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公
各位理事:
我受范寶俊會長的委托,代表中華慈善總會常務理事會向各位理事報告三屆二次理事會以來總會的工作情況,請予審議。
一、第三屆第二次理事會以來的工作概況
自2008年9月中華慈善總會三屆二次理事會召開至今,總會團結全體理事和團體會員單位,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以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傳播慈善文化,不斷創新募捐方式,切實管好用好善款,以良好形象取信公眾、取信社會”的重要指示作為自身的使命,堅持以人為本,求真務實,改革創新,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慈善事業發展道路,在自身建設、款物籌募、項目管理、對外交往、擴大宣傳以及抗震救災等各項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了力量。
2008年全年,中華慈善總會共募集慈善款物(包括日常捐贈和救災捐贈)折合人民幣40.87億元,其中善款12.53億元,各類慈善物資折款28.33億元,創造了總會年度籌募總額的歷史新高。
(一)抗震救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截止2009年4月30日,中華慈善總會接受抗震救災捐贈款物共計10.882億多元,其中救災資金9.272億元,已撥付和分配8.59億元,在中華慈善總會立項執行的資金5826萬元,待安排資金約990萬多元:救災物資共計143宗,折合人民幣1.61億元,已全部運抵災區。
根據中央的工作部署和災區的實際需要,為盡快落實捐贈者意愿,范寶俊會長等同志分別帶領有關人員赴四川等災區考察了解情況,與四川、甘肅、陜西等省慈善總會和民政廳的同志們共商災區重建計劃,并且制定了“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尊重意愿,注重需求;統一規劃,注重效益;勤儉節約,嚴守紀律”的救災資金分配使用的基本原則。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總會就將工作重點逐步轉移到災區的恢復重建和長線救助上。早在去年9月的三屆二次理事會期間,就專門召開了有總會領導、總會有關部門的同志和四川省慈善總會負責同志參加的災后重建工作座談會,就四川災區重建的具體工作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討論,達成了共識。隨后,總會救災救濟部和籌募部的同志又多次深入四川災區,考察項目,協調修訂了具體實施方案,并最終確定了對四川省的涵蓋災民新村建設、社會福利、教育、醫療、文化等多個領域的140個災后重建項目。2008年12月29日,“中華慈善總會援助四川地震災區重建家園捐贈簽約儀式”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出席了簽約儀式,中華慈善總會會長范寶俊和四川省副省長、四川省慈善總會會長張作哈共同簽署了《中華慈善總會援助四川地震災區四億元重建家園項目捐款合作協議書》,這標志著社會各界通過中華慈善總會捐助的專項用于四川災區災后重建的項目全面啟動。用于甘肅、陜西、重慶、云南等省市的項目也于去年年底前開始實施。
目前,所有簽約項目都在緊張、有序實施之中,一些項目已經竣工或臨近完工。4月9日至12日,總會有關人員陪同香港周大福珠寶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紹基先生一行12人,專程赴四川對鄭家純先生捐建的災民新村實施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并對考察結果表示滿意。
為加強總會救災工作的透明度,我們多次分批通過新聞媒體向全社會公示了救災捐贈款物的使用情況。今年5月5日地震一周年前夕,中華慈善總會向社會發布了《抗震救災捐贈款物收支及使用情況公示》,以一年來的實際行動嚴格踐行了“不負捐者情,交出明白賬”的鄭重承諾,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二)慈善籌募工作進展順利
三屆二次理事會以來,中華慈善總會在全力做好救災工作的同時,不斷拓寬籌募渠道,努力發揮品牌效應,積極推進慈善冠名基金建設,并開始注重對慈善資源的保護,以期建立慈善籌募的長效機制,使總會的籌募水平逐步提高。
以成熟的項目募捐是慈善總會的傳統籌募手段,從去年下半年起總會一手抓災后重建項目的落實,一手抓常規募捐,除繼續通過各類成熟的品牌項目吸引大量慈善資源外,還設計了一些新的募捐項目,為扶貧濟困、安老助孤、支教助學、扶殘助醫籌措慈善款物。除“微笑列車”、“格列衛”、“依瑞莎”“多吉美”等傳統項目吸引了20多億元的捐贈藥品外,“百勝慈善醫療濟困項目”共籌募了價值5億多人民幣的彩超設備,其中無償捐贈額約4億多元。進入2009年,該項目新增捐贈1000臺彩超設備,正逐步落實到各地基層衛生機構中?!巴趵霞獙W子情項目”由于進展順利,從2009年開始捐贈方將每年的助學捐款增加到500萬元,以后逐年增加。
