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貽謀
仲長統(179~220),字公理,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東漢末年哲學家、文學家,曾撰著《昌言》一書。《昌言》共34篇,約10萬余字,其中涉及頗多養生的內容,特別是對當時的王侯貴族及其子弟多病短命的緣由作了精辟的分析,發人深省。可惜該書已散失,有賴其他文獻的引文保存了某些篇章的片段。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對仲長統的論斷作了引述:
“王侯之宮,美女兼千;卿士之家,侍妾數百。晝則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則房室輸其血氣。耳聽淫聲,目樂邪色,宴內不出,游外不返。王公得之于上,豪杰馳之于下,及至生產不時,字育太早,或童孺而擅氣,或疾病而構精,精氣薄惡,血脈不充。既出胞臟,養護無法,又蒸之以綿纊,爍之以五味,胎傷孩病而脆。未及堅剛,復縱情欲,重重相生,病病相孕。國無良醫,醫無審術,奸佐其間,過謬常有,會有一疾,莫能自免。當今少百歲之人者,豈非所習不純正也!”
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諸侯與帝王等貴族的宮廷里,美女宮妃有好幾千人;士大夫的家庭里,妖姬艷妾也有好幾百人。白天狂飲大醉讓酒精的毒害深入骨髓,夜晚則縱欲以耗損精血元氣。耳朵里聽的是淫穢之聲,眼目之中更是迷戀于淫邪之色。整天在家里宴飲醉飽而不出門,外出則到處游蕩只求尋歡作樂而不返回。王公貴族在上面享樂,豪杰之士在下面任意放縱。有些人尚未到達性成熟的年齡,卻過早地生育子女,本身還是幼稚孩童便擅自耗損精血,或者正處于生病期間又肆意放縱房事,他們的精子質量低劣,血脈尚未充實,此時勉強生育子女就會造成先天性的缺陷。在這種情況下孕育出來的孩子,身體很柔弱,而后天的養護又很不得法,常以厚重的衣被捂得體內高溫高熱不止,再加上令其多食肥甘厚味來損傷其臟腑,孩子無論先天后天全都受到損傷,必然更加脆弱多病。此種羸弱多病的孩子尚未生長壯實,又放縱情欲,于是柔弱的嬰幼兒一代代地出生,疾病也一代代地遺傳下去。
仲長統在此指出,那些帝王將相及其貴族子弟,無不宮妃數千,妻妾成群,生活極度奢靡。他們整天飽食肥甘,嗜酒沉醉,逐美貪色,縱欲無度。其結果弄得一個個體弱多病,夭折短命。這些人大多在尚未成年之時就已早婚早育,使其子女更加柔弱多病。這種體質低劣的孩子再度重復其父輩那種荒淫放縱的生活方式,誰也無法避免重蹈覆轍,于是病弱者代代相傳,個個都很短命,乃至形成惡性循環。
仲長統所說,可謂一言擊中要害,非常合乎當時的社會實際。試以東漢時期的帝王壽命為例,就足以證明這一點。整個東漢時期總共有14個皇帝,除了5個死于幼兒或少年時期的不計以外,在9個成年皇帝中,活到40歲以上的僅有3人,其他6人都是英年早逝的短命者。其中,東漢開國皇帝即光武帝劉秀享年62歲,算是年壽最高的;漢明帝劉莊享年48歲,漢獻帝劉協最終活了54歲。其他6個皇帝都死得很早,如漢章帝劉炟終年31歲,和帝劉肇僅僅活了27歲,安帝劉祜死于32歲,順帝劉保死于30歲,桓帝劉志享年36歲,靈帝劉宏終年34歲。盡管造成這些帝王早死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一條,無疑跟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太壞有關。
仲長統所撰寫的上段文字雖然不長,筆鋒卻很犀利,論證剖析深刻,對后世影響頗大。現今有些人在發家致富之后,便嗜好美色,生活放縱,有的青少年亦染上不良的生活習慣,致使其身心健康不斷受到損傷,甚或招致重病或減損壽命。這些人更應當認真讀讀仲長統的上段論述,也許能夠從中得到某種有益的啟示。
(本文作者系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