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籍華裔學者鄭子瑜(1916-2008)出生在漳州,青少年時期在漳州、廈門度過清貧的求學生活。三十年代初在漳州創(chuàng)辦《漣漪》文學月刊,開始了充滿艱辛的治學生涯。閩南文化具有的獨立不羈的抗爭品格和放眼看世界的開放意識,培養(yǎng)了鄭子瑜酷愛讀書、求知向上、窮且益堅的氣質和個性。二十多歲時,為生活所迫遠走南洋謀生,在艱難繁重的工作之余,仍堅持利用一切機會讀書,進行學術研究。他對中國修辭學史的研究,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郭紹虞稱其為“第一個研究中國修辭學歷史的學者”。在中國文學研究和散文創(chuàng)作等領域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1964年,鄭子瑜應邀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為六名教授講授《中國修辭學》,被譽為“教授的教授”。此后,他先后到過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地講學。1984年被聘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兼任復旦大學顧問教授,廈門大學、北京大學客座教授。鄭子瑜的著述頗豐,在新加坡、日本、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地出版著作二十多種。主要著作有《中國修辭學的變遷》、《中國修辭學史》等。1996年,薈萃了梁漱溟等23位中國當代學術界泰斗的學術精華的《學術論著自選集》叢書榮膺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榮譽大獎,鄭子瑜是其中惟一居住海外的學者。其生平事跡被英國國際傳記中心收入《世界著名作家列傳》一書中。鄭子瑜是從漳州走向世界,攀登海外漢學巔峰的國際知名學者,是漳州的驕傲。
鄭子瑜對祖國滿懷深厚的感情,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他經常來往于大陸和港臺之間進行學術活動。對故鄉(xiāng)漳州更是懷有赤誠的報效之情。從1993年開始,鄭子瑜把已出版的著作陸續(xù)寄贈漳州市圖書館。1996年底,鄭子瑜向漳州市圖書館捐贈珍藏圖書近千冊,設立“鄭子瑜教授學術研究資料閱覽室”,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時,閱覽室正式對讀者開放。進入二十一世紀,為了鼓勵和支持故鄉(xiāng)文學創(chuàng)作,鄭子瑜把珍藏名畫義賣所得資金捐贈給漳州市文聯(lián),設立“鄭子瑜文學獎”。鄭子瑜關心和支持漳州文化事業(yè),是一位海外赤子對故鄉(xiāng)最珍貴的反哺,是一位成功學者惠澤后代的無私奉獻,漳州人將永遠懷念他!
《鄭子瑜紀念文集》的編委要我為本書的出版寫序,身為漳州后學,我責無旁貸,以此文謹表景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