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道林
近日,曾做過毛澤東隨身警衛員的饒和生向我們講述了毛主席要身邊警衛人員去農村搞調查,以及批改自己調查材料的前后經過。
饒和生他們這批警衛戰士進入中央警衛團不久,就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他對大家說:“你們做警衛工作是為人民服務的,我也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在這里再加給你們一個工作,就是調查工作,回到自己家鄉農村搞調查。搞調查不要擺架子,更不能說我是毛澤東的警衛員,是毛澤東派我來的。”
就這樣,饒和生自1955年5月21日至31日,在自己家鄉湖北省廣濟縣第二區彭古鄉饒為市灣進行為期10天的調查,回京后寫出了調查匯報材料。
7月20日,中隊長韓慶余通知饒和生等同志說,毛主席要聽湖南、湖北籍同志探家調查匯報。下午3時,韓中隊長帶領他們5人來到毛主席居住的菊香書屋。主席逐個握手后問:“你們誰是湖南的?誰是湖北的?湖南的是我老鄉,湖北的也是我半個老鄉。”警衛戰士聽到以“老鄉”相稱的濃濃湘音,倍感親切。毛主席看到坐在身邊的饒和生手里拿著調查材料,便微笑著說:“你的材料能給我看看嗎?”“我寫得不好。”饒和生把材料遞給主席時臉上有點紅。
毛主席看到饒和生調查報告里反映農村食品“供不應求”4個字時說:“你有點文化嘛!”隨即關切地問:“農民口糧夠不夠吃?”饒和生稍加考慮后回答:“現在農民口糧定量一年只有三百多斤稻谷,不大夠吃。”“你說定量多少才夠吃?”主席用商量口氣提出問題。饒和生想了想回答:“最少四五百斤。”“你說得對,你能替農民說話。”主席點了點頭,表揚了饒和生。
半個多世紀以來,饒和生一直保存著他寫的調查材料原件。我們目睹了毛主席當時像細心的教員一樣,對這份千余字的調查材料進行批閱,畫杠杠和糾正錯字、漏字、標點符號共20多處,還有幾處作了批注。在材料封面,毛主席在饒和生名字后面補寫“(共產黨員)24歲”。這些字至今仍十分清晰。
隨著歲月的流逝,饒和生離開警衛團已經51個春秋了,每當回憶起那次難忘的調查匯報,看到自己留有毛主席手跡的調查材料,總覺得他老人家牽腸掛肚地關心農業、農村和農民群眾的深情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趙振華
今年80歲,是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電影《南京!南京!》中一位逃難老奶奶扮演者。此前,她曾獲得全國中老年服裝表演最佳儀表獎、壽星模特獎,又在第20屆大連國際服裝節暨慶祝建國60周年全國中老年服飾藝術模特、舞蹈展演大賽中榮獲最高榮譽獎——“榮譽模特”終身獎和個人“松鶴夫人”大獎。
趙振華1951年從部隊轉業到地方,54歲提前從當時的南京市鼓樓區水佐崗街道辦事處病退后,愛上了服飾模特表演。如今,八旬高齡的她還每周義務為退休老人講課,教大家走模特步。(昌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