在傳統籌募項目穩健發展的同時,根據困難群眾的實際需要,我們設計了“腫瘤專項救助資金和中慈CA療捐贈項目”,“腫瘤專項救助資金”定向用于資助低保、特困人群的腫瘤篩查、綜合治療和臨終關懷;“中慈CA醫療捐贈項目”則以幫助經濟欠發達及有需求地區的醫療機構建立“腫瘤治療康復中心”為主要形式,以期構建對貧困腫瘤患者實施醫療救助的有效機制和救助模式。到今年4月底,總會已向社會籌募了腫瘤診療設備及貧困腫瘤患者專項救助資金折合人民幣兩億多元。“全可利肺動脈高壓病人慈善援助項目”也是今年新開的一個助醫項目,第一年我們從捐贈方募集的藥品折合人民幣約500萬元,以后也將逐年增加。
為建立中國特色慈善募捐機制,總會已開始著力探索以建設冠名基金為主要手段的長效捐助形式,經過與捐贈方反復協商和我們具體、細致的工作,總會去年下半年至今又陸續創立了“IDO兒童基金”、“周大福慈善基金”、“朱樹豪慈愛孤兒基金”、“寶馬愛心基金”、“李春平慈善基金”等多個冠名基金,為企業和企業家搭建了奉獻愛心的平臺。
(三)慈善項目穩步實施
1助醫項目發展迅速。2008年中華慈善總會各類助醫項目有了更快的發展。到去年年底“格列衛項目”共發放捐贈藥品價值人民幣17.7億元,援助患者達8000多人?!拔⑿α熊図椖俊比杲邮站杩畛^1億元人民幣,完成手術3.4萬余例,從而使得2008年成為“微笑列車”實施最好的一年。“易瑞沙慈善贈藥項目”全年發放捐贈藥品價值2億多元,惠及患者2200多人?!敖⌒刑煜鹿晒穷^壞死病人救助項目”救助人數近600人,發放捐贈藥品價值530萬元。從2009年開始,總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第二期“慈善醫療濟困行動”,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約有800多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約接受了價值7億多元的醫療設備,其中無償捐贈額達5億多元。這個項目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備老化陳舊的問題。特別是接受捐贈的醫療單位積極響應總會倡議,共同參與了為困難群眾減免診療費用的活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此外,中華慈善總會還分別批準了膠州市慈善醫院等5家醫院冠名為“中華慈善醫院”;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1醫院、107醫院等六家醫
療機構中建立了“中慈腫瘤治療康復中心”或“項目捐贈點”??祻椭行恼竭\營后,還將為低保及特困腫瘤患者減免30%的綜合治療費用(個人自負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貧困腫瘤患者的實際困難。
2扶貧、助殘工作深入開展。在2009年的“慈善情暖萬家”活動中??倳矒芨?000條毛毯和100萬元慰問金,并組成慰問團,分別赴四川、湖北、遼寧、河北、京津地區進行走訪慰問。各地團體會員在“慈善情暖萬家”活動期間聯合行動,使近百萬人次的困難群眾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得到了社會捐助,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2008年總會還繼續與世界輪椅基金會、LDS慈善協會兩個主要輪椅捐助方合作,分別向殘疾人和有關機構捐贈了4000多輛輪椅、1000個助行器,解決了貧困殘疾人的燃眉之急。
3助學、助孤項目繼續推進。截至今年五月底,中華慈善總會“慈愛孤兒工程”共投入1980萬元,在全國31個省份的兒童福利院和中小學校共捐建“慈善愛心電腦教室”198個,每個教室統一配置18臺電腦,18套電腦桌椅。從近一年的實施情況來看,這個項目得到了地方慈善會、受助福利院和貧困地區學校師生的歡迎,并逐步形成了總會成熟的、有社會影響力的品牌項目。由于這個項目所需經費少,電腦配置高,操作流程規范,效果實在、又能夠按捐贈人的意愿命名,因此受到越來越多捐贈者的青睞?!般y聯助學項目”進展順利,全年共資助四川、陜西和甘肅三個地震重災省的380名貧困學生,發放助學金190萬元。
4環保等一些新領域項目開始實施。2008年,總會與北京中加華瑞國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了垃圾處理的環保項目“藍天工程”,共接收了捐贈的30套垃圾處理環保設備,每套價值人民幣4000萬元。相關人員已經對吉林省白山市、延吉市,河北省秦皇島市等進行了實地考察。項目實施后,通過對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將有效解決垃圾對土地、水質和空氣的污染問題,造福百姓,造福人類。
(四)慈善宣傳工作有所突破
為了進一步呼喚人民群眾的慈善意識,提高整個社會對慈善事業的參與度,三屆二次理事會以來,總會在強化理論研究和輿論宣傳方面進一步下了功夫,花了力氣。2008年11月2日,總會與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重慶市人民政府在重慶共同舉辦了“2008中國慈善事業發展論壇”,在總結抗震救災經驗的同時,梳理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歷程,探索慈善事業的發展模式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從去年年底開始,總會還邀請了幾十位主流媒體的資深專業人士組成“中華慈善總會新聞媒體界慈善志愿者服務總團”,為總會的宣傳工作出謀劃策。2009年春節前夕,總會首次為熱心慈善事業的新聞媒體舉辦了答謝招待會。今年上半年又開展了“中華慈善新聞獎”的評選工作,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華慈善新聞獎”的頒獎儀式。此次頒獎儀式擬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以進一步加強慈善宣傳力度,弘揚慈善理念,創造發展慈善事業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而剛剛進行的中華慈善事業評選表彰活動,更是對慈善事業的一次大規模的深入宣傳,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評選表彰和宣傳活動讓慈善人物、慈善行為、慈善事業深入人心。
