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個海軍中尉對記者說,克林頓辦公時還有個萊溫斯基,我們執行任務時就不能另找女人嗎?
險惡的敵人在身邊
美國女兵蒙托亞現在每天刀不離身。
某一個晚上,一名男兵結束夜間值勤后,挑釁地對蒙托亞說:“知道嗎?我現在就可以強奸你。而且,不會有人知道這事。”蒙托亞立刻予以反擊:“我可以用匕首刺你。”男兵接著說:“你沒有匕首。”蒙托亞斬釘截鐵地回答:“我有。”
其實,那晚蒙托亞真沒有帶匕首。但從那以后,在伊拉克駐扎的11個月的日日夜夜,她都會隨身攜帶一把匕首,“我是為了提防自己人。”
蒙托亞們的遭遇,發生在伊拉克,發生在阿富汗,發生在幾乎每一個美國海外軍事基地的女兵中間。對她們來說,比路邊炸彈和武裝分子偷襲更可怕的,是男性戰友對其實施性侵犯的危險。
在男兵眼里,女兵常常是狐貍精、妓女或者同性戀。國家給海外兵團派駐女兵,“是為了讓我們一飽眼福。”一名駐伊男兵說。
40年前的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曾向軍隊派駐過妓女,但此后就再也沒有。因此,男兵們理所當然地把來到身邊服役的女兵當做情欲的宣泄口。他們在閑暇之余最喜歡的游戲,是在女生面前脫下自己的褲子,互相朝對方的生殖器扔石子。或是拿石子砸女兵的乳房,比賽誰扔得準。
在海灣戰爭中的兵力集結階段,有男兵天黑后趁女兵入夢之機,偷偷鉆進她們的被窩,這導致戰爭結束后許多女兵懷孕或是患上了精神恐懼癥。
最近出版的新書《孤獨戰士:駐伊女兵不為人知的戰爭》,通過對40名駐伊女兵的采訪,揭露了女兵們每日擔驚受怕,并且在受到侵害后投訴無門的遭遇。
在受訪的40名女兵當中,28人遭受過男性戰友的強奸性侵犯或性騷擾。
美國國防部了解這一問題后,在其2009年度報告中承認,90%的性侵犯案件從未被揭發,即使被揭發,其審判結果往往令人失望。即使國防部出臺過一項防止性騷擾的新政策,其關鍵部分是在性騷擾事件發生后,馬上給予受害者以心理上的支持,讓她們不要保持沉默,勇敢地站出來指證不法之徒。
馬蒂·里貝羅就遭遇過這種情況。她說,她某次值勤時被一名男兵強奸,事后她為了保留證據沒有洗澡,然后揭發了那名男兵。然而,她得到的回答是,如果她出庭,可能被指控(在被強奸時)未攜帶武器。最終,里貝羅放棄了。她在服役期滿后,因為各方壓力離開軍營。
《孤獨戰士》作者、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教授海倫·貝內迪克特很同情里貝羅的遭遇,他說:“理論上,所有士兵都可以在戰場上互相依賴,但若你的戰友整天侵犯你,甚至強奸了你,你怎能安心執行任務?”
并不光彩的“傳統”
美軍駐外軍隊中的性騷擾事件,在整個美國軍隊系統中只是冰山一角。
1999年,電影《西點揭秘》(又名《將軍的女兒》)橫空出世。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將軍的女兒,也是一名美軍女軍官遭男性軍官輪奸并被殺的故事。電影情節雖然有所虛構,但卻揭露了一個真實事件:美國軍隊中存在著嚴重的性別歧視,女人的地位很低,并常常受到性騷擾。
分析家們說,美軍官兵行為不軌,除了重男輕女、官兵思想空虛等因素外,還有兩個原因。
一是軍紀渙散。1995年,駐日本沖繩基地的美軍士兵酒足飯飽之后,將一名小女孩劫持到山上輪奸,從而引發日本民眾的強烈抗議。當時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說:“有錢就去搞,哪里還找不到女人,非得干這種事!”盡管后來這位司令被迫因出言不慎辭職。
二是上行下效。曾有一個海軍中尉對記者說,克林頓辦公時還有個萊溫斯基,我們執行任務時就不能另找女人嗎?近年來,美軍高層將領牽扯進性丑聞的為數不少。1995年,國防部主管性騷擾案件的最高長官麥克肯尼總軍士長本人,因性騷擾而被革職;1999年,參聯會副主席拉爾斯頓空軍上將,因被指控與人通奸而失去參聯會主席的提名……將軍們上梁不正,普通官兵就更無所顧忌。
(選自《看天下》200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