小腸、心包、肝有炎癥,脾臟腫大,母雞腹膜炎、輸卵管炎、子宮炎等病變。防治措施通常為搞好籠舍消毒衛生;一般抗菌藥均有一定療效,可用痢特靈、慶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治療,但要注意病菌抗藥性,選擇高敏的藥物使用。
3葡萄球菌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種幼禽環境性傳染病。臨床癥狀表現為發熱、減食、足翅關節發炎,常出現結膜炎、下痢、局部羽毛脫落等癥狀。剖檢可見肝臟、脾臟、腎臟均充血腫脹,肌肉點狀或條紋狀出血,腸黏膜彌漫性出血等病變。防治措施一般為禽舍應清除零碎鐵絲、碎玻璃及雜物。避免造成外傷;禽舍徹底消毒。病禽可用抗生素治療,紅霉素、青霉素、氯霉素治療本病效果最好,紅霉素和青霉素可加入飲水中喂給(3~5天)或混在飼料中喂給(200克/噸,連用5天)。
4雞自痢。是由雞白痢桿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病雞臨床癥狀表現為拉白屎、精種萎頓、翅下垂、羽毛松亂、閉眼呆立、不食等,剖檢可見肝腫大呈土黃色,心、肝、肌胃、盲腸、小腸表面有灰白色隆起壞死結節,脾腫大充血、腎充血發紫等病變。防治措施一般用土霉素或金霉素按0.2%比例拌入飼料內喂服:也可用鏈霉素或氯霉素按0.1%~0.2%的比例加入飲水中,連服7~9天:敵菌凈與磺胺以1:5混合,按0.02%濃度拌入飼料中,一般每只雛雞用混合劑5~20克。消滅帶菌雞是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5禽霍亂。是由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的敗血病。臨床癥狀表現為精神萎頓、離群呆立不動、垂翅、縮頸閉眼、弓背、頭藏于翅下、常有劇烈腹瀉、不食、關節腫脹、踱行或癱瘓等,剖檢可見內臟器官均有大小不一的出血點,肝臟腫大、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黃色針頭大小的壞死灶,腹腔臟囂表面上附著干酪樣的卵黃樣物質等病變。防治措施一般用鏈霉素,成雞肌注0.1克,每天2次,連用2天:或土霉素40毫克/公斤或氯霉素20~30毫克/公斤,肌注或口服,一天2—3次,連用1~2天;或單諾沙星混飲50毫克/升,連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