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外SOHO因為物業再次發生糾紛,其實并不讓人意外。因為物業矛盾早就成了SOHO系列項目的老大難問題。引起媒體聚焦和各界關注的是,這一次糾紛源起于SOHO中國總裁潘石屹自揭傷疤。并且因為潘石屹的個人影響力和持續爆料,讓事件關注度一再升級。而潘石屹由起初的“受害者”到后來的“謊言”編造者,其角色轉換之決,變化之大,不得不讓人深思。本刊將一些主流媒體報道該事件的核心觀點呈現給讀者,同時聯合搜房網等媒體對“建外SOHO”事件進行業內問卷調查,下一期我們將進一步對該事件進行專題報道,全面剖析建外SOHO物業糾紛以及背后的真正矛盾根源。
自揭傷疤動機呈疑
為自己做物業公司爭利
首先制造了一場子虛烏有的停電斷暖事件,然后指責現在的物業公司失職,如今自己跳出來要做物業公司,開發商潘石屹的葫蘆里究竟在賣什么藥?賓至物業總裁范希俊告訴記者:“項目的一些問題,甚至是業主跟開放商之前的權益,一般情況下物業公司比較清楚。潘總想做物業公司,可能是想規避一些項目中出現的問題和風險。”“比如說,有些項目上屬于業主的公攤面積,開發商從中賺取利益。”(11月22日CCTV《經濟信息聯播》)
每年5000萬物業費利益之爭
記者獲得的信息顯示,SOHO每年物業費高達5000余萬元。今日建外SOHO之亂,看似源自去年10月物業糾紛,其根源實際上是每年5000余萬元物業費的利益之爭。
潘石屹將另組物業公司的設想也得到了其公司內部人員的證實,按照該設想,只要建外SOHO東區的物業服務發生癱瘓,或者得到社區居民的首肯,潘石屹隨時可以將建外SOHO西區港鐵物業的1000余人馬“借兵”東區。而西區港鐵物業據傳與潘的妻子張欣女士關系甚篤。(11月26日《北京青年報》)利用輿論“客大欺店”
“潘石屹在小區里有800多平方米的住房,另外小區內1000多個車位中400多個車位也歸潘的公司所有,物業提供了服務,但潘石屹一直沒有交費。如果讓潘總掌控的物業來接管,恐怕就更不用交費了。”賓至國際新聞發言人指摘潘石屹“客大欺店”。他表示:“建外SOHO投資性住戶很多。甚至占到95%。而作為名人的潘總卻自己帶頭不交物業費,并且利用輿論發布對物業負面的消息。我覺得他賺了,應該對業主有所回報才對。”(11月26日《證券日報》
媒體曝光疑點重重
停電停暖純屬編造
潘石屹日前所稱“下雪天斷電停暖,室內溫度不足3度”的說法并不屬實,“斷電停暖”系由于電源開關沒有打開,而據其事后抽查的10位業主中,也均未出現停暖停電問題。網易財經也從多位業主處得知,小區確曾收到過供電局和熱力公司的停電停暖公告,但是迄今并沒停過。(11月25日網易財經)
欠10萬物業費“賊喊捉賊”
當記者問到潘石屹有沒有交物業費,潘石屹肯定地表示:“我都交著,我肯定都交著。”但記者在物業公司的繳費賬單上,卻看到潘石屹所居住的東區,總共880平方米的房子,不僅沒有交2009年度的物業費和供暖費,從物業公司賓至物業去年10月接手建外SOHO東區以來,潘石屹就沒有交過的水電費,到目前為止,共拖欠水電暖氣物業費用合計10萬零180元。面對這樣的結果,潘石屹回應稱,他要陪孩子,晚上要去看電影《2012》,至于到底繳沒繳費,需要通過秘書查證后再說。(11月22日CCTV《經濟信息聯播》)
很愚蠢還是太聰明?
潘石屹自建臨時賬戶收物業費的辦法顯得“很愚蠢”,其控股的紅石公司的那么多“智囊團”,就想不到委托一個律師事務所或會計師事務所來進行物業費提存?但潘石屹并未這么做,由此衍生的猜測是,潘石屹作為開發商,在小區依然存在巨大收益,他不愿徹底退出。(11月26日《新京報》)
物業資質只是炒作由頭?
