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書注定會成為萬眾矚目的暢銷書,不論它是否好看,總會有大批的人爭先恐后地將它供到書架上,是否真的閱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擁有。在閱讀過后是否真的有所感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閱讀此書已經成為城中盛事,有過并且讀過,在合適的場合也曾經談過,才是最最重要的。
《滾雪球》就是其中的典型。因此這本描寫股神巴菲特傳奇人生的傳記書在上市兩周之后即登上財經人物傳記排行榜首位,毫不令人驚訝。時至今日,財經人物中比巴菲特更具備傳記價值的人恐怕不多,更何況出版者在書的封底,驕傲地印上了一句話:“巴菲特畢生唯一授權官方傳記”,而這本書的女作者,在和巴菲特交談了2000個小時,采訪了他250位朋友、家人和同事,翻閱了巴菲特從未披露的無數私人信件和檔案之后,用編年體的方式,寫下了這本史上最詳實的巴菲特人生傳記。
對于這本書的喜好程度,取決于閱讀者對它的期待。假如你希望看到關于股神一生的投資理念和財富觀念,希望能在書里讀到精彩絕倫的類似郎咸平教授暢談的“金融超限戰”那樣的故事,希望能夠從中獲取指導自己在股票市場或者資本市場上的行為的一些金科玉律的話,那么你大概會失望,又或者你必須以一種傳承自巴菲特的耐心和專注,在這本長達700頁的巨制中去挖掘和尋找,努力不受到那些關于巴菲特本人和他周圍的親朋好友的生活瑣事、婚戀故事的干擾。假如你是一個想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來告訴自己,巴菲特不是神而是一個人,而且你對于一個非常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美國富人生活感興趣的話,那么這本書將會極大地滿足你的閱讀需求。
只是對于很多人來說,巴菲特他是一個人,這個道理實際上并不需要如此長篇累牘的細枝末節的故事來支撐。首先,股神巴菲特的崇高形象,在過去一年中黯淡了不少。伯克希爾的股價一度達到15萬美元一股,不過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巴菲特無往而不利的神話告一段落。公司股價跌破10萬美元,更可怕的是,全年巴菲特的賬戶損失更高達198億美元。這已經足以告訴我們,在巴菲特最擅長且最為人所稱道的領域,他也并不是無往而不勝的神,他只是一個人,一個憑借自己過往經驗和深邃智慧做出驚人判斷的人,他常常是對的,可是有時候,他也會錯得很厲害。
而作為一個人而言,福布斯上的一篇文章曾經對巴菲特有過精彩評論,“巴菲特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但他有簡單的品味。”
可以確定的是,印在封面上的那一句“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將會很快成為風靡一時的名言警句。不過全書的最后一句話卻令人不敢茍同,“世界無限寬廣,他才剛剛啟程。”不,巴菲特已經將近80高齡,盡管他仍然活躍在商業領域,仍然每年給股東寫信,發表依然銳利的投資見解,仍然打算完成更多的投資和認識更多的朋友,但是巴菲特的傳奇人生,已經接近尾聲了。況且巴菲特本人也說過,未來再不會有過去幾十年那樣的投資機會,遍地是黃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2008年春天結束巴菲特的傳奇的敘述,是這一本書最美好的地方,也是它最具有價值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