(五)對外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
三屆二次理事會以來,總會繼續將對外交流作為提升總會國際形象、擴大海外籌募成果的重要工作狠抓不放,在不斷擴大對外宣傳的同時,與德國寶馬公司、瑞士羅氏公司、美國健贊公司、香港恒生偉業集團等跨國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開展了國際合作項目。總會還利用自己作為國際聯合勸募協會惟一中國會員的特殊地位,多次代表中國的慈善組織出席了國際慈善會議。向全世界介紹了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情況和中國政府對慈善事業的關注和支持,贏得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今年5月,劉國林秘書長又率團赴臺灣出席了聯合勸募協會第七屆亞太區域年會,代表中華慈善總會發表了演講,并與馬英九先生會見,向馬英九先生介紹了內地慈善事業發展的概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機構和隊伍建設進一步得到強化
1為提高總會工作人員的理論和思想水平,加強隊伍建設,我們根據中央和民政部黨組有關《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文件精神,并結合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現狀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學習和實踐活動,深入探討科學發展觀與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有機結合的途徑,并努力將學習成果貫徹落實到慈善工作實踐當中去。
2為提高總會新老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總會組織了為期一個月的內部專業培訓。由各部門主任擔任主講,他們從慈善工作的理論和實踐出發,對慈善籌募、救災救濟、項目管理、財務管理、對外交往、慈善宣傳等多個領域的工作做了深入淺出的解析,使大家對總會各部門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全面了解。另外,總會還專門為青年同志開辦了外語培訓班,請對外聯絡部的兩名美國志愿者擔任老師,使青年同志們受益匪淺。
3為推動中華慈善總會工作人員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進程,三屆二次理事會以來,總會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2008年下半年,總會通過招聘的形式引入了八位具有碩士、學士學位的新同志。2009年1月又對中層管理人員進行了調整,一些年輕的同志走上了管理崗位。同時,根據慈善事業發展的現狀,我們重新修訂完善了總會各部門的職能,調整了各部門的人員配置,明確了每個人的崗位職責,同時規范了或正在規范財務管理、項目管理、籌募管理、檔案管理等多項相關制度,充分調動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屆二次理事會以來,通過總會自身及團體會員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在抗震救災中所表現出的迅疾的反應力、高效的執行力和日益提升的公信力,進一步贏得了社會的認可。2008年,中華慈善總會黨支部被民政部機關黨委評為“先進集體”:總會的6名同志榮獲“全國優秀慈善工作者”榮譽稱號,并受到胡錦濤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溫家寶總理、賈慶林主席等對中華慈善總會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中央督察領導小組和國家審計署也對總會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七)配合政府部門與八大慈善機構共同召開慈善大會
