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已經謝幕,恭喜90后隆重登場,等待著他們的是更加猛烈的輿論炮火。
對于80后而言,2007年是一個傷心的年份,因為自那年開始,80后再無少年人。這個龐大的、自始至終都被父輩(其實相當一部分連父輩都不夠格)拿著放大鏡逼視的群體終于全數踏入社會。在他們還是少年人時,前輩們覺得他們每一個人都像是隨時準備爆炸的魚雷、危險分子,無法做出什么承諾也擔負不起匡扶天下的重任。爸爸和爺爺們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年復一年的懷疑和嘆息,不知不覺中,曾經沉默的、沒有話語權的80后崛起了。其實用崛起這個詞有點過分,70后還是社會中堅階層、精英分子,估計80后搶奪話語權的重任還要再隱忍幾年,要相信這份隱忍是有價值的。

80后這一代人長大了,也長變了,很難說踏上社會競技場的80后人身上跟曾經看他們極其不順眼的70后有更大的區別。成熟是一個技術活,當你看到十幾歲時陽光燦爛的初戀現在已經是一個腰帶扎到肋骨、皮鞋擦得锃亮、拍照雙手后背右腳外八、油頭粉面肥頭大耳腦滿腸肥的男人時,在晴天霹靂之余你應該明白事情正在起變化。每個時代,無聊的成年人都是相似的,快活的青少年各有各的快樂。
成熟是個技術活兒
屬于90后的快樂是放肆的、奢靡的、無拘無束無法無天的,他們有一個專屬標簽,當然是身不由己被貼上的,那就是,“腦殘”。意為放棄正常思維方式、言行舉止幼稚偏激。李時珍的評價是,“腦殘者,無藥醫也。”
在90后開始大批學會上網之后,就承襲了80后哥哥姐姐們的宿命,前輩的批判如洪水般涌來,而這股批判的大軍尤以80后為主。帶著剛摘掉的“垮掉的一代”的帽子,那些不中聽的不靠譜的不著邊際的話語很明顯帶著余恨未消的意思。
這種有意思的情節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剛剛掌握成人世界生存法則的80后干凈利落地斷掉那點可憐的青春小尾巴,轉而殺向毛還沒長齊的90后。要理解這種情緒,保不齊你也是其中的一員,想當初被罵得狗血淋頭又無還手之力時,那種委屈依舊縈繞心頭。現在終于等到了,總算有比自己還軟的柿子出現,不捏白不捏。我用小時候玩過的溫馨游戲來抨擊你冷酷自私不知分享;我用我青春時期清純動人的初戀來揭露你越來越低的道德底線;我用我曾經讀過的歷史故事連環畫來嘲笑你膚淺無知無病呻吟……
總之,曾經被罵過的不好,現在跟90后一比統統成為了彌足珍貴的好品德,
當然最重要的心思是:總算找到了替罪羊。
然后青春可畏,90后依舊我行我素著,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嫌棄自己為什么太老、時間太少、千好萬好都不如錢好,抓緊時間折騰吧,盡管不知道為什么。
根爛就別怪果子不好吃
“一個時代的人們不是擔起屬于他們時代的變革的重負,便是在它的壓力之下死于荒野。”(哈羅德#8226;羅森堡 《荒漠之死》)
很多人看到這句話一定會想當然地拿去教訓90后,這明顯是一種推卸責任的想法。到今天,90后最大的一批剛進大學,最小的一批小學還沒畢業呢,怎么承擔時代變革的重負?這個時代不屬于90后。
這個時代,至少是眼下這個時代,無論是80后還是90后都還只是儲備軍,別主力部隊還沒開始打仗,就把還沒成熟的二線力量拿去當炮灰,時代暫時還不需要90后做這些。
90后們一邊哆哆嗦嗦地學大人裝成熟,一面又說自己不想長大,他們有的學郭敬明玩無聊的文字游戲,有的卻把王陽明當成畢生偶像。他們也喜歡成功,并牢記成功的一切路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反復演練,他們全盤接受成人社會關于成功的一切定義,默認社會的不公和冷酷無情,并堅信這是合理的。
我們詫異并憤怒與90后的不自愛和黑暗時,并不知道這是他們以為的、為成功生活所付出的代價。十幾歲的孩子們,他們以為自己已經看清了這世界,已經像個大人一樣可以圓融變通了。
根爛就別怪果子不好吃,想想這都是誰教的。
80后熱愛裝嫩,90后喜歡裝熟,誰比誰更美好呢?90后確實還是一幫孩子,跟曾經苦大仇深甚至被時代耽擱的前輩來說,他們真的已經做得不錯了。至少,他們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愿意為之努力,雖然努力的方式有待商榷;他們從小就是在無憂無慮、蒸餾水一般的環境里長大,千疼萬愛,但仍不妨礙他們為人處事上的聰明,雖然聰明的地方明顯不對勁。可至少他們在努力地長大,須知時代在變化。
樂觀地看,他們這一代人還是為我們提供了不少的樂子,笨拙的成熟、哭笑不得的可愛、執著想紅的心愿……有了90后,網絡生活更加風生水起,無聊的人們不再無聊,90后和80后、70后甚至60后的網絡罵戰不斷升級——在這個暫時還不需要他們出馬的時代,著實是個鍛煉社交實力的好辦法。
90后絕對不會是最后一批風口浪尖上的新生代,因為每一個時代出生的人都不會寂寞,一邊有上一代的哥哥姐姐陪著掐架,一邊還有叔叔伯伯舉經論典把他們當社會標本一樣研究。感慨一番指望不上之后,不了了之。
而90后將來也一定會跟80后一樣,宰掉青春的小尾巴,被雷深刻地劈一下,大徹大悟后遁入社會,從此樂園不復返。故事最后的結局永遠都是,世界是我們,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他們的。接班人要拿出吃奶的力氣跟上時代的腳步,他們會更快更好地明白,是時代選擇我們,而不是我們選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