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公婆同住,女性易得心臟病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有研究指出,如果中年女性與長輩們同住一起,那么她們患上嚴重心臟病的風險約是其他人的3倍。
研究人員通過對9.1萬名健康中年男性和女性進行了長達14年的調查后得出的結論:和公婆一起生活的婦女與只和配偶一起生活的婦女相比,其被診斷為心臟病的風險是后者的3倍;如果這些女性同時還和子女生活在一起,那么患病風險又會比沒有子女的婦女增加1倍。對于這一結果,研究人員認為,其原因在于中年女性的“多重家庭角色壓力”。婦女們需要同時擔當兒媳、母親和配偶的角色,尤其是很多來自于婆婆的壓力,會造成高血壓,甚至是糖尿病,最終都會對心臟不利。這說明,除了生活方式,家庭結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健康因素。
不過,這一結果不該成為將婆婆趕出家門的理由,因為長輩能起到阻止女性酗酒、抽煙等行為的作用。所以,是否要三代同住,需要一個綜合考量。
老人吃菜,尤忌煮得太爛
有統計顯示,在發達國家,社區老年人維生素B12缺乏的患病率為12%;住院老人患病率則高達30%-40%。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老人吃菜,尤忌烹煮過度。
盡管人體每天所需的維生素B12僅為25微克,只要日常膳食均衡就夠了,但維生素B12在加熱到100攝氏度30分鐘或120攝氏度15分鐘后,就會被分解。老年人體質較弱,如果總吃煮得過爛的菜,容易因缺乏維生素B12導致惡性貧血或出現多種神經及精神異常癥狀。
老人可以從烹煮時間和火候上把握。不同食物烹煮的時間各不相同,葉類食物用時少些,根莖類、肉類食物用時多些。在火候上,炒菜一般用旺火速成,煮菜時,一般用中小火慢煮。老人還要學會從菜肴的形狀、顏色、手感、口感上辨別食物烹煮的生熟程度。一般來說,生熟適中的菜肴看上去形狀比較完整,顏色也還保持著原來的色調,用筷子夾住后,感覺有一些硬度,一夾就能起來,吃在口中,需要嚼咀一下才能吞咽,這樣,就能盡可能地保存營養,尤其是維生素B12。此外,老人吃硬度適當的食物,還可以鍛煉咀嚼能力,幫助腸胃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素食者多吃腰果
腰果所含的脂肪,大部分也是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可起到預防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和心臟病的作用。而對于肉食攝入量極少的素食者來說,這正是他們極易缺乏的有益油脂。腰果所含的蛋白質是一般谷類作物的2倍之多,并且所含氨基酸的種類與谷物中氨基酸的種類互補,因此,適當攝入腰果,對于以谷物、蔬菜為主的素食者來說非常有益。
腰果西芹是人們經常點的菜肴,它特別適合中老年朋友食用。這是因為腰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心腦血管健康,芹菜有輔助降低血壓、血脂,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腰果中的有益油脂可潤腸通便,芹菜中豐富的膳食纖維可進一步增加胃腸蠕動的動力,二者相得益彰,能很好地緩解老年人的便秘。此外,腰果西芹也是胃酸分泌減少、胃動力不足老年人的輔助食療佳品。
需要提醒的是,與其他堅果相比,腰果中對人體不利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要稍高一些,占到20%左右。因此,平時肉類食物特別是動物肝臟等高脂肪食物攝入較多的朋友,腰果要少吃。此外,糖尿病患者、過敏體質者也應慎食腰果。
大白菜焯一下再炒
大白菜富含多種維生素、無機鹽、纖維素及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有“百菜之王”的美譽。大白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增加機體對感染的抵抗力,而且還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養顏效果。更主要的是白菜中含有微量的鉬,可抑制人體內亞硝酸胺的生成、吸收,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白菜中所含的鋅,也高于肉類和蛋類,有促進幼兒生長發育的作用。白菜富含鉀且鈉含量少,不會使機體保存多余的水分,可減輕心臟負擔。
炒白菜時可以先用開水焯一下,因為白菜中含有破壞維生素C的氧化酶,這些酶在6090cc范圍內使維生素C受到嚴重破壞,而維生素是怕熱、怕煮的物質,沸水下鍋,一方面縮短了蔬菜加熱的時間,另外也使氧化酶無法起作用,維生素C得以保存。但白菜不宜用煮、燙后擠汁等方法烹調,會造成營養素大量損失。
白菜和豆腐是最好的搭檔,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與白菜相佐,相得益彰。此外,白菜和肉類搭配更是合理的葷素搭配,既可增加肉的美味,又能使肉類消化后的廢棄物,在白菜高纖維的幫助下順利排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