潘石屹稱現在的賓至國際物業公司并不具備管理建外SOHO東區這樣小區的資質,所以業主們拒絕繳納相關費用。賓至國際物業公司則表示,由于最初與業委會簽訂的是臨時托管協議,臨時托管意味著可以把資質的問題先放在一邊,這些是業主大會通過的。(11月26日《中國青年報》)商業模式才是問題本質
商業模式是糾紛根源
事實上,建外sOH0東區事件暴露了s0H0中國旗下項目在后期管理上的“短板”。由于該公司物業均采取散售模式,最終的物業由多名小業主持有。但這些小業主多將項目用于出租獲利,無論是在小區管理還是繳費方面都缺乏積極性。(11月20日《第一財經日報》)
自營物業公司治標不臺本
SOHO往往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獲得銷售數據上的火爆,但隨之出現的問題則是,過高的租金和統一管理的缺失導致商家營利能力減弱,從而引發養房能力減弱,物業費、管理糾紛也就自然滋生。SOHO中國已經到了急需“補課”和“重新培育主題”的時候,否則類似糾紛可能此起彼伏,治標不治本。自營物業公司的組建,或許會對SOHO后期項目的品牌效應有所保護,但終究不是根本解決之道。(11月25日網易財經)
SOHO商業模式自相矛盾
潘石屹說自己的商業模式是“統一銷售,統一出租”,這本身就存在矛盾。因為s0H0項目全部賣給小業主了,并且售價都很高,這就使得業主對未來的收益預期很高,被s0H0中國透支的房價和不明朗的經濟形勢使得下游的業主的利益空間得不到保障。并且,分散出售無法實現“統一管理,統一出租”。這對經營不利,經營不善必然造成租戶利潤沒有保障,必然要退租,業主退租對小業主而言就是災難。(10月16日《京華時報》)
建外SOHO事件影響民意調查
停電、斷暖,給政府寫求救信……一系列的事件又一次把潘石屹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是炒作?還是轉型?還是……?老潘留給了我們太多的遐想空間。您如何看待此次建外SOHO的停電斷暖事件?本刊推出本次調查,期待您的參與投票!來信請寄北京市朝陽區勝古南里甲13號樓市傳媒編輯部(100029),網上投票地址http:/poll.SOUfun.com/Vore/html/21012.htm。
1 您認為建外SOHO的停電斷暖事件主要責任人是
(多選,限三項)
□開發商 □賓至物業 □賽特物業 □業主委員會負責人 □政府管理部門 □潘石屹本人 □其他(請注明)__________________
2 您是否購買/租住過SOHO中國的物業:(單選)
□現正持有 □從來沒持有 □曾經持有過
3 您SOHO中國公司的印象或看法是什么?
□印象很好 □印象不佳 □企業社會形象好 □企業社會形象不佳
4 在北京的房地產項目中,您對SOHO中國所開發商樓盤是否認可
□非常認可 □基本認可 □很不認可 □認為一般
5 潘石屹作為開發商,他在您心中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呢?(可雙選)
□講誡信有社會責任感的開發商 □不講誠信的開發商 □缺乏責任感的開發商 □印象不錯的開發商 □印象不好的開發商口其他(請注明)_______________
6 您對SOHO中國開發過的樓盤印象如何 (多選,限三項) □華而不實的建筑 □租住人群魚龍混雜 □物業管理不力 □辦公居住環境差 □北京地標型建筑 □租住人群素質較高 □物業品質高 □自然、人文環境好 □其他(請注明)_____________
7 您對SOHO中國商業模式的評價:(多選,限三項)
□現時下的產物 □不適合中國的國情 □殺雞取卵,自毀品牌
□商住兩用混雜管理難度大 □商業散售模式不可取 □其他(請注明)__________
8 經過建外SOHO停電斷暖事件,您是否還會投資/租住SOHO中國的物業:(單選)
□會投資SOHO中國的物業 □不會投資SOHO中國的物業 □視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