三屆二次理事會期間,中華慈善總會配合民政,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等八大慈善機構于2008年12月5日聯合召開了第二屆中華慈善大會并舉辦了中華慈善論壇。胡錦濤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了全體與會代表,并發表了熱情洋溢、語重心長的講話,稱贊“慈善事業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崇高事業”。會上,回良玉副總理還對我國的慈善工作和慈善事業發展問題作了重要指示。這對我們所有慈善工作者來說都是莫大的榮譽,使我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激勵。其間,我們還參與組織召開了“聚焦‘5·12——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與挑戰”的慈善論壇。與各慈善組織共同分享、交流了在抗擊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戰勝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的過程中,慈善事業所取得的巨
大成就和成功經驗,并通過梳理“5·12”地震災害救助中慈善捐贈出現的問題和挑戰,探索中國慈善事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當前慈善事業發展過程中
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中國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慈善組織本身的努力,還需要黨和政府的倡導,社會各界的支持,宣傳輿論的配合,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慈善組織間的精誠合作等等,當前要著力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慈善組織與政府的關系
慈善組織與政府在慈善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明確各自的角色定位,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與合作模式。政府相關機構應從具體的事務性工作中脫身,把精力轉向構建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和對民間組織的監管、協調、指導上,進而從更高的層面來研究和解決影響慈善事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慈善組織本身則需要自覺地將自己的實踐活動置于政府的宏觀指導和國家法律、法規的約束之下,與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保持積極溝通,將慈善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經驗及時反饋,為政府制定政策、執行監督提供有力的實踐支持。應當看到,我們從事慈善工作的不少同志都是從當地黨委、政府或部門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同志,他們有著廣泛的社會關系和豐富的人際資源,充分發揮這些資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爭取黨政領導的支持,是我們大力推動地方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同時,慈善組織也要不斷克服對政府的過分依賴心理,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獨立自主地開展慈善業務,在慈善工作的實踐中探索慈善組織自律、公信、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路,以實現慈善事業的規范化,捐贈效益的最大化。
(二)慈善組織自身建設與慈善事業發展的關系
慈善組織作為慈善事業的載體,其自身的建設對于慈善事業的發展有著特殊的、無以替代的重要意義。慈善組織的自身建設應該包括體制建設、人力資源建設、籌募和項目實施能力建設、行為自律和社會公信力建設等。應當看到,雖然我國的慈善組織在最近十多年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但相當一部分慈善組織在專業水平、自律能力和慈善項目的社會效益等方面都不能令社會滿意。因此,加強慈善機構自身建設,已經成為中國慈善組織迫在眉睫的任務。我們不僅需要在慈善組織內部建立一套嚴格的自我監管體制,健全各項具體標準和規則,用以約束慈善組織及其成員的行為:還要努力建立起一套高效、陽光的運作機制,規范的財務管理和信息公示制度:同時加強慈善機構工作人員的能力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具有獻身精神和專業素質的慈善工作者隊伍,以適應慈善事業發展的需要。
(三)激情慈善與理性慈善的關系
災難。特別是大的災難往往容易激發民眾的慈善熱情和捐贈沖動。但大災過后,我們需要認真思索怎樣將激情慈善轉化為理性慈善,因為慈善事業不僅需要大災來臨時捐款的滾滾熱浪,更需要日常生活中慈善的涓涓細流。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一個民族的慈善習慣,不會因為一次大難就自覺形成,而是需要長期的引導和培育。各級慈善組織一定要抓住此次抗震救災契機,加大輿論宣傳,健全捐贈、善款使用、社會監督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切實尊重捐贈者意愿,認真實施慈善項目,用我們的工作實績為理性慈善營造社會氛圍,奠定堅實基礎。
