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對南京太熟悉了,熟悉到就算沒有去過,也似乎可以閉著眼睛想象它的輪廓:那傳說中落下繽紛石雨的雨花臺、決定舊日讀書人命運的貢院、巍峨潔凈的中山陵……南京是所有中國人心中一個符號式的存在,而我們漸漸遺忘在它的尋常巷陌中,藏著堂前燕,開著野草花,有鄭和的足跡,長眠著遠道而來的外國國王。
可不可以遺忘你腦海中那個南京,抬起腳步,跟著一位尋幽探秘的南京驢友,走進每條小小街道,尋找一個從前并不知道的六朝古都?
山中王侯將相冢
友人來南京,要去那個連南京人也不太知道的渤泥國國王墓。墓地的故事小時候聽爺爺講過,長大后卻發現周圍幾乎沒有人知道,于是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會不會聽來的故事只是個故事而已?然而朋友的堅決讓我無以推脫,于是憑著零星記憶摸索而去。
古渤泥國就是現在的文萊,永樂六年,國王麻那惹加那乃帶著妻子、弟妹、子女、陪臣共150多人來中國,明成祖以極其隆重的禮儀接待了他們。十月間,國王不幸患病亡故,年僅28歲。國王遺愿:體魄托葬中華。明成祖以王禮葬之,并依照中國的禮儀,謚曰“恭順”。
國王的名字和他來自的地方讓小小的我心中充滿神秘莫測的感覺,當真正看到他那藏于南郊石子崗的墓地時,卻只剩滿心荒涼。盡管明顯被后人修葺過,林蔭夾道,走在其間,我仍會想象一個古代異鄉人的孤單,如果可以,他還是愿意被葬在熟悉的土壤中吧!

“老南京啊,我們總是被那圍城墻給框著,出了城門便是一片荒涼。”爺爺常用這樣的話作為他故事的開頭。經歷漫長的歷史和戰火,南京內外十三座城門僅存五座,從城北到市中心,沿著紫金山邊有很長的一段路,其中一站名叫“櫻花路”。四月,正值花季,路兩側盛放的櫻花繽紛飛舞,花枝繁茂,每次坐在公車上,看著窗外疾速閃過的景色,總會發現花叢中隱約透出些許飛檐斗拱的舊宅痕跡。
終于有一日,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走入那一片櫻花中,“明岐陽王陵園”的字樣清晰于眼前。陵園外人來人往,也偶爾有人牽著寵物進去遛一遛。向守園的老伯詢問門票價格后,我毫不猶豫地買票,但老伯為我撕下票據時的動作顯然已經生疏了。
據史料記載,紫金山陰有朱元璋所建的功臣墓12座,現存并能確定墓主的有五座,即:中山王徐達墓、開平王常遇春墓、岐陽王李文忠墓、江國公吳良墓、海國公吳楨墓。其它各時期陵墓無數,其實早已歸在明孝陵中一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但待遇比之鐘山上的朱元璋陵寢,可謂是天差地別,現時大多隱于市井或是郊外荒野之中。而尋找這些墓地,似乎比走馬觀花地游賞那些豪華典型的明代陵寢要有意思得多。眼前這座陵園便是如此,道路由青石板鋪成,年代久遠人煙稀少,早已雜草叢生,只留下一條踏過的痕跡。
有人說,南京是一座被悲傷歷史籠罩著的古城,以致于整座城市總散發了一股郁郁的氣息,其實,也許那并非壓抑,而更可能是吸引人們對它產生莫名迷戀的神秘。
城南深處覓舊居
朋友的南京行程表里,還有尋訪烏衣巷這一項。他不相信那條列于夫子廟觀光帶中的短巷就是真正的烏衣巷,傍晚,非要拖著我找尋他頭腦中那條古巷應有的樣子。問了許多本地老人,一路曲折,天已經完全黑了,我這個本地人已經不辨南北,朋友卻興致勃勃。
磕磕碰碰間恍惚前面有一所大宅,黑夜中森然聳立,我剎那間心生恐懼,朋友小心翼翼摸上前去,竟發現那宅子的大門還是朱紅色的!夜風在耳中發出巨大聲響,我們忽然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幾乎同時扭頭向來時路跑去。后來,我再也沒去找過那所記憶中的宅子。
正所謂“訪舊烏衣少”,若是想看看真正的金陵,又怎能不去城南。居民們依著秦淮河畔而居,以夫子廟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史料記載,這里才是劉禹錫詩中自三國東吳時期已經繁華的烏衣巷。只是,如織的游人和忙于拍照的觀光客總是讓人難以產生任何“王謝堂前”的聯想,相較之下,王謝堂隔壁街巷的李香君晚晴樓倒更有韻味。
沿著秦淮河邊走上一走,沐著輕拂河邊柳的微風,那自然非常愜意,走著走著就會忘記時間,也許清醒之時已經到了老城南的深處。南捕廳的小巷中藏著一座大型的多進穿堂式民居,這便是南京民俗博物館——俗稱“九十九間半”的甘熙故居,“半間”表示沒有達百的謙虛,又有僅差半步就達目標的得意。南京,就是這樣低調與豪邁的結合。

很多民間藝人都是世代居于老城南的,甘家大院里常有老人抖空竹、打陀螺或是隨性地揮毫潑墨。我印象最深的是外號“金陵葫蘆張”的老伯,老伯的絕活是在葫蘆上作畫,筆下的花草仿佛活的一般,指尖大小的印鑒如同真的印刻上去似的,看得我不由叫好。張老伯的桌旁還有個很顯眼的葫蘆,其中一個,幾朵國色天香的牡丹盛放其上,叫人好生喜歡。據說那是出自他母親筆下,現年已有九十高齡的老婦人早已無法執起畫筆,我不忍帶走這個屬于老人的作品,只是每次去的時候和張老伯聊上一會兒,再欣賞一下他的新作。
除了有一班身懷民間技藝的老人們,寧靜的舊宅偶爾也會傳出悠揚的古樂聲和票友們唱戲的聲音。這些宅子都是難得可以春觀夜櫻、夏望繁星、秋賞滿月、冬會初雪的地方,而最為難得的是,這些都是他們的生活,不收門票,不要戲票,你可以跟他們一道哼唱古韻,觀花看雪,就像過日子一樣。
據說,這世上真正的快樂,確實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