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張保宜還是張家村的村民委員會的副主任呢。此外,他也擔任過村里的財務、治保主任,每個月有幾百元錢的工資補貼。但自從張家村并入另外一個大村之后,張保宜被宣布下崗了,除了幾千元錢的補償費。他失去了收入的來源。
之后,為生計所迫的張保宜只好隨著親友外出打工。他先在深圳做了一年時間的建筑泥水匠,工資低得只顧得上自己的嘴;后來,他又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到一個洗車店里做了洗車工,工資仍然很低。張保宜幾乎擠不出錢來匯回家保證孩子的學費。看著那些來洗車的人個個開著豪華小車,穿著高貴典雅,他心里不免生出了一點抱怨,為什么有錢人那么有錢,沒錢的卻窮得要死,這差別在哪里?
一天,張保宜在給客戶洗車時,發現了幾本丟在后座上的財經雜志,他小心翼翼地翻了幾頁,看到了不少項目的介紹。下班后,張保宜就直接跑到報刊亭,抱回了幾本財經雜志。經過仔細地研讀,他鎖定了幾個好項目,但經分析發現,有的項目投入過大,有的項目對知識要求很高,唯有黃山市方氏機械技術有限公司推出的“方氏提銀”項目投入小、回報快、收入高、風險小,是很適合他做的小本創業項目。
可是張保宜手上也沒本錢,他只好打電話回家,讓老婆把家里僅有積蓄給他匯過來,并跟老婆詳細地介紹了“方氏提銀”這個項目:有“中國廢水提銀第一人”之稱的安徽黃山方孝玲老師從2000年前后開始潛心研究廢水提銀技術,經過8年的市場洗禮,方老師已先后成功地研究出了“方氏提銀法”、“方氏水解提銀法”、“方氏反復提銀大法”等一系列先進提銀技術。“方氏提銀”系列技術目前已被成千上萬的創業者廣泛運用于廢水提銀的生產實踐中,幫助他們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輕松賺錢”的科技致富夢想。
更關鍵的是,方氏提銀投資小,見效快。只要幾種普通原料和簡單工具,就能在短時間內將各種廢水中的白銀全部收回,并且符合國家收購標準,不受地域、原料限制。無毒無污染。該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當場加入原料,十幾分鐘即可產生沉淀,然后將沉淀物帶回家提煉,徹底解決了廢水分散、不便運輸的難題。而且,整個過程一人即可操作,對操作者的文化水平也沒有過高要求,無論下崗職工、農村打工仔、復退軍人,還是其它中小投資者。保證一學就會。回家后馬上就能啟動市場。
張保宜的老婆將信將疑,“現在外面騙子多,你可要看仔細了,要不你去看看吧!”老婆的話也說到張保宜的心上了,他怕的就是這個,現在家里并不富裕,可不要被騙來個雪上加霜。誰知剛到黃山一看,張保宜心里的疑惑就煙消云散了,如果這個項目有假,還會有這么多學員前來學習嗎?通過交談,張保宜了解到,有的學員是親友推薦來的,有的學員是學習了“方氏提銀”后,經濟寬裕了,又來學習“爆喜鳥”、“黃金薯塔”等項目、購買好升易多功能小吃車的……項目好不好,看看老學員就知道。張保宜馬上轉身出門讓老婆給他打款。
誰知他老婆一聽黃山市方氏機械技術有限公司的情況后,執意要張保宜把“臺灣爆喜鳥”和好升易多功能小吃車的情況考察清楚,反正人已經去了,多考察幾個項目,以后經濟條件好轉說不定還可以學第二個項目了,還省去了來去的盤纏。這是女人的一點點小小的狡黠和可愛,張保宜忙不迭地答應了。
說起“臺灣爆喜鳥”,其實廣大食客們對它已經不陌生了,它美妙的味道與濃郁的香氣吃過的人都會回味幾日。“臺灣爆喜鳥”。是用鵪鶉蛋在專用機器里烤出來的,機器則采用合金和厚的不銹鋼板制做而成,精制耐用,重5公斤左右。“爆喜鳥”吃時外層酥香不膩,內里嫩滑鮮香,口嚼時美汁四溢,香人肺腑,顧客常常吃一串就想來兩申,即使一次吃上十串也不解饞。因此所到之處無不出現人們爭相購買品嘗的火爆場面。
針對“臺灣爆喜鳥”熱銷,而加盟商供不應求的情況。總部最近特推出好升易多功能小吃車。它是一種新型環保小吃車,與市面上其他小吃車的相比,功能最全,車體使用不銹鋼制造,結實耐用;中層內置隔熱板,保障安全;獨特圓孔設計,方便查看火源大小;傳統的燒烤爐具往往會產生大量的油煙和灰塵,既污染了環境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健康,小吃車采用紅外線燃燒板,烤速快,食物不接觸明火,不產生油煙,而且不會損失食物營養,令烤出的產品肉質滑嫩,微辣鮮香,酥松爽口,并保留了燒烤食品的原汁原味。它流動方便,在任何地方都可讓消費者品嘗到風味極佳,環保衛生的休閑美食。好升易多功能小吃車免費為投資者提供獨家配方,免費進行技術培訓,保證讓每—位投資者都能學到獨到的技術,輕松經營、輕松賺錢。
由于手上資金有限,張保宜還是選擇學習了“方氏提銀”,方孝玲老師也答應為他保留“臺灣爆喜鳥”在他家鄉的加盟名額!在學習的過程中。最讓張保宜感動的是,方老師不僅細心地教他如何提銀,還將如何收集廢水、如何辨別廢水中含銀量、如何定價等一系列營銷知識都告訴了他,還說,如果張保宜在廢水提銀中有什么疑難問題,隨時都可以打他的電話。老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可是方老師這么手把手地教學,讓張保宜感慨不已,走的時候,他都有點依依不舍了。
張保宜回家做廢水提銀幾個月了,隨著天氣慢慢涼快,他的生意越來越好。當地的照相館、醫院放射科、彩擴部的廢定影液、漂定液、廢相片、膠片、CT片、x光片、印像紙、印刷廠的制版廢液等都是他的收購對象,每個月收入幾乎都達到萬元。
如今,張保宜明白了,貧富的差距就在那么一點距離——野心與行動!