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花季護航”,為何要捆綁成年人?大家是不是只能看喜羊羊與灰太狼?這是很多網民的質疑。甚至有網民號召尋找簽下綠壩4000萬合同的工信部官員的名字,揚言假若他跟綠壩公司有任何利益勾連,就立刻舉報。
但我仍堅信工信部為孩子著想的良苦用心。這種良苦用心,可能已超過家長對孩子的關懷。所以我愿為“花季護航”獻計獻策。
為孩子開發綠色上網過濾軟件,不失為好主意。但放在IT業的背景中,卻值得商榷。其一,互聯網已有國家級防火墻,現在增加上網過濾軟件,不是重復建設,就是對國家級防火墻缺乏信任。其二,開源和免費既是趨勢也是潮流。網上眾多綠色免費軟件就是明證。其說明意義是:只要動員軟件開發愛好者群策群力,綠色上網過濾軟件從研發到使用全程免費,就不難實現。工信部加以認證給予榮譽即可。這樣一來,既達到過濾目的,又能為納稅人省錢,實現可持續發展,并避免巧立名目燒錢之譏。
另外,招標也有可議之處。任何用戶喜愛的軟件,無不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在多個同類軟件中,根據個人喜好加以選擇,不但是用戶的權利,也是軟件升級完善的動力。僅此一家別無分店的“花季護航”,不僅涉嫌壟斷,還因違背IT業發展規律,有技術極易失效的隱患。
在生產銷售環節強制預裝,可行性顯而易見——除非電腦商想退出中國市場。但使用環節就不好說了。多么流氓的軟件都不難卸載或粉碎,況乎區區綠色軟件?最愿意也最能監管孩子免遭不良信息侵襲的是家長,其實工信部犯不著那樣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