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最不明白的事是:造假為什么不造得跟真的一樣呢?既然是作偽,為什么不能惟妙惟肖,讓人真假莫分呢?這個疑問是從服裝上發現的,比如冒充的名牌,在標志上總有些不一樣,仔細看就可看出不同來。
那一年我到泰國,發現鱷魚牌的T恤衫有真有假,人家教我們識別,在商標上,真假的鱷魚牌上的鱷魚頭向左向右是不同的。難道造假的人連左右都分不清了嗎?
人家給我們解釋:造得一模一樣就是偽造,侵了權,一旦查出,廠家和商家都會被罰得傾家蕩產。如果有點不一樣,只算是仿造,表明不是偽造品,只是有點像而已,在法律上不算偽造,它只是魚目混珠而已。買者明知是假,只不過是冒充穿了次名牌。在中國,目前許多商品都在造假,但對名牌還是有所顧忌,因為違法。所以諸多商品名僅是取得同名牌相近或相像,以便魚目混珠。
去年,我被人騙,收到過百元人民幣的假幣。后來見有文披露真假幣的一個方法是這樣的:1999版100元人民幣偉人像的衣服扣子縫法是雙線平行,而2005版100元人民幣偉人像衣服的扣子縫法則是雙線交叉的。現在造的2005版100元假幣都是在1999版基礎上造的假。因此2005版人民幣如果是雙線平行的,那肯定是假幣!
我們現在生活在假冒偽劣產品的包圍中。許多不法廠家和商人置法律和良心于不顧,什么假都造得出來。
我于是想起古代書法界造偽的行規來。那時在古字畫的造偽上,人們不僅是從法規上有所規范,而且從道德層面上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那就是仿造假字畫,都不能全部仿得一絲一毫不差,總要留出些破綻來。
這也是我以前最不明白的事兒——為什么假東西就不能一假到底,是他們技術不精,能力不夠還是造假馬虎——其實都不是,是故意的。
據說這是行規,是人們求得心理上的一種平衡。它要表明,我這東西是假冒的,你看不出來,是你的事兒;我已做了破綻說明這是假的了,于是問心無愧,以免將來遭報應。你看,古人的道德水平是不是比今人高那么一點點?說來也好笑,造假還講誠信。但是笑不起來,今天的無良廠家和商人真是愧對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