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漳州一中高一學生謝永立。”“你好!我是嘉義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大三的學生陳宗禧。”互相交換了心形“結對卡”后,兩個大男生開始了這一天豐富多彩的“漳州走透透”活動。但是,記者卻不免擔心,這位一臉孩子氣的90后,能夠當好東道主,給這個遠道而來的臺灣大哥哥當好向導嗎?
“漳州走透透”的第一站便是“古城老街行”。“漳州的古建筑保存得這么好,真是太棒了!”宗禧情不自禁豎起大拇指,向一旁的同伴永立嘖嘖稱贊道。愛好攝影的宗禧不時舉起手中的相機,記錄下古街美景。在富有閩南特色的古建筑前,他們倆還不時讓記者幫他們合影留念。

在天下廣場舉行的“閩臺民俗文化節暨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上,漳州木偶頭雕刻、木版年畫、漳浦剪紙、華安玉雕等漳州各地非遺實物或圖文展板琳瑯滿目,讓宗禧大開眼界。現場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布袋木偶表演更是引起了宗禧的興趣。“在臺灣,我們叫布袋戲。”“我們這叫木偶戲。其實你們的布袋戲是從我們漳州傳到臺灣的。”
在“親情自由行”中,兩個男生來到了一家休閑吧。陳宗禧品了慕斯蛋糕,喝了奶茶,連說:“這就是在臺灣嘛,一模一樣,沒啥區別。”和著暖暖的淡淡的音樂,他們問課程,談學業,聊愛好,有說有笑的,氣氛甚是融洽。此情此景,看來記者先前是多慮了。兩個大男生在一起談論最多的話題,莫過于運動了。永立喜歡打籃球,宗禧則愛好打排球。“你們打球的時候,會不會‘牽場地’呢?”“要呀!如果沒有場地的話,就得這樣了,不然咋打球呢。”你一言我一語,各自“牽場地”里的一些小故事把沒有交集的籃球和排球,找到了最佳的契合點。
“對了,我是客家人。”“這么巧,我也是。”在得知了大家都是客家人后,交談中,他們還時不時地用客家話交流,兩人的友誼急速上升。
中午,永立邀請宗禧到家里做客。聽兒子說來訪的臺灣青年陳宗禧也是客家人,謝永立的父親相當興奮,他一邊泡起功夫茶款待宗禧,一邊跟他談起了大陸開放臺灣游以來,他游歷臺灣的一些經歷。永立的母親則端起了桌上的水果招待宗禧,“嘗嘗,這是你們臺灣的蓮霧啊。”接過謝媽媽遞過來的蓮霧,宗禧細細地品嘗了起來,“真甜,真好吃,是臺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