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即桑樹的嫩老枝條。桑枝為一味中藥,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但它的藥效確有奇功。
1959年,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因右側肢體活動不利,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有人引薦當時中醫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鄭卓人老先生醫治。郭老知道鄭老醫術高超,并著有《靈樞經白話解》等著作,欣然同意。鄭老知道郭老公務繁忙,無暇煎服中藥,經詳細診治之后,便說:“我從民間搜集到一個良方,名桑枝酒,由桑枝、當歸、菊花、五加皮、蒼術、地龍、夜交藤、川牛膝、絲瓜絡等中藥加配黃酒制成,經20多年驗證,對半身不遂療效頗佳,可否一試?”郭老聽后,便請鄭老處方,并按方服用了三個月,果然肢體逐漸恢復且活動自如了。
桑枝酒中的桑枝,即是桑科落葉喬木桑樹的嫩枝,是一種常用的中藥。中醫學認為,其性味苦平,入肝經,具有祛風通絡之效,常用于風濕關節疼痛、四肢拘攣、尤以上肢麻痹者多用。桑枝還有抗菌作用,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治療慢性布氏桿菌病有效,并有顯著的降血壓作用。據現代分析研究表明,桑枝有效成分為桑色素和桑辛素,桑色素有抗癌、解痙、利尿作用。桑枝藥性平和,在臨床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
治手足麻木取桑枝20克,洗凈切片,入沙鍋中,添入適量水,小火煎30分鐘后去渣留汁;取粳米50克,薏苡仁25克淘洗凈,放入藥汁中,用小火煮成稀粥,放入紅糖適量煮化即成。每日1劑,分2次溫服。適用于風濕引起的手指麻痹等。
如果是高血壓患者出現的手足麻木,可取嫩桑枝35克、蠶沙15克(用紗布包住),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約750毫升),開鍋后小火煎3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1劑。
用桑枝外洗治偏癱,中風后偏癱癥的方法也有效。如:桑枝、雞血藤、威靈仙各40克、夜交藤50克,用適量水煎2次,兩汁混在一起,趁熱熏洗。每日2次,每次15分鐘,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直至手、足靈活如初為至。
治風濕關節痹痛方一:嫩桑枝50克,切片(或為段)用清水(約1500ml)浸泡15分鐘,再用中火煎,直至湯水約剩500ml(約1碗)時,潷出汁液去渣,再入鍋中,加入適量白糖(或蜂蜜),煮沸離火,代茶飲用。宜于各類風濕病患者。
方二:桑枝35克、牛膝10克、防己6克、絲瓜絡5克。將以上藥物用適量水煎汁服用。連續7日為1個療程,堅持數周,對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發作有效。
治陰道炎 桑枝150克,桃枝100克。兩枝洗凈,水煎服(或外洗患處)。
減肥美容 方一:桑枝15克,桃仁10克、冬瓜仁5克,將三藥物用沸水沖泡15分鐘(加蓋),代茶飲用,。每日1劑,可祛風活血、祛黑除斑,用于面部多黑斑者。
方二:嫩桑枝20克,切成薄片,用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一次。可祛風濕、行水氣、治肥胖。
另外,我國科技人員已成功地從純天然電藥桑枝的提取物中,研制出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新藥,對糖尿病及由其引起的口干、全身乏力、軟困、體重下降、視力模糊、四肢麻木、腳部潰瘍、皮膚瘙癢等并發癥均有明顯控制效果,且有無毒、高效等優點,適合患者長期服用。
最后要說的是桑的嫩枝與粗的老枝所含成分有顯著差異,藥用部位通常為嫩枝,加工炮制時,需除去粗的老枝。不過,也有的地方民間用老桑枝人藥的。如廣東的老桑枝煲雞肉湯(老桑枝50克,丹參15克,川芎10克,母雞1只)可輔助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四肢攣痛麻木等。
甲型H1N1流感的中醫辨證治療
飄 雪
1 毒襲肺衛
癥狀:發熱、惡寒、咽痛、頭痛、肌肉酸痛、咳嗽。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透邪。
參考方藥:炙麻黃、杏仁、生石膏、柴胡、黃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藥:蓮花清瘟膠囊、銀黃類制劑、雙黃連口服制劑。
2 毒犯肺胃
癥狀:發熱、或惡寒,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身、肌肉酸痛。
治法:清熱解毒,化濕和中。
參考方藥:葛根、黃芩、黃連、蒼術、藿香、姜半夏、蘇葉、厚樸。
常用中成藥:葛根芩連丸、藿香正氣制劑等。
3 毒壅氣營
癥狀:高熱、咳嗽、胸悶憋氣、喘促氣短、煩躁不安、甚者神昏澹語。
治法:清氣涼營。
參考方藥:炙麻黃、杏仁、瓜蔞、生大黃、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必要時可選用安宮牛黃丸以及痰熱清、血必凈、清開靈、醒腦靜注射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