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眉語 昌廣東
一、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構建的背景
產業化是一種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有效形式,一種集約經營的運行機制。對農業產業化的定義,不同的學者不盡相同。余方鎮學者在《論我國農業產業化系統構建及運作協調》一文中的闡述比較全面,具有代表性。按照其闡述,農業產業化的內涵為: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戶為基礎,以龍頭企業或合作經濟組織為依托,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系列化服務為手段,通過實行種養加、供產銷、農工商一體化經營,將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是引導分散的農戶小生產轉變為社會化大生產的組織形式,系統內“非市場安排”與系統外市場機制相結合的資源配置方式,實現農業自我積累、自我調節、自立發展的基本經營方式和運轉機制。余方鎮認為:農業產業化系統是一個包含農產品生產子系統、經濟合作組織子系統、農產品加工子系統、市場銷售子系統組成的高級復合系統。
如果把農產品生產子系統看成是傳統農業系統,農業產業化實際就是打破傳統農業生產與其他系統相分割(農工商分離、產供銷脫節等)的局面,實現社會分工逐步專業化、社會化、一體化。通過產業化把各個分離的產業鏈接起來,整合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形成商品化的開放式農業系統,使農業系統具備了較強的自我發展能力,不僅提高了農業綜合經濟效益,而且適應了市場經濟發展要求。
二、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的內涵
我們構建的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組成,共包括七個子系統。其中,硬件系統包括農產品生產、農產品加工、市場銷售和經濟組織四個子系統;軟件系統包括技術、文化、信息三個子系統。軟件系統為硬件系統提供技術創新、文化創意和信息服務等方面的支持,硬件系統不斷向軟件系統擴展,與軟件系統的聯系更加密切。
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的“新”主要表現在:
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實現了農業和旅游業的相互融合,打破了傳統的相隔離的局面。它既體現了鄉村旅游發展的新特點,也體現了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方向,農業和旅游業在“三農”問題上找到了結合點。
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的獨特之處是強調技術創新、文化創意和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在農業發展中的運用。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意貫穿于整個產業鏈中,進行技術創新并融入文化因素,不斷提高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價值,成為現代產業鏈不斷延伸的動力源泉。
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集合了農業,旅游業,文化創新、信息服務、技術創新等現代服務業,是一個不斷擴展、涉及更大產業鏈、更為高級的復合型開放系統。隨著現代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不斷發展,農業產業系統不僅需要傳統產業間的整合,而且需要適應經濟和產業發展背景,不斷擴展、涉及新興產業,增強其“動態性”。
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是一種更加注重“服務型”產業的系統。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更傾向于向現代服務業擴展,如旅游業、文化產業、商貿服務、信息服務等等。這種系統適應了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大趨勢,而且將在以后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呈現很強的競爭優勢。
三、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的探索——成都“五朵金花”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一)“五朵金花”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所謂“五朵金花”是指成都錦江區在東郊三圣鄉建設成的5個農業產業化基地: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其中,“花鄉農居”以觀光、賞花為主題,主要發展小盆花、鮮切花和旅游產業,開發休閑觀光農業;“幸福梅林”通過展現以梅文化為主的人文景觀,發展旅游觀光產業;“江家菜地”以認種的方式,將傳統種植業變為體驗農耕文化的休閑產業;“東籬菊園”突出菊花的多種類和菊園的大規模,形成了“環境,人文,菊韻,花海”的交融;“荷塘月色”主要種植觀賞性荷花,形成大面積的生態荷塘景觀和優美田園風光,成為了藝術創作基地。“五朵金花”已經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并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
對于“五朵金花”的模式,主要提法有兩種:鄉村旅游模式、觀光休閑農業模式,這兩種提法經常被混用。其實,二者的內涵大致相同,都是以農村和農業為基礎,將產業延伸至旅游業,實現了農業和旅游業的融合。因此,從產業化的角度,我們認為“五朵金花”構建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是在農業的基礎上,高度融合旅游業、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即“農業+旅游業+文化創意業”。
(二)“五朵金花”的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高度融合
“五朵金花”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中,現代服務業得到重視。錦江區在2007年通過的《成都市錦江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2007—2011)》中,將現代商貿、金融、專業服務、文化創意、旅游、信息服務和總部經濟七大領域劃定為重點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并將形成“一個核心、兩條經濟帶、三大功能板塊、四個產業集聚區”的現代服務業總體發展空間格局。其中,三大功能板塊之一的旅游休閑功能板塊將以三圣鄉為核心區域,不斷探索與現代服務業互動發展的模式,積極打造休閑旅游業集聚區。
“五朵金花”探索出了一條以旅帶農、農旅互補的新道路。它巧妙地將旅游業與農業進行融合,改變了傳統的單家獨戶、大田種植的農業生產方式,引導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產業化;同時,它還大力發展都市休閑農業,實現了旅游業和農業的完美結合,土地產出效益大幅增加。“五朵金花”將農村旅游與農業觀光休閑有機的結合起來,整合了農村旅游資源,提高了旅游總體實力,豐富了農村旅游的內涵,促進了農村休閑觀光農業的可持續協調發展,也形成了農業發展新模式。
成都錦江區“五朵金花”將農業與現代服務業特別是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的高度融合,體現了上文構建的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按照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農業的發展融入了現代服務業,將為農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動力,并將成為農業產業化的一個新的方向。同時,農業產業化系統融入技術、文化、信息服務等子系統的因素,將為農業產業化系統增添新的內容,并為農業產業化系統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新型農業產業化系統是適應經濟和社會環境變化而不斷擴展、開放的復合型系統,其它城郊型地區在借鑒“五朵金花”發展經驗時,應充分考慮自身優勢和特點,因地制宜發展,同時,也要結合外部環境變化不斷創新農業產業化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地區農業更好、更快發展。
(石眉語,1986年生,河南駐馬店人,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區域規劃。昌廣東,1985年生,重慶人,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