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糖,甜到哀傷”通過網絡火星文翻譯而來
80后正逐漸撐起“文藝”界大梁,90后也開始展露頭角,通過QQ空間、論壇、貼吧大聲宣告:我們來了!
芯子:我們不止是“風花雪月”

90后文化新銳社區首席執行官、90后實體雜志《Neverland-永無島》責任編輯拓展部部長、《90漂泊》網絡電子雜志的總策劃主編、[漂泊文化] 主權者創始人、榕樹下專欄寫手、萌芽圈管理員。……十幾個頭銜的“光輝”下,這個來自綿陽的91年天平座女生,注定與眾不同。
文字細膩清新,結合佛理蘊含禪意,芯子的文風對于90后影響頗深。早在2007年,以“文字在歲月中漂泊”為口號開始,芯子的博客點擊率已飆升11萬5千人次,雖然相比郭敬明、張悅然等“80后”仍存差距,但在“90后”的網絡寫手中已打出自己的品牌,如今芯子已擁有一大批支持者,粉絲團自稱“筆芯”,芯子高考期間,不少“筆芯”苦等其考試結束后的新作面世。
“在我看來,80后寫手其實對我們90后影響很大。”芯子表示,其中的80后,尤其以韓寒、郭敬明作為代表,不是是模仿韓寒那種痞痞味道“戲說調侃”風,就是以郭敬明類似《夢里花落知多少》青春文學用詞語句考究。“但我更愿意寫出屬于自己年齡特征的東西。”作為出身就和電腦“牽手”的一代,芯子依靠網絡文學走紅,但在這個18歲的姑娘眼中,網絡文學并不等同于70、80后眼中的“低一等”,同樣,“90”文學也并非全面是網絡文學。“將我們等同網絡,那太片面了。相反,我覺得如今面世的一些作品反而誤導人們對‘90后’寫手的認知。”芯子說,確實現在不少90后小說都是以愛情作為起點的,但不到20歲的90后,哪些又真正經歷過愛情,只不過是通過電影、電視劇、雜志帶來的想象罷了,這些看似茂盛的90網絡小說其實只是部分表象,讓人們誤會90后只會寫一些片面的風花雪月,但事實上,我們遠比大人們想的成熟,也可以創作出,真正帶有自己時代特性的東西來。
郭又嘉:目標是找到像我樣的模特兒
王子尋找寵兒,外套尋找他的模特兒,對19歲的郭又嘉而言,她的模特兒是她自己。
高一,父母的強烈反對下毅然退學,同年,在自己的堅持下獨身來到成都求學,轉眼4年時間,這個眉山女孩正在成都理工大學成教學院為自己英語專業本科答辯論文忙碌著,她的另一身份是模特兒,成都各大攝影師圈子中的寵兒,充斥著青春小說封面、攝影影象教學書插圖。
巨蟹座的郭又嘉長發及肩、眼神溫柔,但骨子里卻透著堅毅,想比80后的迷茫,90后的她更現實,更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是說讀書無用,但在我看來讀什么大學都是次要的,關鍵是你真的吸收到你想要的東西沒有。”回憶起當年的瀟灑退學,郭又嘉仍然感概萬千,“想起來還是壯舉,在我們那個時候還是少有這么堂而皇之覺得高考讀書不是唯一路而退學的,雖然爸爸媽媽極力反對,但我還是興慶自己當時的堅持,因為我太懂自己要什么了。”郭又嘉回憶道,當初自己退學時才15歲,就開始在成都理工念成人本科,是全校最小的學生,但并不如普遍意義中90后的矯揉造作,需要家長百般照顧。獨自打開水、洗衣服、食堂打飯……郭又嘉與普通大學生無異。

“哎,我現在最想的就是快點把我的論文過了,9月還要進行考第二外語日語的學位,還要學習拍照,客串模特,事情還是很多。”伴隨著O(∩_∩)O式樣的卡通符號,郭又嘉在QQ那邊夸張的打出了3個感嘆號,連呼好忙。“上學應付考試和與朋友拍片子,基本上把時間給占滿了,但我還是很喜歡并滿足于這樣的生活。”學習工作之余,私底下的郭又嘉喜歡宅在寢室,也偶爾和朋友唱K,沒事還喜歡自拍,空間里貼滿了自己的大頭照,“攝影師都喜歡和我合作,因為他們只管拍,拍完后翹著二郎腿就可以手工了,因為后期的PS都是我自己在做。”談及觸電當模特,郭又嘉坦言本來只是大一時的一次偶然幫忙客串,卻沒想到,就這么愛上這個行業了。這4年來,大大小小她一共拍了32部作品,其中以畫冊為主。彈出一個笑臉,她說,其實作品還可以更多的,但就是自己太挑了,非得圖片意境策劃、攝影師都是自己熟悉喜歡的,才愿意出鏡。
“我想,在我沒尋覓到我的模特兒之前,我還是會乖乖做模特兒的。”郭又嘉心中,攝影師永遠是一個夢想,而攝影師的靈魂就是其專屬的模特兒。郭又嘉笑笑表示,模特兒難尋覓,所以自己想過手癮的時候,干脆對著天空一陣亂拍,“因為天空最純粹,代表著自由和不牽絆,要是實在一直找不到夢中的模特兒,我甚至想,以后干脆買個三腳架架起來自拍好了。”喜歡攝影,喜歡當模特,郭又嘉說,她只是單純想把美麗留在相機里,“因為相片是不會撒謊的,你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狀態,你看到的每一種美麗,都會被忠實地記錄下來,直至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