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春日踏青歸來,告訴我他的見聞:他們乘中巴車到了一站,等上來的乘客坐穩,售票員提示購票。“坐五角錢的車,五角錢能坐到哪一站?”一位上車的青年問道,滿車廂投來了異樣的目光。“你到哪里去?”售票員疑惑中帶有不滿。青年忙解釋說,他們要到郊外的麥田里去挖薺菜,因不知道哪里有,所以先坐一段路程下去看看。售票員才恍然大悟,笑說:“呵呵,要坐五角錢的車啊,至多可以坐四站,四站以外都是麥田了,但不知道哪一塊田地里有薺菜。”
“坐五角錢的車”,聽起來異樣,是因為不知道最終要到達什么地方,也就是不知道行動的具體目標,但是選擇坐去這個方向的車,是因為只知道自己行動的方向。
其實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只是大家不覺,比如創業就是這樣。常說企業要有遠大的愿景、明確的使命和目標;“思想有多高,就能走多遠。”這是有條件的,這必須是在企業進入成長、成熟期后才能談到這些。
對于創業初期,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頓50多年前經營小商店的初衷,只是想換回一學期的學費;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15年前創辦英語補習班,只是為了籌足一次出國的路費;分眾傳媒總裁江南春創造性發展樓宇廣告,當時只是為了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但是他們現在的事業早已超出當時目標的千百倍。
還有不少成功的企業家開始創業是由于生活所迫,在創業初期他們可以說沒有什么遠大、準確的目標,但有一點他們心里是明確的,那就是走創業這條艱辛的道路,求得自尊的生存。就象那個要去挖薺菜的青年一樣,不知道自己具體要去的地方,只知道自己行動的方向,先坐五角錢車程,走一步算一步,在邊走邊看中前行,只要方向不錯,堅持努力,相信總會有實現目標的時候。
方向是戰略,實現具體目標是戰術,戰略是堅定的、正確的,戰術卻應該是靈活的、多樣的。
在創業初期,也不要把目標自我理想化,想象成固定的模樣,甚至定死。以免自我封鎖了其他意想不到的成功之路。如果只在事先想好的一塊麥田里尋找薺菜,恐怕很難較快地發現。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和“天”(機遇)的因素在成功的過程中各占一定的比率,我們能做的只有把“人為”的這部分做實,當機遇垂青我們時,我們才能有更多成功的出口。就象打麻將,你只有留盡可能多的“嘴子”,才能以最快速度和牌,只和“夾三萬”絕對不會勝在既“夾三萬”,又“吃”又“碰”又夾其他牌的前面,除非你的運氣真的非常好。所以,當機遇來J臨時我們要根據實際,因勢而起,象土撥鼠打洞,哪里能突破就從那里出走,此時千萬不要用既定的思維和幻想的模式來衡量時機是否成熟,因為成功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你不能抓住時機,它就會象小鳥一樣飛得無影無蹤。
另外,創業初期,有時要把較大的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目標去一步一步實施,這樣每實現一個小目標就向大目標邁進了一步,這樣目標也就更具有可執行性。
在一次國際馬拉松大賽上,一位身材瘦小的運動員出人意料地獲得了冠軍,當記者請這位運動員談獲勝的秘訣時,他說:在比賽前,他將42公里的比賽路線走了一遍。先走了幾公里,看到了一棵大樹,又走了幾公里,看見一座紅色的房子,再走了幾公里,看見一座小橋。他把這些標志物都記在心里,比賽一開始,他就快速沖到第一個目標——大樹;這時他知道已經前進了一大步。接著他又滿懷信心地沖向下一個目標——紅房子,再下一個目標——小橋。每當他到達一個小目標的時候,他知道自己離終點就靠近了一步,所以當別的運動員越跑越感疲憊的時候,他卻懷揣明確的目標和信念,毫不松懈,一鼓作氣,第一個到達了終點。
做每一個階段該做的事情,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滯后,單調持續的積累必然引發質的飛躍。
最后,創業要有挖薺菜的心情和境界。春花,春風,春光,春韻無限,也許和親人一起,也許和朋友同行,也許和戀人攜手,此行當中充滿了寧靜和恬淡,此時心是放松的、陽光的、快樂的,薺菜只是追尋快樂生活的載體,并不是最終的目標。尋找浪漫、輕松、釋懷的感覺的過程才是真正的目標。創業是讓生命走得更加精彩,需要艱辛刻苦地努力,創業不同于職業,創業要生存,但創業絕對不是為了生活。今天風和日麗,花團錦簇,明天風停霜又至,這是一個享受挑戰困境和成功喜悅的精彩的過程。認識到這一點,在創業過程中你才不會迷茫、困惑和痛苦,若能心如止水,放鹿青崖,禪悟天道,帶著淡泊的心靈上路,才算走到創業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