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20日,年初五,在一個叫湖畔花園的小區,16棟三層,十八個人聚在一起開了一個動員會。屋里幾乎家徒四壁,只有一個破沙發擺在一邊,大部分人席地而坐,馬云站在中間講了整整兩個小時。彭蕾說:“幾乎都是他在講,說我們要做一個中國人創辦的世界上最偉大的互聯網公司,張牙舞爪的,我們就坐在一邊,偷偷翻白眼。”
一
1998年底,在北京,師昱峰經朋友吳泳銘的介紹,認識了一群人,之后他被邀請南下杭州一起創業。師昱峰對這個團隊沒有很深的了解,之前也沒有想過自己要去杭州居住,但是抱著對“互聯網夢想”將信將疑的態度,和對吳泳銘的信任,他決定和這十幾個年輕人一起南下。
1999年1月15日,他們從北京回到了杭州,這個團隊中大部分人的家鄉、2月20日,年初五,在一個叫湖畔花園的小區,16棟三層,十八個人聚在一起開了一個動員會。屋里幾乎家徒四壁,只有一個破沙發擺在一邊,大部分人席地而坐,馬云站在中間講了整整兩個小時。彭蕾說:“幾乎都是他在講,說我們要做一個中國人創辦的世界上最偉大的互聯網公司,張牙舞爪的,我們就坐在一邊,偷偷翻白眼。”
公司的啟動資金是50萬,十八個人一起出錢湊的,馬云并不是沒有這筆錢,但是他希望公司是大家的,所以十八個人都出了錢,各自占了一份不同比例的股份,寫在一張紙上,很簡短的英文。簽上名字之后,馬云讓大家回去把這張紙藏好,從此不要再看一眼,“天天看著它做夢,我們就做不好事。”
在很長的時間里,這些人每個月拿500塊錢的工資,在湖畔花園附近舉步可達的地方租房子住,有的兩三人一起合租,有人索性住進了農民房,吃飯基本就是3塊錢的盒飯。戴珊很喜歡吃梅干菜,有一次吃著盒飯,突然對大家說,“等我有錢了,我就去買一屋子的梅干菜!”
……
這些人,創造了阿里巴巴,他們被稱為十八羅漢,十年后,這家公司上市了,在上市當天成為一家市值超過200億美元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而這十八個人,據猜測,他們每個人都已經成為億萬富翁。當然,他們不是IPO中唯一獲利的團隊,阿里巴巴中70%的員工,大約有4900名員工。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富翁。
在阿里巴巴十周年慶的晚上,這18個創始人向馬云辭去了創始人的身份,從零開始。用馬云的話說,阿里巴巴進入了合伙人的時代。
上市之后,馬云在不同的場合不斷地重復一句話,阿里巴巴公司的價值觀,就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為員工創富,不是他的夢想,他的夢想是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這句話,他講了十年,到第十年,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他。
二
所有人都知道,在阿里巴巴之前,馬云帶著幾乎一支同樣的團隊,嘗試過兩次創業,兩次都以失敗而告終。這個出生在杭州。成長在杭州并且在30歲以前還只是滿足于做一個大學英語老師的男人,1995年一次偶然的美國之行,接觸到互聯網之后,就認定互聯網必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而生長在具有濃重商業傳統的浙江的他,也幾乎在從美國回來的瞬間,就下意識地將互聯網與商業未來,聯系在了一起。
1995年的中國黃頁,馬云勸說一些有嘗試精神的企業或者單位把公司介紹和圖片交給他做成網頁,然后發到身處美國的合作伙伴那里上載到網絡上。
后來因為種種原因,馬云退出了中國黃頁,但是從經營的效果上,馬云相信自己做對了。
1997年年底他帶領他的團隊到北京為外經貿部制作網站。企業可以在網上辦理所有與外貿相關的審批手續,同時也是外經貿部的官方網站。外網的名稱是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這個項目的初衷和想法都很簡單,就是要辦成一個像現實世界中的廣交會一樣的交易市場。
做政府項目,有天然的優勢和無法回避的劣勢,在互聯網熱潮剛剛風起云涌、風險投資的熱錢滾滾而來的時候,由政府牽頭的互聯網項目的腳步,顯得緩慢而沉重。18個月后,馬云再次決定辭職,回到杭州。
對于馬云,這兩次失敗的創業經歷,讓他心中阿里巴巴的架構雛形漸漸成形,“將互聯網作為一個窗口,讓數以萬計的中國中小公司從這里出發,與世界對接”的夢想,變得清晰。
當然,有兩個問題是后來讓無數研究阿里巴巴的財經記者或者財經作家都感到困惑的。首先是馬云為什么會毫不猶豫并且在很長的時間里頑強地堅持做一個和中小企業有關的電子商務網站?
從他個人的經歷和他的知識結構來看,當時他只不過是杭州一所不太起眼的大學的英語老師,外語很好但是對電腦一竅不通,直到今天,問及馬云這十年最大的變化是什么,某位阿里巴巴創始人還大笑著回答:他終于會打字了。
其次是馬云對于互聯網“分享”精神的近乎本能的接受和推行。在那個世界上大部分新近的網民都還沉浸在“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的快感中的時候,他已經發現,分享的互聯網所能帶來的最大益處,是能把資源最大可能以及最高效率地聚攏在一起。而在商業上,這能帶來的結果就是溝通和交易成本的降低。
那個時候,還沒有人知道世界是平的,可是馬云在1999年2月20日,在湖畔花園他的簡陋的公寓里。對他的第一批員工說了他的夢想,這個夢想后來被精簡成一句話,“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而要達成這個夢想,馬云希望能用自己的方法把世界攤平,用互聯網碾碎商業鏈條上的所有壁壘。
在阿里巴巴成立的第二年,2000年,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此后接近十年的時間里,阿里巴巴摸著石頭過河,挺過了2000年納斯達克崩盤所帶來的互聯網寒冬,也等到中國供應商和誠信通兩個產品成長為奶牛。為阿里巴巴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人的一天。
2002年年底,阿里巴巴全面盈利,這意味著這家互聯網公司已經解決了生存問題,馬云終于可以坐下來做一些戰略上的部署。這一年開始,阿里巴巴漸漸發展成為一家堪稱為“電子商務帝國”的龐大公司。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從此阿里巴巴用8年時間。成為全球第五大互聯網公司。以260億美元的市值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阿里巴巴大事記
◆1999年,馬云帶著一同南下的十幾個人在杭州用50萬元創辦了阿里巴巴。
◆2000年,卓越網、藝龍誕生,福布斯說,阿里巴巴每天新增會員數達到1400人。
◆2001年、2002年,電子商務開始尋找新方向,阿里巴巴開始全面推行“誠信通”服務。口號是“讓有誠信的商人先富起來”。這是中國電子商務歷史上最早的誠信體系的開始。
◆2003年,阿里巴巴推出淘寶網,并且全站免費。這年10月。淘寶網上首次推出支付寶服務,支付寶還只是淘寶的一個業務部門。
◆2004年,阿里巴巴獲得8200萬美元的投資。
◆2005年,阿里巴巴收購了雅虎中國,同時獲得雅虎10億美元投資。
◆2006年5月10日淘寶網正式推出淘寶商城,開創全新的B2C(企業對個人)業務。
◆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華麗的上市盛宴,真正證明了電子商務超過游戲的商業價值。
◆2009年,就是現在……支付寶的用戶數超越2億大關,超過一半的中國網民使用電子商務。淘寶開放平臺發布,“大淘寶戰略”又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以“Powered by Taobao”為核心的平臺開放和模式輸出。
(選自《經濟觀察報》2009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