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林
那一日的北京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汶川、北川、青川等地山崩地裂時,在北京的人們大多沒有感覺到兩千里外大地的震動。當四川省民政廳在震后十幾分鐘把汶川地震的情況報告給民政部后,中華慈善總會會長范寶俊很快就從民政部得到了這個信息。
范寶俊在民政部、中華慈善總會任職的二十多年問,經歷的災難、從事的救災工作實在太多了。1998年夏季抗洪賑災最緊張最關鍵的七八月問,擔任民政部常務副部長的范寶俊曾陪同江澤民總書記、朱镕基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先后7次到長江、松花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江蘇、黑龍江5個省水患最嚴重的地方查看災情、慰問災民,組織領導抗震救災工作。在此前此后,他還會同財政部的領導幾次到災區一線,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災區人民的關懷和對抗洪救災工作的指示。2008年年初,我國南方發生罕見的冰凍災害時,范寶俊已在中華慈善總會任會長6年了。作為全國性的民間慈善組織的負責人,范寶俊的責任已經轉變為發動全國性的慈善募捐,組織動員民間的力量,協助黨和政府戰勝這場自然災害。汶川地震發生之前,中華慈善總會與全國各地慈善組織合作,不但對雪災受災省份進行了成功的慈善緊急救援,而且在扎實而深入的調研基礎上,全面鋪開了災后重建工作。5月12日那天的上午,范寶俊還在辦公室接受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記者的采訪,介紹中華慈善總會的慈善募捐、慈善救助工作。不想,4個小時之后,一場更大的災難在巴蜀大地發生了。
得知四川汶川發生地震的消息后,范寶俊即刻安排總會有關同志與四川省慈善總會聯系,他自己也撥打了四川省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省民政廳廳長黃明全的手機,可一切聯絡都失敗了。民政部當時啟動的是二級響應,對四川災區的情況也無法進一步了解。這時,范寶俊已經預感到了這次地震災害的嚴重程度。當天下午4點,范寶俊就要求總會各部門密切關注災區災情的變化,做好救災募捐的相關準備工作。
那時,還在天津的我,也一直輪番撥打四川省慈善總會秘書長楊秀華和辦公室主任郭正二的電話。直到晚上將近9點的時候,才撥通了楊秀華的手機。地震發生時,楊秀華還在省黨校學習,當時他正在趕回省慈善總會的路上。楊秀華感到了強烈的地震,也打聽到一些災情嚴重地區的情況,那時的他對災情還沒有更多更直接的了解。但作為省慈善總會具體工作的實際負責人,四川省最早介入慈善工作,又多年在省廳負責社會福利工作的老同志,他已經在考慮省慈善總會在這場抗震救災工作中應該起的作用了。
這時,黃明全和三郎木滾副廳長深入災區一線了解的情況,四川省民政廳了解到的災區情況已經上報到民政部。李學舉部長已經隨溫家寶總理到達都江堰指揮部,民政部已經把對災情的二級響應提升為一級響應。范寶俊及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即刻與劉國林秘書長通電話部署抗震救災工作,決定緊急向四川災區撥付100萬元救災款和400頂帳篷,安排工作人員連夜起草募捐公告,并通告全國各省市團體會員。那一個白天、一個黑夜,中華慈善總會副秘書長、救災救濟部主任張心國一直在總會堅守,與民政部保持密切聯系,接聽熱心群眾打來的電話,執行總會領導的緊急指示。張心國是1998年到慈善總會工作的,那時他只有46歲,卻已經是有著30年工齡的老資格了。張心國一到慈善總會就趕上了規模宏大的抗洪救災。張心國在民政部工作時是救災司的老處長,對救災救濟工作十分熟悉,在98抗洪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一次聽到四川發生大地震的消息,他即刻想到了自己和自己所在部門應該承擔的職責,即刻進入了一種緊張卻冷靜的救災狀態。
那一天的下午和晚上,在天津的我曾兩次接到范寶俊會長由北京打來的電話,第二次我接到范會長電話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半了。范會長向我提出了這次抗震救災中宣傳工作的要求,指示我當即應該做的工作,我也向范會長匯報了我與四川省慈善總會聯絡的情況。
民政部工作組到達四川
地震發生的當晚,張力得到民政部四川災區現場工作組正趕往他們這里并將到災區一線的信息。這時,地震發生時正在瀘州出差的副廳長杜小炎已經趕回省廳。張力將和杜小炎一起接待民政部來的領導,并想方設法把這一信息匯報給了黃廳長。他們當然希望見到民政部的同志,當面向民政部的同志匯報災情,請求民政部盡快給予更多的支持與幫助。
民政部四川災區現場工作組的組長是救災專員柳永法,一個責任心、使命感很強,多年輾轉在全國發生災難地區,在艱苦環境中從事救災工作的同志。當時,北京到成都的航班已經停飛了,柳永法一行就乘坐了北京到重慶的航班,計劃從重慶乘汽車趕往成都。他們所乘的飛機在重慶機場降落時,已經是13日凌晨零點30分了。重慶市民政局已經根據民政部的要求,準備了去成都的汽車,并聯系了警車開道。快步走下飛機后,接站的人問是否休息一會兒,柳永法一邊看手表,一邊著急地催促大家即刻往成都趕:“馬上就走!真的沒有時間了,快走快走!”
汽車從重慶到成都,以往只要3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可當時的一切常規都打亂了,雖然一路警笛長鳴,還是用了近5個小時才趕到四川省民政廳。這時,成都的天已經快亮了。
四川民政廳的兩位副廳長早已在迎候柳專員一行了,他們見面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問災情、說災情。還走著,站著,兩位廳長已經介紹起他們掌握的災情。在那個時間,5月13日的清晨,省民政廳已經了解到四川全省共有18個市州發生了人員傷亡。那時,省廳已向災區派出4個工作組,對災區的情況大部分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有前往汶川的工作組因道路受阻,尚未能到達,汶川的人員傷亡情況、城鄉的受損情況,也就不得而知。
兩位廳長介紹,災區此刻特別急需救災物資主要有帳篷、藥品、食物、飲用水、棉被等。由于需要轉移安置的人員較多,帳篷嚴重缺乏,很多傷員還住在露天里,震前儲備的帳篷遠遠不夠用,必須調運、生產更多的帳篷到災區。
說到帳篷,我想起三郎木滾副廳長曾經對我說過:“那時的帳篷真比金子還要珍貴。食品、藥品、飲用水、衣被那時災區雖然也很急需,但這些物資我們是極大豐富的,只是調運的問題,但帳篷我們就沒有那么多了,3106萬人受災,1190萬人無家可歸。過去,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大的災害,不可能儲備那么多的帳篷。”三郎對我說,他的家鄉阿壩州是極重災區,地震中心就在那里。當時,他家鄉的幾位老領導找到他,說家里的房子都震壞了,不能回去住了,希望在省民政廳當副廳長,并分管著救災工作的三郎幫助他們解決一頂帳篷??扇蔁o可奈何,對老領導說:“我實在沒得辦法,現在帳篷非常缺少,只能集中調配給最困難、最需要的地方。一些被搶救出來傷員,還等著在帳篷里進行緊急治療呢!”
民政部領導的到來,一定會幫助四川省民政廳解決包括帳篷在內的許多災區急需的物資的問題。柳專員一行一夜未眠,也沒吃什么東西。張力安排廳里的同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