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是高中三年中最重要的一年,也是全程備考的關鍵一年,通過這一年的學習,同學們學習了很多新知識,那么,如何將這些新知識整合并牢固掌握呢?
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知識在大腦中的反映,也就是指知識經過同學們的輸入、加工、儲存過程在頭腦中形成的有序的狀態,知識結構在高中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再多的知識也只能成為一盤散沙,無法發揮出它們的效能,有的同學單元檢測成績很好,可一到綜合考試就不行了,究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們沒有掌握知識間的聯系,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由于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沒有進行及時的總結、整理和歸納,致使知識基本上處于“游離狀態”,這種零散的知識很容易遺忘,也很容易張冠李戴,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找出知識間的區別與聯系,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
(安徽 李夫康)
階段性復習的任務
(1)強化記憶,使學習的成果牢固地貯存在大腦里,以便隨時取用,專家實驗發現剛記住的信息,一小時后,只能保留44%,兩天后只剩下25%,可見所有的人都會發生先快后慢的遺忘過程,采取各種方法來進行復習,正是為了強化和完善這種神經系統。
(2)查漏補缺,保證知識的完整性,影響學習的因素很多,在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很難保證各種因素都處于最佳狀態,因此,難免出現漏洞和欠缺,通過復習,自己檢查出來后,就可以及時補上,保證所學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3)融會貫通,使知識系統化,智慧不是別的,而是一種組織起來的知識體系。
(江蘇 吳明輝)
多練習是鞏固整合理科知識的常用方法
多練習是鞏固整合理科知識的常用方法,鞏固知識的練習不光是指要認真完成課內習題,還要完成一定量的課外補充練習,但單純的“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應該有選擇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題目,基礎好的同學還應該做一些綜合性強的題。
(河南 鄭陳鐸)
科學地積累是最有效的方法
高一的學習是在為高二的提升、高三的沖刺打基礎,要科學地積累,而不是盲目地學習,到了高三,最有效的教輔資料就是自己總結起來的資料:這就需要大家從現在做起,我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1、知識網絡本:對教材中的難點、重點加注釋和批注,并繪制各知識之間的網絡圖。
2、好題本:學習中、做題時遇到的那些有感悟的試題,將這些試題及其解法記在好題本上,需要注意的是好題并不一定是難題。
3、錯題本:建錯題本的目的是階段性、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成績,要注意錯題本不是糾錯本。
4、技巧本:包括答題技巧、解題思路和典型問題的解決通法。
5、案例本:生活實例、熱點問題等。
(北京 相陽)
考后復習是妙招
大部分同學考完試之后都會把課本放一邊,讓自己放松放松,放松固然沒有錯,但同學們卻錯過了很好的查漏補缺的機會,因為在考試中,并不是所有的題目你都會做,那些不會做的題目恰恰是你的知識盲點,剛考完試。對那些不會做的題日記憶猶新,如果這時候能將遺漏的知識盲點及時復習,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等試卷發下來后再仔細的研究一下,查查問題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江蘇 嚴連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