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鈔國鼎
美元大漲削弱了黃金避險屬性,迫使投資者紛紛拋售,金價從1200美元高位跳水。
國際金價12月4日失守1200黃元,出現暴跌,跌幅達4%,創2008年12月2日以來最大跌幅。之后幾個交易日,黃金連續收低,12月8日跌破每盎司1130美元。投資人開始懷疑,持續3個月的牛市是否還能進一步延續?
由于黃金空頭需要釋放,加上獲利回吐,金價短期內可能還會繼續調整,不過中期牛市的格局并未改變。
美元大漲是這次黃金大跌的主要原因。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11月份的非農就業人口僅減少了1.1萬人,遠低于預估的減少13萬人,創2007年12月以來的最小降幅。與此相應,美國11月份的失業率也自上月的10.2%下降至10%。受此報告利好刺激,美元匯率大幅上漲,嚴重削弱了黃金作為對沖美元貶值風險資產的屬性,迫使投資者紛紛拋售黃金以了結獲利。
另外,石油價格走弱也對黃金造成一定影響。石油在迪拜金融危機出現后有一輪恐慌性拋售,調整回到76美元之上再次出現下跌,12月8日跌破73美元。
在12月4日出現暴跌之前,黃金價格以單邊上漲的態勢表明了做多的決心。11月16日國際黃金以每盎司1118.87美元開盤以來,除了在11月27日因迪拜危機事件而引發的為期2天的恐慌性拋售外,隨著美元指數的下跌,黃金價格不斷地上漲。12月2日,國際金價輕松突破1200美元,收盤價1215.10美元,較開盤價1195.70美元大幅上揚19.40美元,盤中最高1216.90美元。
在黃金漲到1200美元以上的高位時,以下幾個事件充分說明了黃金價格不斷上漲的原因。這些因素在黃金價格調整之后,將繼續對金價形成支持。
首先,11月18日有消息公布,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毛里求斯央行出售了2噸黃金,價值7000多萬美元。交易價格在每盎司1100美元之上,進一步鞏固了黃金上漲的趨勢。
其次,澳大利亞政府提高標準利率,這表明澳洲經濟已經恢復到某種程度,積極的貨幣政策在逐步地退出。這給一些受到通貨膨脹困擾的國家做出了榜樣,也使美元進一步疲軟。
第三,IMF公布斯里蘭卡央行購買10噸黃金的交易細節,交易總值為3.75億美元,合每盎司1166美元。這給黃金價格在高位以極大的支撐,也表明了新興國家對黃金資產置換的決心和對美元資產的不信任。
第四,迪拜政府陷入債務危機,使投資者對主權基金的信任程度大為下降,黃金避險的功能有可能會進一步放大。此次危機公布的時間是黃金市場多頭開始獲利退場的時間,此次危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為維持黃金上漲提供較強的動力。
另外,ETF持倉量在12月3日達到歷史高位1131.5噸之后,盡管兩次進行了減倉,不過倉位依然高達1116噸,高于11月16日的1113噸。可見,作為市場主力的ETF依然看好黃金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