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嶺 鄭 娜
2009年9月,我國第一條規模性的木煤生產線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落成。該生產線由豐寧宏森木業有限公司斥資2.35億元投建,一期設計年產量5萬噸,采用美國進口的泛歐木工機械公司木煤生產設備。該設備突破了國內設備壓制部位零部件技術要求不過關的禁錮,是國內目前唯一一條從工藝到生產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
木質顆粒燃料,簡稱木煤。其發展源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能源短缺時期,當時的原材料主要來源于家具、造紙等工廠的木材(屑)廢料,用其生產可替代電能、薪炭燃料、化石燃料等。期間發生的石油危機,還促使丹麥開始研究木質能源發電技術,并于1988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稈生物燃燒發電廠。目前已有130家秸稈發電廠遍及丹麥,秸稈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占其全國能源消費量的25%以上。
我國現在的可再生能源規模很小,只有8%左右。要實現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困難。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在未來幾年內國家將采取以下幾項措施扶持新能源的發展:一是政策上積極引導,包括制定電價和費用分攤政策。二是采取財政和稅收的優惠政策,包括建立專項基金給予補助,也包括減免稅收。三是培育市場,包括對市場份額的強制和對市場環境的改善。四是加強可再生能源開發的能力建設。五是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的意義和利用方法、途徑的宣傳。
美國為了節省天然氣和石油,減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力倡導使用木煤,并由政府財政給予補貼,部分發電和供熱的燃料被木煤燃料所取代。此外,石油天然氣的上漲,也極大推動了木煤的發展。2005年,美國林地提供了3.68億噸木煤資源用于能源生產,其中不包括目前無法到達的林區和環境敏感地區的林地。截止目前,木煤燃料資源利用率已占到美國能源需求的10%以上。
今年9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向全社會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1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要達到10%,2020年達到15%,形成以自主知識產權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術裝備能力,實現有機廢棄物的能源化利用,基本消除有機廢棄物造成的環境污染。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也曾明確表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是水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
陳德銘說:人類正面臨著可持續發展能源的挑戰。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今后能源的發展做出一個長期規劃,便于全國人民、各級政府及企業了解政府在能源發展方面想做什么,會做什么,會用什么樣的政策來引導。一席話道明了中國政府對發展新能源的態度和力度。
豐寧宏森木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傳統木制品為主營業務的集團化企業。從2008年3月開始,公司董事長于文清高瞻遠矚,看清了日漸緊缺的能源產業,迅速實施“退城入園”計劃,在發展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把產業方向重新定位在國家節能減排需要和清潔能源方面。通過對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的實際考察走訪,決定了把發展目標鎖定在國內空白并在國際處于領先地位的新能源開發上。
為了尋找可靠的技術支撐,該公司先后與中國林業科學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林業機械研究所、南京林業大學、美國泛歐木工機械公司等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和機械制造商取得聯系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確立了生物質燃料木煤生產項目。目前,該公司投產了年產5萬噸的木煤生產線,制定了年產20萬噸的木煤生產線項目的立項報告,并已經獲得省發改委的批準。
董事長于文清向記者介紹,總投資3.25億元的木煤生產線分兩期建設完成,第一期投資8500萬元建成年產木煤5萬噸的第一條生產線,目前該生產線已投入使用。第二期投資2.4億元建成年產20萬噸的木煤生產線。兩期工程全部完工后將達到年產木煤25萬噸,實現年產值3.6億元,利潤1.87億元。第二條生產線目前正在籌建中,有望于2010年6月投入生產。
該項目在河北省豐寧的落戶投產,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鼎力支持。對此,筆者走訪了豐寧滿族自治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王宏達,王主任表示:豐寧地處山區,是一個農業縣,有生產木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每年都有大量的農作物秸稈被無端的浪費或被農民燒掉,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境,一直是政府“頭疼”的事。現在有了木煤生產線,不僅解決了這些難題,而且對改善農村環境,發展農村經濟以及促進新農村建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縣委縣政府領導都很重視這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從項目用地到提供項目所在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甚至發文至轄區各鄉鎮,要求配合做好農作物秸稈的回收工作,從生產原料保證了該產業的順利生產。
筆者以為,一個產業健康持續的發展,除了在市場中尋找生存契機以外,更多的是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注,像宏森木業這樣年輕的新能源開發企業,相對于其他領域成熟的行業,正在成長中不斷提高自身免疫力,更需要一個相對溫暖的成長環境,這樣才能走得更穩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