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流,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成為了中學生學習、生活的工具和必備技能.
初中信息技術屬于科學勞動技能課程,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法.
“任務驅動”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中,通過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的過程,介紹和學習基本知識和技能.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信息技術教師一般總是先演示完之后布置任務讓每個學生完成,比如一組幻燈片、一組工作表等,但學生完成的情況、質量并不盡如人意,好的學生完成得很快很漂亮,在完成任務之后無所事事,而學習差點的學生完成得并不理想,學習效率很低,優秀的學習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課堂效率不高.對單一學生個體而言,由于每個人觀點不盡相同,對問題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都受到自身條件和認知水平的限制,特別是當遇到比較大的困難時,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與其他學習方式相比,學生的個體和個性因素在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學生學習自覺性不高,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動機不強,就可能會影響任務的高質量完成,從而降低了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