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自信,我一無所有。用這句話形容走進中央戲劇學院考場的霍亞明應該不為過,他耍著蹩腳的軍體拳,連面試老師也忍俊不禁。這一年,霍亞明在讀高二,放棄中戲97班專業課前三名的好成績繼續回校讀高三,第二年,他還是順利進了中戲。歸結原因,能想到的還是那一臉的自信和無所畏懼以及腦子里唯一的念頭——我肯定行。
如今的霍亞明仍然自信,他笑說自己走過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學會的是堅持自己的個性。分解詞義就是很硬很霸道,最后終于找到一個形象名詞定位自己——野獸小生。
記者:你從外型上就跟《大生活》中的柳西很有共同點,有一種狠勁,你自己覺得呢?
霍亞明:對,我本身這兩年演這種角色也很多。當初我跟班上另外兩個同學被稱為“三輛馬車”,鄧超總是演帥哥,當然他現在也比較成熟了,擴展的面也比較寬,有了獨特的個人風格。朱雨辰就演很平實的那種男孩,有點小個性,相對他們,我在班上就是演那種比較狠比較硬的,野獸小生,哈哈。
記者:但大家前進的步伐不一樣,會不會有壓力?
霍亞明:當然會有,這個問題不用回避。跑在前面的人怕后面的人趕上他,跑在后面的人想追上前面的人。我覺得他在市場上這么好,一定是他有自己獨特優質的地方,一定摻雜了很多智慧在里面。如果你不服氣的話,你就跟他進行一個良性的競爭,他好,我會比他更好。因為這個大環境是公平公正的,千萬不要認為別人只是機會好,一定是一個綜合的東西——為人、智慧、演戲等等元素促成了他的發展。你也有你的市場和機會,就看你自己怎么看待和把握了。不回避競爭,我覺得是一種比較健康的心態。
記者:你說自己這一兩年才成熟,是因為時機到了還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霍亞明:其實是碰到了事情,有兩件事到現在對我的人生都改變很大。第一件事是我戀愛了,它讓我有了對家的認識和感覺;第二個就是我媽媽生病了,它讓我真的感覺到什么是責任。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說你要通過你自己的努力和誠實的勞動獲取利益,然后為別人的幸福作保障,這就變得很實在了。
記者:那你滿意你現在為她們做的嗎?
霍亞明:不太滿意,我盡量在做。我做事就像塑造角色一樣,我很絕對化,如果我知道我的努力可以做到六分,而我只做了四分的話,那今天對我來說特別沒有意義;但我只有六分的水平,我要做到八分這事也不現實。家里發生的那些事就是催化劑,讓我長大了。因為我昨天還很清高很憤青,孫紅雷那時候跟我說,他覺得自己是一憤青,跟我聊完天,覺得我比他還憤青。憤青這東西是骨子里的東西,我估計這一輩子都變不了。
記者:只是到現在變成一種更具意義的堅持吧?
霍亞明:對,因為到今天我對這個行業的認知就是個性就是生命。如果我演出來的角色沒有我鮮明的個性,首先在自己這我認定就是失敗的。上帝給了我這張臉,給了我這樣的氣場,給了我一切,我活得有價值就是我的與眾不同。其實每個人都與眾不同,你就是最棒的。
記者:這次和張國立老師合作怎樣?
霍亞明:他是我最尊敬的前輩,所以這一次我有機會跟他合作太幸福了。他對于我在這個圈兒里的意義很大,我對他說過,“你對于我就像一個燈塔一樣,你剛好可以照出一條路,有時候我迷失了,我就會看一眼燈塔。”而且我確實看到了一個中國最優秀的演員、最優秀的導演、最具眼光的投資人、最具實力的制作人的綜合體是怎么一回事,原來就是拿出自己驚人的努力和耐力,他就是比別人少睡,就是把別人拿來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換來了今天的成績。
記者:你覺得自己生活中有點自閉,愛宅在家里,那宅在家里干嘛?
霍亞明:有兩件事是摯愛,一是聽古典音樂,還有一個就是拿投影看電影。還有一段時間整晚整晚看《道德經》,我很拒絕網絡,不上網不開博。我朋友說我活得像個老干部,就差早上起來去公園買兩鐵球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