(四)慈善資源的開發和整合的關系
中國本土是一片廣袤的慈善沃土,蘊含著豐富的慈善資源,但這些資源需要合理開發,悉心保護和科學整合。針對任何群體的、任何形式的強制募捐、過度募捐都是對慈善資源的野蠻開發,也是對捐贈人良知的漠視,無異于殺雞取卵,后患無窮。慈善組織和社會輿論必須充分尊重捐贈者實施慈善行為的自愿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將這種自愿轉化為自覺。各慈善機構在開發、利用慈善資源的過程中要時時出以公心,決不可摻雜一己私利;同時還要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建立起慈善組織之間的合作機制,堅決抵制不良競爭,警惕以慈善為名、行營利之實的現象,在更大的范圍內有效保護和發掘慈善資源,推動慈善事業有序發展。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回顧三屆二次理事會以來總會的整體狀況,可以說是成績顯著、令人鼓舞,但下一步我們面臨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工作也會十分繁重。需要我們再接再厲,不斷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努力爭取慈善事業的更大發展。
(一)狠抓落實,保證災后重建項目順利完工
此次災后重建項目實施的情況將直接影響國內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因此,下半年總會仍然要把落實災后重建項目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加強對項目的監督和管理,以確保救災捐款的安全使用和災后重建項目的順利實施。必要時總會將繼續組織捐贈者到項目實施點進行實地考察,親眼見證捐款的使用情況,提高救災工作的透明度。項目竣工后,要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和財務審計,并一律要求立碑樹匾,以表示對廣大捐贈者的謝意和銘記。
(二)認清形勢,積極適應不斷變化的外界環境
針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企業資金運轉困難、失業率提高、生產相對過剩等問題,總會的籌募工作要立足國內,注重國際,雙管齊下,進一步擴大募捐范圍,拓寬募捐渠道,開源節流,全力籌措慈善款物。在項目管理方面,要從規范入手,強化管理,著力打造品牌項目,樹立慈善形象,進一步吸引捐贈資金。宣傳和對外交往工作則要圍繞總會的中心工作加大力度,近期總會要集中精力搞好“中華慈善新聞獎”的頒獎活動,以先進典型引領慈善宣傳工作進入全新領域。
下半年,我們還要繼續加強總會內部的組織、思想、制度、作風建設,抓培訓、抓管理,抓理論研究,抓改革創新,爭取在不利環境中保持可持續發展。
(三)擺正位置,與政府相關部門建立良性互動關系
最近,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的領導專程到總會進行調研,并與總會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就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與總會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下一步,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理順總會與政府部門在政策研究、信息溝通、聯合行動等各方面的工作關系,同時也為各級慈善組織與相關政府部門建立良性互動關系趟出新路。
(四)總結經驗,逐步建立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
經歷了去年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5·12”汶川大地震,總會雖然較好地完成了黨中央和國務院交給我們的救災任務,但是,我們在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弱點和問題,亟待我們認真研究解決;積累的不少經驗也需要我們深入總結??倳臍w納總結以往的救災工作特別是去年汶川大地震救災工作的經驗出發,嚴格制定有力、有序、有效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籌募能力和緊急救援能力,進而做到在突發事件面前更加行動迅速、組織嚴密、措施得力。
(五)加強溝通,探索建立各級慈善組織間的聯動機制
鑒于目前慈善事業迅速發展的大趨勢,總會擬探索建立團體會員間的信息溝通共享機制、橫向聯合機制以及各級慈善會間的縱向統計制度等等,以全面掌握和反映各團體會員的發展情況,更好地開展全國性的慈善項目,共同發掘和保護慈善資源,同時也為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法規提供依據,協助有關部門統籌規劃、整體推動全國慈善事業的協調發展。
各位理事,2009年已經過半,總會全年的任務還有相當一部分尚未完成。因此,我們要繼續抓緊時間,努力工作,絕不辜負理事會的期望,把今年的任務完成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