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因金融危機的影響,我所在的企業轉產,我被裁減,企業給了我2萬元經濟補償金,此款領回后我存入了銀行。我下崗后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始終待在家中,丈夫提出與我離婚,我表示同意,可他還要分割我那2萬元錢。請問:他應當分嗎?
薇薇解答:
那2萬元該不該分,這要由其性質來決定。問題涉及到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被裁減所得的裁員補償金,雙方沒有約定,是屬夫妻共同財產還是屬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問題。勞動合同法第46條等規定,企業因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仍需裁減人員等,給予被裁人員的經濟補償是在勞動合同解除后,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幫助。它是對勞動者貢獻積累和再就業風險的補償,不同于通常意義上的工資、獎金,但它有勞動者勞動積累的因素,是按勞動者工作的年限和工資標準核定發放的,雖然其具有人身的屬性,但沒有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表現得那么強烈。其性質同破產安置費、復員費、自由擇業費類似。盡管對上述那些費用的性質還有爭論,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已作出了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11條第3項的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于婚姻法第17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費。”因此,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得到的裁員補償金,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雙方離婚時,要在確定總數額的基礎上,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實際應當得到的部分,按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