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新周刊》2008電視榜將年度新人獎頒給了娛樂節目《天天向上》的主持人歐弟,同月,他還獲得了《綜藝》最具潛力主持人大獎。這個在2007年就已經出現在內地娛樂節目中的臺灣大男孩,以其在《天天向上》中機敏的反應力、出色的幽默感和靈活的主持風格正被越來越多的內地觀眾所熟悉和喜愛。
歐弟,這個十多年前就在臺灣地區為廣大觀眾所熟知的名字,如今終于在內地熒屏開始發光。
晚上9點,歐弟終于在錄影間歇接受我們的電話采訪。他的語速很慢,聲音略帶沙啞,說話時偶爾做著深呼吸,可以感覺到他很疲憊。現在的歐弟,3天在湖南錄《天天向上》,3天在臺北錄《鐵馬青春行》,一天休息,一個月還要飛一次安徽衛視錄《劇風行動》。他笑說自己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覺,然后買房子。“我想要買我人生的第一棟房子。”在臺灣一直都租房子住的歐弟這樣說道。
現在是微甜
沖浪是歐弟最愛的休閑活動,之所以喜歡并不是為了耍帥,而是因為大海能帶給他寧靜。一個人坐在沖浪板上,感受海水的起伏,體味自己的人生。30年的人生,歐弟經歷了很多波折。14歲,父親生意失敗,家里背上了沉重的債務,歐弟度過了一段困苦的生活。從17歲參加模仿秀大賽進入娛樂圈起,歐弟開始替父還債,一還就是12年,如今歐弟終于實現了在30歲生日之前還清父親全部債務的愿望。有過演戲經驗的歐弟說,如果有機會他很想演個大俠,年紀輕輕就主動背負起家庭債務的行為,倒真是讓歐弟有點“俠”的風范。
在演藝事業上,歐弟同樣經歷了幾次起伏,從當年紅遍臺灣的偶像組合“四大天王”,到青春偶像團體“羅密歐”,再從歌手到主持人的轉行、拜胡瓜為師,歐弟經歷了從大紅到幾乎無人關注,再到重新出發的起起伏伏。說歐弟在這30年中吃過很多苦,應該不算過分,對于自己的這些經歷,歐弟說現在算是苦盡甘來。“倒吃甘蔗吧,就是越到后面越甜嘛!”是否已經到了甜呢?歐弟笑著說:“還可以,微甜!”歐弟對“很甜”的理解是“工作一半,休息一半,身體也很健康,然后有房子、有老婆、有小孩,就是很甜吧!”少了債務負擔的歐弟,現在終于可以放手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甜了!
臺上機靈 臺下“白癡”
臺上的歐弟是最佳的氣氛調節劑,也許一句話、一段才藝展示就可以讓現場HIGH到頂點。臺下的歐弟很安靜,不太喜歡說話,所有的休閑活動都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打電動、看漫畫、看電影、沖浪,就好像是已經把所有力氣都留在了臺上給觀眾,一到臺下,大腦就停擺了一樣。“其實我是一個生活白癡,”歐弟笑著說,“就是下了臺都不用腦,很容易丟三落四,記不住東西。衣服忘了在哪里啦,手機在哪啊、鑰匙不見啦、水燒開忘了關火啊……我估計應該就是在臺上動腦動太多。”其實,歐弟并非完全的“生活白癡”,只是有點不拘小節。他洗衣燒飯做菜樣樣都會,單從這點看,歐弟就有當個好老公的潛質!

隨性多一點 胡子多一點
歐弟的主持風格有臺灣主持人獨有的特點,不做作,隨性而發,完全是自然、本能的反應。所以面對讓他給想擁有這種主持風格的人提點建議的問題,他講的最多的就是要多留意身邊的事物。“其實綜藝主持沒有專業的課程,也沒有什么條文,所以沒有說綜藝主持人一定要怎么樣。我看主持人的角度并不是像一門功夫一樣,我學了一招半勢,然后拿到臺上來用,不是這樣的邏輯。它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要對事物保持著高度的好奇心,到臺上你就自然而然地會有那個感覺,至于主持得好不好,那就看觀眾喜不喜歡了。”對于觀眾非常喜歡他在《天天向上》中的主持方式,歐弟則謙虛地說:“可能剛剛好你們看到會很喜歡吧!”
做了7年的綜藝節目主持人,歐弟覺得“做綜藝節目最重要的就是觀眾看了之后能不能有想法,除了好笑好玩以外,還能記住今天節目里面想表達的意思,就是隔天還會討論說昨天《天天向上》好好笑,里面有什么,我覺得這是一個節目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我們非常努力的一個方向。”歐弟說其實自己還沒到給人提建議、當師父的程度,“我還是多跟涵哥(汪涵)學習吧!就是要像涵哥一樣有內涵有學問,我也希望可以跟他一樣有一口濃密的胡子,這個好難哦!”歐弟笑著說,“我都想要涂生發水在我的胡子上。”
采訪結束后,歐弟還要繼續錄影,我在電話這頭感慨著他的辛苦,他卻淡淡地說:“還好了,工作嘛,哪有不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